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佛手糕千眼魚,知道是什麼嗎?大廚教你做這道傳統特色小吃

都知道,貼餑餑熬小魚是一道美食佳餚,但是人們卻很少知道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稱叫:佛手糕千眼魚。

貼餑餑熬小魚,是天津一道傳統特色風味的地方美食,其實又是極普通的家常便飯。

乾隆年間,太平盛世。天津南運河畔小稍口一帶,有李姓父女二人以賣茶、賣菜維持生活,為人忠誠厚道,來往於京津的人們都喜歡在這裡歇腳喝茶聊天。

有一天,茶攤上來了位氣派不凡的大商人,坐在茶攤上喝茶水,不覺到了晌午吃飯時間。這時從屋裡走出一位十七八歲的姑娘,粗衣素裝,端著盛有金黃色餑餑的盤子,餑餑上面還留有姑娘纖細的手印,碟子裡盛有無數條二寸來長的頭尾交錯的熬小魚。

商人拿起一個餑餑咬上一口,又脆又香,甜滋滋的,好吃極了,然後他又夾起一條小魚放到嘴裡,鹹淡可口,魚鮮味美,吃得津津有味,便問道:此飯何名?李老漢答道:便飯、便飯。商人看了看像雙手合掌的餑餑,又看了看碟子裡無數條橫七豎八像麥穗一樣大小的魚,便說:叫它佛手糕千眼魚吧!

後來,人們知道在李老漢家吃貼餑餑熬小魚、又賜名“佛手糕千眼魚”的商人就是乾隆皇帝。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上有白洋澱,下有渤海 灣,低窪多水,水產十分豐富,魚蝦一年四季不斷檔,天津人養成了愛吃魚的習慣。北方又盛產玉米,棒子麵餑餑是家庭的主食。不過,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不是分開做,而叫"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在一鍋裡做熟上桌。

從前它的做法也很簡單,人們在屋前房後用土磚坯壘起灶,再放上一口鐵鍋,用柴木慢燒。玉米麵與豆麵和好後,一個個拍成手掌大小的餅貼在燒開水的鍋裡,然後再把從河裡撈上來的新鮮小魚放到開水鍋裡,撒上點鹽,待到餑餑熟了的時候,鍋裡的小魚也熬熟了。

隨著時代變遷和環境的變化也有些改進,各種調料的加入,各種做法變換,萬變不離其中。餑餑上面暄軟,下面成焦底,嚼之脆香,小魚滋味十足,鹹香醇厚,連魚頭都是到口酥。因魚、主食同一鍋,香味混合,故餑餑滲有魚鮮味,小魚透出玉米清香,有一種沉淪到底的,濃厚的鄉土氣息。

材料:小鯽魚1000克,玉米麵300克、麵粉150克、酵母5克

調料:八角5瓣、鹽5克、姜5克、醬油20克、醋15克、蔥1 0克、蒜25克、幹辣椒10克,甜麵醬15克。

做法:1、新玉米麵、麵粉、酵母放入盆中,加溫水和成麵糰,放入溫暖處發發酵至2倍大。

2、小鯽魚宰洗乾淨。

3、幹辣椒切段,蔥、姜、蒜切片。

4、鍋置於旺火上,倒入油,燒熱後,先下八角,將其炸出香味,再將蔥、姜、蒜、幹辣椒下入炒香。

5、下入小魚,用醬油、醋烹。

6、下入鹽、甜麵醬,倒入清水蓋上鍋蓋燒開。

7、當湯燒開時,將制好的餑餑生坯逐一貼在鍋沿四周,加蓋轉中火。

8、5分鐘後,將鍋移至微火上,燒10分鐘左右,再將鍋放回中火,收汁。

9、將小魚連湯盛入碟內,與餑餑同食。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唐宋時代川菜以甜為主,什麼時候開始川菜的味道變成麻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