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記得有一次出差,同事帶我們去吃飯,我們三個人,接待的同事是河南的漢子,而我和另一個姑娘則是南方姑娘。原本一路聊得挺好的,結果聊到饅頭這個話題時,我的男同事和我的女同事真的快要吵起來了。

吵架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男同事性格也比較直,而這個女同事說到以前去北方吃饅頭,北方的饅頭跟臉一樣大,根本吃不完,每次只能吃半個。

“什麼,你居然只吃半個饅頭,你知道北方人把饅頭拿出來招待客人,真的是最用心的表現,你居然不吃完。”

“可我吃不下啊。”

“我家蒸的饅頭我能吃好多,那饅頭又不實心,我們都是當飯吃的,你飯吃得下,饅頭怎麼只能吃半個?”

最後,在饅頭這個話題上氣氛一度陷入尷尬。

饅頭,是一種什麼食物?

“饅頭”是吃貨中國人的一項發明,通常理解中的饅頭就是白麵的無餡麵食。據說秦昭襄王做過,宋武大郎賣過。

事實上中國人吃饅頭的記載最早也許可以算到戰國時期,萬曆時的《事物紺珠》中曾寫“秦昭王作蒸餅”。真實性先不論,中國在戰國時已有簡易石磨,稱為磑,所以能將麥子加工為麵食,出現蒸餅這樣的東西也並不意外。

按照《名義考》中的說法,當時所謂的蒸餅就是饅頭(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之饅頭)。

到了宋朝,為了避宋仁宗趙禎的名義,將“蒸餅”該名為“炊餅”。

所以在《水滸傳》中,賣炊餅的武大郎賣的並不是現在人以為的燒餅,而是饅頭,現在北方一些地區依然有稱饅頭為炊餅的。

但南北方理解的饅頭氛圍有些廣,有時候南北方說的饅頭真的不是一種東西,因為在南方,我們管肉包子也叫肉饅頭,管小籠包叫小籠饅頭。

而即便是白麵的無餡麵食,南北方的饅頭也是不同的。

看南北方吃饅頭

我們在南方吃到的饅頭通常是白白淨淨,有時候我們叫刀切饅頭,蘸煉乳吃,特別美味。或者是紅糖饅頭,玉米饅頭,南方做饅頭的時候加入一些糖等輔料,這樣吃起來細膩、口感好。

相對於南方的饅頭,北方人的饅頭看起來就比較粗糙了,並且北方的饅頭在個頭上面可比南方大出許多,一個就頂南方好幾個饅頭了。撕開北方的饅頭,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氣孔,北方的饅頭大多都是用粗糧來做成的,所以吃到肚子裡比較耐消化。

這也就是我的男同事和女同事存在爭議的點,因為這個男同事覺得饅頭根本吃不飽,看著跟臉一樣大,但吃幾口就消化了。而女同事是真的被這個個頭嚇到了。

而南北方饅頭之所以存在口感的差異,和製作的原料有關。北方饅頭所用的面為中筋粉,南方饅頭所用的為低筋粉,在製作饅頭時還會加入泡打粉和糖。糖又能起到一部分乳化劑的功效,所以一般內部組織氣孔很均勻、細膩。

除了口感不同,南北方人吃饅頭的方法也不太相同。南方的饅頭通常是當早飯吃,而在北方,饅頭是可以代替米飯的。

北方人吃饅頭如性格一般豪爽,早餐或者晚餐都可以吃,用饅頭搭配稀飯、湯或炒菜,或者配上一些肉或者醬料,那一口饅頭一口肉的場景在北方隨處都能看到。

另外搭配一些醬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榨菜、豆腐乳、泡菜等等。把醬菜夾在鬆軟的熱饅頭裡,一口咬下去,醬菜的麥香融合,吃法簡單卻直達心底。

北方人在吃饅頭上更有花樣,一頓吃不完的饅頭,口感會差一些,聰明的北方人有自己的解決方式,比如煎著吃,比如炒著吃。

饅頭配蒜苗辣椒這道菜則是四川人民的一道家常菜,這道菜做法也很簡單,把饅頭切成條炸成金黃色,然後配上蒜苗和辣椒炒著吃。

南方最愛吃饅頭的城市:臨海

但是南方的饅頭是否個頭都很小?也不盡然。

浙江臨海街頭盛產饅頭,個頭比北方還大。

在白水洋,村民們通常會用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經營這一門手藝,代代相傳,父輩的手藝傳自更早的父母長輩,每到過年過節,家裡都會做饅頭吃,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學會了,這手藝也便傳承了下來。

這白水洋饅頭的獨特口感源於“糕水”,糕水製作離不開一種神奇的酵母——“白藥”。這種植物叫‘辣蓼’,將它晾晒後放罐裡熬成汁,濾乾淨拌入米粉或穀粉,搓捏成一個個圓柱形,晒乾後就是‘白藥’了。

在臨海人心中,饅頭就是主食,他們愛吃饅頭的程度絕不亞於北方人。

這裡還有長長的紅糖饅頭。這種饅頭做出來有一個手臂那麼長,然後把它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大家分著吃,紅糖的口感滲入到麵粉的每一個細胞裡,入口即化,吃進肚子裡的感覺踏踏實。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廣州這個老城區,美食吃不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