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火靚湯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即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祕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煲幾個小時就足夠。她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更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藥膳湯。廣府,即為廣府民系,廣義上包括全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所有地區的八千萬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
廣府人喝老火湯-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與廣州溼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標誌。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更有人編了句“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的說法。先上湯,後上菜,幾乎成為廣州宴席的既定格局。在這炎熱的夏季,每天繁忙工作之後,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湯,箇中味道,實在讓大家愜意不已。
廣東廣府湯的種類
-廣府人的老火湯種類繁多,可以用各種湯料和烹調方法,烹製出各種不同口味、不同功效的湯來。具有廣州地方特色的“靚湯”,阿膠紅棗烏雞湯、山藥茯苓乳鴿湯、玉竹百合鵪鶉湯、黃精枸杞牛尾湯、半邊蓮燉魚尾、三蛇羹、冬瓜荷葉燉水鴨、冬蟲草竹絲雞湯、椰子雞湯、西洋菜豬骨湯、霸王花豬肉湯、酸菜魚湯、西洋菜陳腎湯、涼瓜黃豆湯、蘋果瘦肉黑棗湯等。湯料可以是肉、蛋、海鮮、蔬菜、乾果、糧食、藥材等;煲湯的方法可以是千奇百異,熬、滾、煲、燴、燉等;不同的湯由於不同的材料會有鹹、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
2.陽江豆豉
豆豉,是陽江特產,是中國傳統發酵豆製品。古代稱豆豉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一書中,譽豆豉為“五味調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一書中還有“作豉法”的記載。古人不但把豆豉用於調味,而且用於入藥,對它極為看重。《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都有此記載。 陽江豆豉,與陽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譽為“陽江三寶”。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她帶著濃郁的香味,走進全國大小城市:上個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她飄洋過海遠銷港澳、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許多海內外客人,正是通過香醇味美的陽江豆豉,進而對陽江產生濃厚興趣。
很長時間,陽江豆豉是陽江人廚房裡少不得的調味佳品。不管做什麼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為神奇,變無味為有味。一顆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齒頰留香,回味悠長。在調料品種更加豐富的今天,豆豉依然為市民所喜愛。
其中罐裝豆豉有以下幾種味道:蒜辣型、麻辣型、蒜蓉型、甜酸型、蔥香型、姜香型。
現在所知的豆豉共有兩種。一種是黑豆製成的豆豉,而令一種是用白豆或者黃豆製成的豆豉。
都是陽江市民喜愛的調味料.
陽江豆豉起源
關於陽江豆豉的起源,民間流傳著一段悽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岡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竇氏為妻,生下一個兒子後就得病死了。剩下竇氏帶著兒子,住在漠陽下游一間又矮又破的土地廟裡,靠乞討度日。一天,孃兒倆討來許多煮熟的黑豆,竇氏娘捨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裡。一晃過了一個多月。一天遇上颳風下雨,沒法出門討吃。竇氏記起黑豆,開啟瓦罐一看,黑豆已經發了一層厚厚的黴。日子太苦,發黴的豆子也不能浪費啊。竇氏把黴洗乾淨,吃了一點點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進瓦罐。為免得熟豆子再發黴,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鹽。
又過了十幾天。孃兒倆出遠門乞討歸來,剛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屋裡屋外到處找,發現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發出來的。拿出一嘗,香濃可口。這意外的發現令竇氏興奮不已。從此以後,竇氏都用這種辦法處理討來的豆子。她去世以後,她的兒子把泡製熟豆的方法教給父老鄉親。為了紀念竇氏,鄉親們把這樣製出的熟豆稱為“竇氏豆”,後來簡稱“竇氏”。因為是豆製品,改名“豆豉”。
歲月流傳,竇氏的事蹟早已不可稽考。傳說不管是真是假,都給豆豉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陽江豆豉能夠挺立數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產品的風味有獨到之處。先說原料,生產陽江豆豉選用的都是陽江本地區所產的黑豆。因為其皮薄肉多,顆粒適中,皮色烏黑油潤,豉肉鬆化,豉味濃香醇厚,味道鮮美可口,餘味綿長。此外,在高溫濃縮下,其它種類的豆豉會成為糊狀,而陽江豆豉依然顆粒玲瓏,豉味更加濃香。如曾獲國家金質獎的廣東“豆豉鯪魚”罐頭,就是以陽江豆豉為主要輔助原料製成的。不少地方生產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陽江豆豉卻是乾的,這樣更衛生,運輸更方便。由於在國內同類產品中獨具一格,品質優良,陽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譽為“一枝獨秀”。
和所有的豆豉一樣,陽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給菜餚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慾,只要放進少許,就能使食品別有一番風味。陽江豆豉豉肉鬆化、味道鮮甜、鮮香可口、富於營養,乃是蒸魚、肉、排骨和炒菜之調味佳品,所以,長期以來,陽江豆豉成了家喻戶曉的調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陽江豆豉生產製作歷史已有近千年,是“陽江三寶”之一,歷史悠久、中外馳名。選用本地產的黑豆為原料,以其獨特的傳統工藝,歷時二個月的時間發酵釀製而成;色澤烏黑油潤、豉肉鬆化、豉味濃香、味道鮮美、風味獨特。是調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主要原料,使用豆豉來生產各種魚罐頭、醬料等食品。產品遠銷港澳洲、加拿大、日本等38個國家和地區,以其優良的品質被客商譽為“一枝獨秀”。
陽江豆豉品質技術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採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範圍的黑豆,顆粒飽滿均勻,經過風淨晒乾。
2.食鹽:符合國家食用鹽標準規定。
3.水:水源取自漠陽江,水質應符合國家關於飲用水的標準規定。
二、生產工藝流程及要求
1. 篩選:將黑豆在篩選機上篩選至無雜質、無砂石。
2. 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溫10℃至35℃,一般冬天浸約6小時,夏天浸2至4小時之間,浸泡後豆的含水份應在40%至45%之間為適宜。
3. 蒸煮:將豆蒸煮到鬆化率≥85%。
4. 冷卻:使用風扇或自然冷卻將蒸煮熟的豆吹涼至35至45℃。
5. 制曲:自然接種,控制好曲房溫度,時間3至4天,使品溫達到38至40℃,曲料長滿白菌絲,進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後為常溫,5小時後開始升溫。曲料品溫再次上升到37℃,控制溫度,曲料品溫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進行第2次翻曲。翻曲後為常溫,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為21%左右。
6. 洗曲:將成熟的豆豉曲經洗豆機用水洗淨,直至露出豆曲烏亮光澤且只留下豆瓣內的菌絲體。
7. 配料:加入食鹽,攪勻後氯化鈉含量≤15%,裝入豆豉埕裡,並層層壓實,最後用塑料薄膜封口、加蓋。
8. 發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條件下發酵,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發酵時間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 晾晒:將發酵成熟的豆豉從埕中倒出,自然晾乾,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 回油:將已晒乾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圍囤積堆放,堆放時間5至10天,使其回油後表皮烏黑油潤,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 挑選:篩除雜質。
12. 包裝:稱重和包裝。
三、品質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烏黑油潤有光澤,豉肉鬆化,豉味濃香醇厚,味道鮮美可口,餘味綿長。
2.理化指標:水分≤35g/100g,氨基酸態氮(以氮計)≥1.0g/100g,總酸(以乳酸計)≤4.0g/100g,食鹽(以氯化鈉計)≤14.5g/100g,蛋白質≥20g/100g。
3.安全及其他品質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品質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3.“增城掛綠”荔枝
增城掛綠荔枝,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荔枝最佳品種之一,主產於廣東增城。“增城掛綠”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肉質特別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質極優,果實較耐貯藏。由於掛綠荔枝異常珍貴,2001年在掛綠廣場舉行的掛綠珍果拍賣會上,一顆“西園掛綠”荔枝拍出了55萬元的高價,成為全球最昂貴的水果,一舉打破了世界吉爾斯記錄。
增城掛綠荔枝的主要特點:長勢壯旺,枝條節間較稀疏且脆;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果實近卵圓形或近圓形,單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紅帶綠色條紋;果肉白蠟色,質爽脆,甜帶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4克/100毫升;果實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
產品區域獨特性:增城是丘陵地帶,山地以紅壤和赤紅壤土為主,富含鉀、磷等養分,特別適合荔枝果實生長。北迴歸線由境內通過,增城地處南亞熱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和早春低溫乾旱,有利於荔枝花芽分化,春末和夏季高溫和雨量充沛,特別適合荔枝的開花結果和營養積累。獨特的地理環境給增城荔枝提供了良好生長條件,所產出的增城荔枝清甜、爽口等特點,是最具特色的傳統名優農產品,在珠三角地區已具有極高知名度。
加工工藝特點:1、荔宴會。用荔枝作為食材入菜,煎煮炒炸各顯精彩,是荔枝季在增城的一大特色,增城各大餐館、星級酒店都會在荔枝時節推出精心泡製的荔枝宴,品種達數十種之多,既有名貴海產、山珍一起製作的高階菜餚、點心,也有與增城土特產配伍烹調的特色菜式。2、荔枝幹。增城鮮荔枝加工乾製,歷史悠久。成品肉厚,味香甜,營養豐富,能補血滋脾,歷來為自嘗及送禮佳品,遠銷國內外。
4.開平番石榴
開平番石榴--江門市名特優新農產品
番石榴原產南美洲熱帶雨林,性喜高溫、高溼環境,不耐嚴寒。番石榴是閩南古老水果品種之一,但大面積栽培很少。番石榴富含多種維生素,是糖尿病人輔助食療果品。特別是引進臺灣新品種,應用產期調節新技術,使番石榴週年都有鮮果供應,特別是冬春果更受歡迎,成為新興時令水果。
番石榴
5.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廣東潮州地區的一項民間雕刻藝術,主要用以裝飾建築、傢俱和祭祀器具。這項技藝主要流行於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蓮上村、西都村,同時波及饒平、汕頭、潮陽、揭陽、揭西、普寧、陸豐、大埔、五華、興寧、梅縣等縣市和福建東南部沿海一帶。
潮州木雕始於何時不得而知,現潮州開元寺天王殿樑架上有一“草尾”裝飾的斗拱為唐代遺物,而懸掛銅鐘的木龍則為宋代遺物。潮州許駙馬府建於北宋治平年間,其建築裝飾木雕亦以“草尾”為主。由此可知潮州木雕唐宋時期即已存在。至明清兩代,潮州木雕技藝臻於完美。明末,石窟藝術基本停頓,各大寺院多制木雕佛像及佛器、案几的木雕裝飾,出現多層鏤雕技術。潮州木雕與東陽木雕並譽,皆以多層鏤通為特色,不少木雕以金箔貼飾,以黑漆或五彩烘托,前者稱“黑色裝金”,後者稱“五彩裝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為的是達到質樸無華的效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光緒十三年的潮州己略黃公祠,祠內各處樑柱多飾以龍、鳳、獅等祥瑞動物,展現了潮州木雕的各種表現技法,被譽為“潮州木雕一絕”。民國初年,潮商崛起,興寺廟、建祠堂、置豪宅成風,在此背景下,木雕藝人利用東南亞紅木創作出“紅木方曲”、“如意屐”等,形成精緻、端莊、華貴的木雕新風格。
潮州木雕多以堅韌度適中的樟木為材質,鏤刻形式豐富多樣,有浮雕、沉雕、圓雕、鏤雕、通雕等多種手法,雕出的成品剔透玲瓏,層次豐富。在一件雕刻上,潮州木雕常以“之”字形佈局構圖,利用山水亭閣將曲折、連續的故事巧妙地分割為不同畫面,做到人物繁而不亂,情節生動有序。因考慮觀者的視線,置於櫞樑高階的木雕裝飾往往將人物某些部位適當誇張,如眼部加深、鼻子加高、口部突出等,抬頭一看,恰到好處。在構圖處理上,潮州木雕不是模仿中國畫,就是仿照戲曲舞臺,其特點是在一個木雕面上將不同時空中發生的故事同時表達出來,其敘述方式有所謂的“徑路”(用特殊的構圖方式處理人物活動的脈絡)。潮州木雕的裝飾設計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門,門被分出頂橫肚、枋欄、門窗、企肚、中橫肚、大肚和下橫肚等裝飾部位,各部位裝飾所用題材、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除建築裝飾雕刻外,潮州木雕尚可製作神亭、神轎、進盒、宣爐罩、燭臺、果碟等神器裝飾。其雕刻形式大體分沉雕、浮雕、通雕和圓雕幾種。由於分佈地區廣泛,出現了地方性的風格差異。僅就潮汕、興梅地區而論,潮汕地區木雕佈局繁複、結構嚴密、精細纖巧,以表現連續性情節見長;興梅地區木雕刀法簡練、人物不多,以突出主要故事情節為特徵。清末潮州木雕行業中曾出現過奇才黃開賢,以高超地技藝為潮州木雕贏得了聲譽。現代傳承這一技藝的著名木雕藝人有張鑑軒、陳舜羌等,張鑑軒認為潮州木雕技藝可歸納為“勻勻、雜雜、通通”六個字,“勻勻”指虛實中主次分明,“雜雜”指要有層次又要有穿插,“通通”指鏤通剔透。由於現代居住環境的改變,潮州木雕失去了原先的依存條件,加之傳統民俗日益淡化,神龕、神亭等物品淡出日常生活,所以潮州木雕的用武之地日漸減少。另一方面,潮州木雕工藝精細,創作難度大,加工程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無法形成規模化生產,經濟效益差,因此目前從事木雕加工生產的人愈來愈少,青年一代尤其不願從事這項工作,這導致潮州木雕陷入後繼乏人的境地,亟待搶救、扶持。
6.翁壩金雞茶
始產於明朝嘉靖年間至今已有近五百年曆史,是翁源縣特產茶,栽植主要分佈在壩仔鎮,因產區在壩仔鎮金雞村而得名“翁壩金雞茶”。茶葉清香提神,耐人尋味,茶葉具有藥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
由來傳說
相傳良久以前,“金雞山”乃是一座無名之山,山上有一片茶樹。茶雖長得很美,但品之違折咽。據說只有一棵茶味甜噴香醇,白叟喝了能返老還童,孩子喝了聰明過人,灌於死人有起死回生之效。然而,誰也找不著這顆茶,因而也就無人能領略它的神力。不知過了若干好多年月,一天,突然來了一位如斯少年,自稱是黃家子孫,特來遷祖墳的。他家祖墳就在這塊茶地上。
四周的鄉親聞知後都趕來看熱鬧。少年環視人群,突然在一位白首童顏的老者面前叩頭便拜:“尊敬的長老,您是這裡的老壽星,世態沿革您最知曉。黃家祖墳葬何處?舅闌罡教。”白叟笑而不答。待到夕照西墜,圍觀的人群散去,白叟才神祕地問少年道:"你可是黃遊人的第八代子孫"。
“恰是。”少年甚感詫異。白叟呵呵一笑:“前天午夜,我作了一個神茶夢。夢中有一個姓黃的人來找我遷墳,這兩天我一向在深思這夢,剛好你就來了。今晚午夜南天門開時,我們才能正式揭墓。”少年驚喜地抱拳長揖,請白叟奉告哪顆是“神茶”。白叟說:“到時自然明白。”
午夜時分,東南方一聲霹雷,一道金光閃過,只見茶叢中的一棵茶樹放出寶石般的光環,耀人眼目。“神茶!”少年急不成待地奔去,拔起那棵發光的茶樹,接著拼命地創起土坑。一塊晶瑩的石板呈現了。“不能搬。讓石板自開!裡面有……”白叟的話未說完,少年已把石板掀起,一對斑斕可愛的小金雞“嗖”的一聲飛跑了。少年不顧一切地追去。可憐小金雞還沒到完全成熟的時辰,沒飛多遠,撲楞兩下,一前一後地落在小河裡不見了。從此,這條小河就叫落雞河,這塊茶地就叫金雞壋了,金雞壋的最高處就叫金雞山頭了。
據說,打那往後,這片自然茶園所產的茶再也不苦了,而且噴香味怪異,葉片呈金黃色,湯汁也為嫩黃色,飲之無限愉悅。是以,作為貢茶,世世代代到現在。
7.廣州南乳花生
南乳花生是廣東特產,為清末廣州一個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創。南乳又叫紅腐乳,是用紅曲發酵製成的中國特產豆腐乳,以開胃消食、風味獨特著稱。盲公德住在廣州西關多寶坊(今多寶路前身),原為一廚師,一次炸油角,妻子不小心將煎堆掉入油鍋,飛濺的油花濺入他雙眼造成失明。但盲公德在失明的情況下創造了“南乳花生”,以甘香酥脆、風味濃郁著稱,使南乳花生頓成南粵名食,身價百倍。從此西關盲人多以賣南乳花生為生計。以南乳調味的做法也在西關美食界流行,產生了不少以南乳調味的著名嶺南小食,如鹹煎餅、雞仔餅、磞砂等。
廣州人稱花生米為“花生肉”,南乳花生米也就被稱為“南乳肉”,故舊時廣州街頭常有盲公叫賣:“卜卜脆,南乳肉。”南乳花生成為南粵一絕,嶺南風味美食。
8.蕉嶺紅菇
蕉嶺紅菇採摘自蕉嶺縣北礤鎮原始天然老林,生長於山高林密、空氣清閒、無任何汙染的環境中,是一種和楮、栲等樹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為野生稀有珍貴的菇品,是純天然野生綠色食品,有“南方紅參”之稱。紅菇的菌絲不能分離,故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日見珍貴。
紅菇是蕉嶺縣十大長壽食品之一,其獲得原因是:一是純天然綠色,營養豐富;二是具有鮮明的蕉嶺特色;三產品的口味好、品質佳;三是有一定長壽文化內涵;四是市場評價好,在縣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9.高州龍眼
高州的水果種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迄今已有2000多年。據史載,荔枝、龍眼始於秦,香蕉始於漢。世界上最古老的、有1500多年樹齡的古荔枝樹就生長在高州。早在唐朝,高州荔枝就被列為朝廷貢品。漢代,龍眼成為重要的貢品,《漢書和帝記》有“舊南海(沙田)獻龍眼”的記述。早在清朝高州就有將桂圓加工成桂圓肉的傳統,自古深受人們喜愛,現在高州桂圓肉已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高州龍眼
10.馬蹄粉
廣東馬蹄分為甜馬蹄和水馬蹄兩大類,水馬蹄多種植在低窪而多泥漿的水田或淺水塘中,水分少,澱粉多,味淡。馬蹄粉就是由俗稱“水馬蹄”的馬蹄加工而成的乾粉,產品潔白、呈顆粒狀,還帶有一絲淡淡的馬蹄特有的香味。
馬蹄粉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特別是廣州地區的傳統特色食品,它主要是選用優質水馬蹄經過清洗、粉碎、過濾、沉澱、烘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澱粉類產品。該產品顏色潔白,呈顆粒狀,具有馬蹄特有的香味。
馬蹄粉產品易存放,食用簡單、方便,是多用途的食品輔料,可蒸制糕點、製作馬蹄糊等,為鹹、甜糕點及菜餚打芡所用,具有冷卻後不稀化成汁的優點,亦為清涼飲料及冰糕食品的用料。而作為廣州傳統特色食品的馬蹄粉,廣州街坊更喜歡將其作為原料製作馬蹄糕點。而馬蹄糕點也是廣州街坊逢年過節所必備的傳統小食之一。馬蹄糕產品品種多樣,可甜可鹹,可蒸可炸,可煎可焗,而且具有其它澱粉類糕點所沒有的特點,它不但具有馬蹄特有的香味,而且它色澤自然、光亮,手感柔韌有彈性,觀感較為晶瑩剔透,口感爽口軟滑而富有韌性,清香正氣,這是其它澱粉類糕點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