前幾天,無意中觀看了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味道——風味中國年》第八集,主講麵食的一期節目。記者採訪到了一家做麵食的老店鋪(店主做面40多年了)——陳記小刀面:簡單一碗麵食,需要花費3小時來製作,卻只賣4塊錢。
中國自古就有“南米北面”之說,可是在水鄉味十足的城市——鎮江,也有自己喜愛的年味麵食,被譽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鍋蓋面。片中記錄著這座城市有流傳:“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大鍋裡煮小鍋蓋”。說的就是這道麵食。之所以叫做鍋蓋面,是因為在煮這道美食的時候,是用一個大鍋來煮,但是鍋裡卻放了一個小小的鍋蓋,是為了保證麵條在煮制的過程中,保持高溫的狀態,儘管四周透氣,但是煮麵的湯汁不溢位來。保證了好的口感。
我也喜歡吃麵條,可是現在市面上的麵條,多數是機器批量磨製而成,口感確實沒有手工壓制的麵條好吃。今天想要給大家也介紹一道自己在家也很容易上手的麵食:
家常手擀麵這樣做越是看起來容易的事情,做起來往往更費勁。特別是當大家已經習慣了什麼都是速食時代,吃一碗泡麵就能解決的事情,卻要用心去做一碗手擀麵,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奢望了。然而,當你嚐到自己做出來的那碗麵時候,你會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在大多數人看來,自己動手製作手工麵條,重點和難點就在於和麵。一是因為南方人對於麵粉這種食材天生就沒有北方人熟練。二是麵食製作過程中的反覆揉麵,讓節奏快速的南方人無法接受。
作為整個製作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我會重點給大家講解。讓大家都能夠掌握最簡單的方法,為自己煮一碗最好吃的麵條。
食材準備:
麵粉300克開水半碗 涼水半碗草菇幾顆 青菜適量食用油 生抽 鹽 雞精——製作方法——
1.將麵粉放入盆中,撒一勺鹽,用筷子把麵粉分成兩半,往其中的一般緩慢多次倒入開水,筷子迅速攪動,成絮狀;往另外一半中緩慢加入涼水,也用筷子迅速攪動。最後將兩邊的麵糰一起攪動。
注意:一半用熱水燙麵,一半用冷水和麵,是為了保證做出來的麵條更為勁道。記住水要少量多次放入,不要一次放太多,否則會太稀了。在攪拌的時候看著麵粉的狀態,儘量幹一點。
2.手洗乾淨後,開始揉麵,將麵條反覆揉動,如果覺得很粘手,可以再加入適量的麵粉,繼續多揉一會。
注意:揉麵的時候,要反覆都次,不停的變換方向,讓麵糰均勻受力。
3.揉麵至麵糰變得光滑,盆裡也沒麵粉,手上也沒有面粉的時候,蓋上潤過水的紗布,靜置20分鐘
注意:揉麵要糅到“三光狀態”。所謂“三光”,就是麵糰光滑,手光不沾麵粉,盆光不沾麵糰
4.拿出醒好的麵糰,再繼續揉一會,再蓋上紗布醒一會。
5.拿出麵糰,按壓成圓形,用擀麵杖一頭反覆按壓,並且不停的轉換方向,達到讓麵糰四周均勻受力的狀態。這個過程持續10分鐘。這是麵糰勁道的另外一個原因。
注意:用擀麵杖一頭不斷的拿起,按下,反覆積壓麵糰,這個是鍋蓋面的一種改進,畢竟我們自己做的吃,沒有辦法按照“跳面”的節奏來。所謂的跳面,就是把揉好的麵糰放案板上,再把竹槓一端壓在麵糰上,固定位置。由操作人員坐到竹槓的一端,上下跳動,帶動力氣來反覆壓制麵糰。
6.將壓制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按平後,再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厚度大概在3毫米左右就可以了
7.在擀好的麵皮上,撒一點麵粉後,再將麵糰捲起來後,用刀切成寬度一致的麵條。再用手將切好的麵條抖散開來。
注意:擀好的麵皮上,要撒一點乾麵粉,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麵糰捲起來後,切完了粘連在一起。
8.開火,待鍋熱後,放入適量的油,倒入洗淨切好的草菇,翻炒一下(有利於草菇的鮮香味道溢位來),再倒入適量的開水,煮開。
9.待湯煮開後,加入麵條,繼續煮3分鐘。放入準備好的青菜。
10.放入適量的鹽、生抽、雞精調味後,就可以盛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