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幾個北方的朋友吃飯,一道紅燒牛肉端了上來。
我隨口說了一句:"這牛肉上面的鹽虛(音譯)看起來真新鮮"。
結果引來群嘲,他們都說"這是香菜,我們那都這麼叫"。
作為一個農業人,當場表示不服,翻閱相關資料,"狠狠"的給他們上了一課。
鹽虛(音譯),學名芫(yán)荽(sui),在全國各地都有這種菜,叫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叫香菜,有的地方叫香荽,也有叫胡芫的。當然還有一些地方特色叫法,比如鹽虛,鹽酸等。
芫荽,可不是近現代才有的蔬菜,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芫荽的歷史淵源芫荽,原產地為地中海沿岸、西南亞和北非地區,英文名Coriander源自希臘語,意指"臭蟲"。
最早在以色列出土過部落時期散落的芫荽種子;埃及的法老圖坦卡蒙墓地也出土過芫荽種子。
在聖經中,就記載過關於芫荽的事蹟,《聖經》中《出埃及記》16章31節用香菜子的味道來解釋別種食物。由此可見,當時的芫荽已經比較常用。
希臘、羅馬人、義大利人、中歐人均使用過芫荽,他們有的把芫荽作為芳香劑和驅風藥,有的把芫荽葉子切爛後加在麵包、酒中調味。
芫荽真正傳入中國,有記載的是在漢晉之間,晉代的《博物志》就曾記載"騫使西域還,得安石榴、胡桃、大蒜、胡荽……"
當然,《博物志》這本書和《山海經》有的一拼,因此要說可信度,相對會低一些。
不過我們古代農學著作《齊民要術》中對芫荽的記載,就可信很多。
《齊民要術》記載:"胡荽宜黑軟青沙良地,三遍熟耕。",算是比較詳細的記錄了芫荽的種植方法。
這裡的胡荽就是芫荽,據說因為南北朝時期,當時某皇帝是胡人,所以禁止別人提胡荽,不然就大開殺戒,不得已就改名成"原荽"和"芫荽"。
在民間作為菜餚和藥材,但是佛道兩家對芫荽的看法,就大不相同。佛家《華嚴經》就曾評價芫荽"食此菜者,生生之處,不睹諸佛,被人憎疾。"
而道家則把芫荽看著"五葷之一",用於驅邪鎮鬼。
芫荽的作用芫荽,雙子葉植物,日常生活中,主要將芫荽作為涼拌菜、酌料或者湯菜提味使用。但其實芫荽還是一種特別的中藥。
據本草綱目記載"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
1368年用波斯文編寫的維吾爾藥專著《依合提亞拉提 拜地依》也對芫荽功效做了記載:"鮮品一級末、二級首溼寒,幹品二級寒、三級幹;有人認為有一定的熱性和寒性;也有人認為偏向於熱,具有相互矛盾的藥性。"[1]
中醫用藥中,通常用於開胃消鬱,止痛解毒。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對芫荽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經研究芫荽營養豐富,內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鎂等。
隨著萃取技術、水汽蒸餾技術的發展,對芫荽的成分進行了提取,提取出了芫荽莖葉精油,有較好的抑菌作用,甚至可以清除亞硝酸鈉,清除率高達75.77%。[2]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把亞硝酸鈉列入一類致癌物。由此可見,芫荽是真的好東西。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芫荽。
△因熱毒雍盛而非風寒外來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
△小兒麻疹已經透發後即不能食用;
△患有癌症、慢性面板病和眼病、氣虛體弱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之人不宜多食。
芫荽種植中的注意事項現在網路對於芫荽的種植技術已經特別的豐富,按照這些技術,能夠很好地種植出芫荽。但是其中有一些特別的注意事項,需要和大家交流交流。
△催芽前建議晒種。
一般情況下,芫荽播種的第一步是催芽。但是直接催芽的話,可能會有發芽率不高的現象,因此建議在催芽前進行晒種,晒2~3天,晒的時候多翻身。
△催芽時建議浸種
催芽之前,除了要多泡多翻(三翻三晒)外,其中一次可以用赤黴素進行浸泡8小時。
△催芽露白75%再播種
芫荽種子催芽,建議露白75%的時候,再播種。如果露白低於50%,最終的發芽率估計會很低。
其他方面,按照現有的播種技術,都沒啥大問題。
結束語芫荽也許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但真正了解它的,確實少之又少。
像芫荽這樣的植物,居然有這樣悠久的歷史淵源,確實是非常的少見。
希望本文,對你了解芫荽有所幫助,那我就開開心心了。
就這樣子,over。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2] 陸佔國 郭紅轉 李偉 《化學與粘合》2006年 第4期 218-2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