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每年人均要吃掉10斤巧克力,中國人均不到二兩,但並不妨礙巧克力代表愛情的洗腦想法深入人心。
說到人類食用可可豆的歷史,已經有四千年。中美洲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會把可可豆磨成粉,加入辣椒和香料煮水喝,味道你自己想象。
這種飲料有興奮劑作用,在祭祀的時候,會作為人血的替代品,獻給神靈。由於可可豆數量稀少,也被阿茲特克人當貨幣使用。
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把可可豆帶回歐洲,巧克力飲料開始了它的全球化流行。它一度被當作治療胃痛的藥物,後來又被認為可以治療感冒和肺結核。
在人們發現喝完巧克力飲料能提升愉悅和敏感後,巧克力又被當作一種催情藥。
隨後,西班牙人往裡面添加了糖、香蘭子和肉桂,巧克力開始成為一種流行飲料。
而在中國,當1706年巧克力被作為藥品獻給康熙皇帝,卻因為沒有啥療效被深深嫌棄了。
到了1828年,一個荷蘭化學家發明了可可豆壓榨機,將可可脂從豆裡榨出來,把剩下的可可粉衝飲,這就是咱們今天喝的“熱可可”。
幾年後,一對英國父子利用這個技術做出了固體巧克力,從此人們從“喝”巧克力來到了“吃”巧克力的時代。
巧克力和砂糖的粉末被磨碎到20微米以下,同時被可可脂所包裹,帶來了絲滑的口感。但是這種美味零食,是怎麼被賦予愛情的光環呢?
一切都要歸功於商業營銷。1868年,英國巧克力公司吉百利Cadbury,創造了Fancy Boxes, 一款為情人節創造的,包裝精美的心形巧克力盒 。
作為營銷天才,吉百利將丘位元和玫瑰花蕾放在心形盒子上:即使巧克力被吃掉,人們也可以使用這些漂亮的盒子儲存情人的毛髮和情書作為紀念。
美國的好時則在1907年開始生產淚滴狀的好時“親吻”(Hershey’s Kisses)巧克力,其廣告也與愛情相聯絡。
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瑪氏公司,甚至給旗下的德芙巧克力來了一段悽美愛情故事。
這個故事說20世紀初,盧森堡的芭莎公主和宮廷甜點師默默相愛,但因為身份懸殊不能在一起。
芭莎公主因為政治聯姻嫁給了比利時王室,而甜點師用巧克力寫下“DOVE”四個字母,意思是“Do you love me?”
雖然這個故事和乾隆下江南吃了個餅讚不絕口的民間套路沒啥不同,但在廣告商們持續近一個世紀的努力下,巧克力等於愛情的想法深入人心。
在近兩年的美國,每年情人節會售出約4000萬心形盒子的巧克力。而中國的巧克力市場,也會在情人節迎來井噴。
日本的巧克力商更絕,他們嫌一年一度的情人節不夠,又搞出一個白色情人節,鼓動女生在這一天給男生送巧克力。
但巧克力真正的不簡單,其實在於那份特別的苦味。從科學上講,巧克力的苦是因為一種叫“黃烷醇”的成分作怪,但它背後真正的苦,其實藏在幾千公里外的非洲。
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有近兩百萬非洲兒童被販賣到這裡做廉價勞力。當人們以為奴役早已消亡的時候,實際上它一直都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