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三絕,一曰狗不理包子,二曰十八街麻花,三曰耳朵眼兒炸糕。
每一樣美食都有一個故事,而今天的主角則是天津狗不理包子。
關於狗不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只因當年狗不理包子創始人的乳名叫“狗子”,前來吃包子的人戲稱他為“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後來,他家的包子就被稱為“狗不理包子”。
據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後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這幾年,狗不理在北京關了11家店,從僅剩的王府井、前門兩根獨苗來看,一家積攢了900多條差評,另一家集齊了5000多條吐槽,甚至被貼上了“世界上最黑最貴的包子”的標籤。
是消費者口味變了,還是狗不理不香了?讓狗不理真的成了狗不理。
價格貴,味道差天津人是不吃的
如果說狗不理不掙錢,那還可以任性一點,反正都是虧本,管你吃不吃,大不了關門停業。
但是狗不理不僅賺錢,還賺的挺多的。
根據其2019年半年報顯示,狗不理上半年營收8669萬元,同比增長18.4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54萬元,同比增長20.90%。
營收淨利潤雙雙取得兩位數增長,這無疑是一份亮眼的財報。
但是掙得多,被罵的也多。
有網友去天津實測過,結果味道比不上老家1塊錢1個的包子。
更有脾氣暴躁的網友直言狗不理是天津美食界的恥辱。
而這位天津的朋友說從來不吃,真的是太實在了,難道說狗不理好吃的只是騙騙外來遊客。【手動滑稽】
有朋友則建議老字號餐飲要平民化,要親民一些,提供與價錢等值的服務和品質。
筆者看了一下包子的價格,真的是包子界的愛馬仕,一屜包子一百多塊,也是沒誰了。就算做出花來,也無法掩蓋其包子的本質。
並不僅僅只是狗不理全聚德、阿膠都一樣
對於這些老字號品牌,並不僅僅只有狗不理一家遭人謾罵。像全聚德烤鴨、阿膠等品牌,打著老字號的招牌,喊著消費升級,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漲價。
多年以來,全聚德靠著一隻烤鴨打天下,而隨著競爭者增多,全聚德卻還是走著以前的路子,不思改變。
而全聚德數百元的套餐,往上夠不上高階消費,往下也不算平民化消費,也就只能算是嚐鮮品。
同樣屬於老字號的東阿阿膠,被爆出沒有什麼滋補效果之後,直接被打下神壇。
據東阿阿膠10月30日晚間釋出的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30億元,同比下滑35.45%;歸母淨利潤實現2.09億元,同比下滑82.9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實現1.39億元,同比下滑87.38%。
儘管東阿阿膠做過一些掙扎,和太平洋咖啡合作,推出咖啡飲品,不過也不知道喝了能不能補點血。
或許,正如某網友所說,中國根本沒有有價值的百年企業,直接就是相關部門認定,而不是靠品牌自身的實力證明。
人心變了,只想著怎麼漲價,不想著做些創新,除了割點韭菜,吸引一些不懂行的外地客人,發展不好也是正常的事情。
9成老字號品牌發展艱難創新能力不足成發展最大阻礙
近些年,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老字號品牌的需求急劇增長。
然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大部分老字號品牌發展艱難。
根據阿里《中華老字號品牌發展指數》研究報告,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總計1128家,其中僅10%蓬勃發展。
大部分老字號企業都存在創新發展的障礙,產品創新動力不足、組織架構陳舊、人力資本匱乏成為阻礙老字號進一步發展的前三大障礙。
只有少部分老字號品牌利用新技術進行創新或者跨界聯名,適應新的時代,以求獲得新的增長。
像五芳齋,除了開發出各種口味的產品外,還推出無人零售餐廳,全程靠消費者自助完成。這些能夠始終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而這是獲客的第一步。
時代在變,品牌也需要跟著做出改變,如果僅僅只是自吹自擂,最後的結果也只是當成情懷,在某一天或許某個人想起來,稍微惋惜一下。
不過,也僅此而已。
你認為老字號們的產品如何?
還能走得更遠嗎?
-
1 #
-
2 #
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慶豐,全聚德。
-
3 #
狗不理已經被山東富商收購了
-
4 #
北京人不吃全聚德,天津人不吃狗不理,上海人不吃城皇廟的南翔小籠包。
-
5 #
我是天津的 我從小到大也就吃過兩三回 說真的 不如張記的好吃 還貴
-
6 #
今天下午還去珠江橋的十八街桂發祥總店去買點心,真是特別便宜還特別好,特別全,槽子糕13,洋點心16,沙琪瑪20,我還買了點兒他們自己生產的湯圓40個28塊錢我買了30個。主要覺得那裡用的油應該是好油,沒有問題。
-
7 #
天津人不吃的狗不理,為什麼呢價格不是主要的,味道不如我小的時候家門的包子鋪味道!!!!
-
8 #
耳朵眼兒炸糕還是可以的
-
9 #
本人已經有三十年沒吃“獨一處”燒麥、二十多年沒吃過“狗不理”包子,也快十年沒吃“全聚德”烤鴨!其次還有“砂鍋居”。實在沒轍才吃“慶豐包子”。因為所謂的老字號那些吃食不管它們價格有多親民,味道已經不適合現代人了。什麼峨嵋酒家、松鶴樓、晉陽飯莊等等也都是上個世紀初人民口味的追求。從另一方面看,老字號餐飲的衰敗淘汰,也說明現代人民飲食的多樣豐富!做當代中國人是幸福的!
-
10 #
狗不理太坑人了,特別難吃還血貴,一個破包子能買別的包子一屜了,都趕上黃金價格了論克賣,早該關門倒閉,這樣貴的包子,要是好吃也行,那麼難吃,世界上最難吃的包子就是狗不理!
-
11 #
狗不理是真難吃,我去的是山東路總店,貴不說,真趕不上路邊攤,不會有回頭客,自毀長城
-
12 #
蘭州的狗不理都挺好的
-
13 #
吃過廣東的叉燒包,杭州的小籠包,南京的灌湯包,上海的生煎包,新疆的羊肉包……最喜歡的還要數棗莊的辣子雞包,搭配糝湯吃,吃過就讓人惦記著,這就是牌子,這就傳統美食的魅力。像這種狗不理,還有北京的那什麼慶豐,趁早關門,才是對美食的基本尊重。
-
14 #
我是天津人,三十年了不吃狗不理包子,做的不是那東西了
-
15 #
13年去王府井吃狗不理,下次倒貼錢也不會吃了
-
16 #
60年出生,小的時候家父帶我去吃狗不理包子,一個包子幾乎佔滿整個醋塹(吃包子用的小碟)。一兩三個,滿滿的肉餡,白白的麵皮,咬一口那真是香味撲鼻。成年後,兩口人帶孩子去體驗一下天津的美味,價錢不但貴,味道真的是天壤之別,小的可憐,麵皮如同死麵包子一般,沒事一點柔柔軟軟的感覺。還搭配了許多套餐。百十塊錢也就讓孩子體會了一下老字號!那可是當時的半個月的工資。估計現在更差也更貴了!
-
17 #
去北京旅遊,到天津出差,想吃全聚德,想吃狗不理,可是一聽價格就算了,吃一隻鴨可以是半個月的工資,吃一個包子,可以吃半個月的早餐。
-
18 #
別讓現在掙大錢迷了眼,還是在吃老本,一種商品從盛到衰一定有原因。以前狗不理傳承靠的工匠精神、服務顧客和稀缺銷售,這些都不在了,多了一個⺀貴″字,一種小吃犯得上這麼貴麼?敗家子讓狗不理銷聲匿跡是情理中的事。
-
19 #
我在天津六年,一次也沒吃過,我認識的天津人,也基本上沒有吃的
好好一個老字號,又被玩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