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劍南春。
我呢出生於四川省綿竹縣,我還有個小名叫綿竹大麴,知道大家都喜歡按香型區分我們,那我是濃香型的,我可是十里飄香哦,所以人們都說我是國家著名的歷史名酒。我的家鄉綿竹縣素以產酒而有名,有"酒鄉"的美譽。因為綿竹縣在唐代屬於劍南道,所以出生於此的我叫"劍南春"。
劍南春經典系列——水晶劍南春
我的歷史可是有1200年之久(讓我掐腰傲嬌下),在唐代時我的家鄉就非常有名,號稱"七十二洞天福地",我也是當時皇帝專享的貢品。詩仙李白曾在這裡留下"土解金貂,價重洛陽"的佳話。杜甫詩云:"聞道雲安 曲米春,才傾一盞便燻人。"蘇軾也曾稱讚這種酒"三 日開甕香滿城"," 甘露微濁醍醐清"。在唐宋時期就有這麼多詩人名家誇獎我,我驕傲了嗎?到了清代康熙年間,陝西三元縣人朱煜見綿竹這裡水好,開辦朱天益作坊,釀製大麴酒,後相繼有楊、白、趙三家大麴作坊開業。從此我成了成為綿竹名產,遠近聞名。《綿竹縣誌》這樣記載我:"大麴酒,邑特產,味醇香,色潔白,狀若清露。"
人們常說,名泉出佳酒,我也不例外。《綿竹縣誌》中記載:"惟西南城外一線泉脈可釀此酒",並指出"用城西外區井水蒸烤成酒,香而洌,若別處則否",這泉水就是著名的"諸葛井"。在三國末年,魏兵入蜀,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守城拒敵、掘井汲水之用,後遂將井命名為"諸葛井"。這裡還有一個傳說非常美麗:很久以前,綿竹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出生兩個月就失去母親,她的哭聲驚動一隻梅花鹿。從此,她靠喝著梅花鹿的乳汁長大。長大後,像天仙美女一樣漂亮。有一天,蜀王涉獵,鍾情於她,並娶她為妻,賜名為玉。玉妃並不喜歡宮裡的生活,悶悶不樂,由於憂鬱成疾,不到三年便病死宮中。她死後,綿竹大旱,老百姓慘不忍睹,顆粒無收,放聲痛哭。地下的玉妃走出墓門,注視著綿竹的土地,取下頭上珍藏的鳳冠,將冠上四百多顆明珠拋酒天空,轉眼間,顆顆珍珠化成了一眼眼清泉。人們終於得救,鄉親們為報答玉妃的送水之恩,便把她墓旁的小溪命名為玉妃溪。此後,玉妃溪為綿竹的佳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
劍南春歷史博物館
到了清代末年,綿竹有生產大麴酒坊17家。1919年間"有大麴房25家,歲可出酒十數萬,獲錢五六萬緡,銷路極廣"。後發展為30餘家,有酒窖116個,最高年產達350多噸。這些都是我的前輩,向他們致敬。
我還在1922年綿竹大麴獲四川省勸業會得了一等獎, 1928年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及獎狀,當時的我聲名鼎盛,行銷各地,有人稱讚我"十里聞香綿竹酒,天下何人不識君"。到了1941年,綿竹的酒坊有200多家,產酒200萬公斤。比較有名的就有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恆豐泰、天成祥、朱天益、楊恆順等38家,擁有酒窖200個。小曲燒房有100餘家,其中第一春、曲江春、永生春、德永春等作坊比較好。
建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我的家鄉綿竹地區的釀酒事業。1951年,四川省綿竹劍南春酒廠成立。該廠成立後,科技人員發掘整理民族工藝寶貴遺產,透過技術革新,融入現代科技,釀造出了超越原來綿竹大麴品質的我閃亮登場。這時的我透明晶亮,氣味芳香濃郁,口味醇和甘甜,清冽淨爽,飲後餘香悠長,並有獨特的曲香。我集芳、濃、醇、列、甘五味於一身,形成獨特的風格。我的風格除選料精細,制曲講究,工藝先進外,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天然礦泉水質的純淨、清澈、甘甜。
我可是拿過不少大獎的,比如在1985年、1988年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79年、 1984年、1988年分別在全國第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8年還榮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覽會金花獎。1992年 榮獲德國萊比錫秋季博覽會金獎。(繼續叉腰。)
我是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小麥制大麴為糖化發酵劑。生產我的工藝有:紅糟蓋頂,回沙發酵,去頭斬尾,清蒸熟糠,低溫發酵,雙輪底發酵等,配料合理,操作精細而釀成。我可是酒質無色,清澈透明,芳香濃郁,酒味醇厚,醇和回甜,酒體豐滿,香味協調,恰到好處,清洌淨爽,餘香悠長。我可以分28度、 38度、52度、60度,我們都屬濃香型大麴酒。
劍南春集團組織的促銷活動
著名書法家啟功還賦詩讚我說:" 美酒中山逐舊塵,何如今釀劍南春。海棠十萬紅,生頰,卻是西川醉前人。"作家劉心武也給我寫詩:"人間有酒香滿杯, 難得劍南春滋味。艱幸獨留自己嘗,幸福贈予天下醉。哈哈,你們羨慕嗎?
我有一個小小的目標:"今朝飄香神州,明朝醇醉世界"。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喝到芳香濃郁,酒味甘醇的濃香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