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回望中華五千年的悠遠歷史,可能大多數人的目光都聚集每個朝代的經濟發展,政治文化、思想文化、藝術文化等方面,反而較少關注飲食文化。無獨有偶,燦爛的飲食文化一樣可以反應一個王朝的經濟、政治、人文等現象。將視線轉移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在市井炊煙中,由此影射出別樣的社會風尚。

一、魏晉南北朝伴隨動盪不安,決然不會阻礙飲食文化的齊頭並進,在思想傳播開放的社會風尚之下,交流的之路道阻且長

眾所周知,秦漢之後政權頻繁更替,戰局混亂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重要的時代標誌。由於受到特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不斷變遷的影響。魏晉南北朝迎來了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關鍵寒冷期,氣候不再溫暖,寒冷的天氣情況對農業產生嚴重的影響,天氣影響到種植物種的選擇、物種生長週期長短等農業生產要素,進而影響到人們的飲食。

魏晉南北朝時期側面反映出氣候的山水圖

在社會環境方面,戰爭頻繁,政權更迭頻繁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備是伴隨著五大少數民族政權侵入中原。在人口遷移的過程中,胡漢之間的飲食文化進行摩擦、交流、借鑑、融合。儘管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多,且國家分裂危機大,但西北區域並未因戰亂而衰落,一直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自漢朝絲綢之路開啟,中國與西北地區的交流就不斷增強。加上曹魏、西晉、北魏三朝都定都在洛陽,他們與西域諸國在政治上聯絡非常緊密,中外之間的文化也是交流不斷。在這個時期中,佛教的傳入與玄學的興起,再加之道教興盛,宗教文化無疑也側面促進了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的交流與借鑑。

二、融入到市井生活中的飲食文化,兼具百家之長並進行模式上的創新,統治階級獨具慧眼,開放環境之下,飲食文化的百花齊放

特殊的歷史階所產出的飲食文化也是極具特色的。自古以來每個王朝都會給下一個朝代一些啟示或警示,每個新王朝也會借鑑以往朝代的一些做法。因此,秦漢的飲食文化自然有間接影響到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秦漢飲食方法與習慣,這使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更加豐富。

例如:羊酒文化,在古代羊與酒兩個字是分開理解的,但是這兩個字都指賞賜或饋贈的物品。羊酒之禮是漢朝時的禮俗,魏晉南北朝繼承了這一文化。

正如《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所記載到:

“ 高祖 、 盧綰 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

羊酒文化

魏晉南北朝的飲食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飲食文化風格。在秦漢正式完成統一之後,魏晉南北朝打破穩定的局面,動盪撲面而來。因為戰爭,經濟等因素導致人口頻繁流動,邊境地區人民也向內陸遷移,從而促進了不同地區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次的融合程度是以往王朝不可比擬的。

比如從西域地區傳入的“胡飯”“烤肉”等菜品的做法,南方由於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因地制宜靠海發展飲食喜好,從南方傳來的則是魚的各類做法。可見飲食製作方法的交流是促進飲食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百姓市井飲食狀況

某種程度來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發展,從來都不會只停留於本土飲食文化交流那麼單調,與外國飲食文化的交流,成為一個必不可缺的開放環節。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替繁亂,每個王朝成立後統治者都希望社會發展、經濟繁榮。

統治階級從自身利益出發,積極提出開放交流的對外政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各大統治者一方面為了鞏固自身統治,另一方面為了得其他國家的承認與支援,密切同外國進行交流與往來。

例如:五天竺諸國、斯里蘭卡、大秦等國。外國統治者派遣使者訪華,並與中原地區進行大規模通商甚至還派遣本國的僧侶和求法者,傳播他們在政治、文化與思想上的主張。由於有序的商貿合作,各地的貨物得以交換流通在市場之上、宗教文化也吸收多家之長。藉著“民以食為天”的理念,有關於飲食方面的交流,使得中外食種類,以及品烹飪技術、烹飪器皿得到融合。

伴隨著歷史文化的發展,儘管這個時期多動盪局面,但是飲食的發展並未曾中斷過。在人口遷移後,各地的生產勞動力數量發生重大變化。南方地區因為北方的人口遷入,南北方耕作制度的交流融合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生產力迅速發展。

而人口的聚集地的變化也使農牧林也結構變化,農業產量逐年遞增,大大增加了烹飪原料,加強了食物原料之間的互補性,這為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又因為生存勞作需要與賦稅相掛鉤,在南方普通人家裡基本沒有什麼肉類。

在邊疆地區人民遷入後,南方羊肉等肉類資源更加豐富。食品種類的豐富,刺激著食品烹飪的創新,這使得中國飲食結構更加合理,也使得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更加豐富。結合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飲食需求也不一樣。因此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會有不同的飲食創造,這也極大的推進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飲食的發展。

兩漢朝時期,儒家思想一度佔據獨尊地位,對社會觀念造成影響。在經歷大動盪後,人們對儒家思想產生懷疑,轉而尋找其他的思想信仰,因而道教玄學興起。隨著與外界的交流,佛教也傳入中原,儒家思想地位遭受危險,甚至出現三教並流倡議,但這也表明百姓思想的多元化。

漢朝儒家思想的盛行

隨著道教佛教的日益發展,在人們生活的不斷滲透,他們的思想也推動著飲食文化的變化。例如在江浙地方流行的小吃青團,其出自於道教的齋飯青精飯。並且由於佛教在中原的興起,上層社會倡導素食,素齋一時興盛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道獨特的引人注目的飲食文化風景。另外,因為避世是南朝士族的主流心態,這與玄學的主要思想一致,玄學在此時興盛。玄學主張養生,一時間服食養生的思想風靡社會,甚至影響到平民階層,成為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蘊含於文化層次深處的飲食文化,藉助一系列產物烘托,跨越種族階層式的蓬勃發展,是生活水平的逐步上升

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的表現,是通過不同菜餚的製作方法表現出來的,百姓的飲食習慣以及各個階層的飲食規則都具有特殊性。君王的御膳最標準的是120 道菜,各位大臣根據官職等級的不同,用膳時的菜的數量也有不同的規定。

這就是飲食文化在不同階級的表現。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貴族分權情況嚴重,權力意識與階層意識也毫無保留地表現在飲食文化當中。嚴格的士庶區分在飲食的行為上表現的十分突出,這一區別是士庶之間的不可忽視與跨越屏障。人們在不同的場合會選擇不同的菜餚。

例如:在家庭團圓時刻會做寓意美好的菜品;在思鄉念親的時刻,選擇的菜通常會是點菜人熟悉的家鄉菜。不同的菜代表的情感不同,這亦是飲食文化的表現。

談及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產生的影響,首先就是飲食文化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在個人道德修養層面,表現為個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標誌,就是保其證自身飲食的純潔性。在教化他人方面,既可以保證自身的良好品格,又能通過放縱式的教化方式讓百姓懂得禮義廉恥,從而起到勸善止惡、揚善厭惡的效果。

另外在底層百姓與國家的接觸交流中,朝廷及社會中的富裕階層,某種道義上在飲食方面對下層百姓負有一定的義務,這對百姓來說是一定的生存保障,這也體現了富有階層的社會責任感。在社會不斷髮展中,飲食文化掩藏在禮俗文中慢慢發展形成。

比如:盛行的飲酒之風,“牛酒”被作為一種禮儀文化在社會中傳播與使用。傳統的分食制也被不斷衝擊瓦解,由分食制轉向合食制,這有利於親友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情誼。

魏晉南北朝文人間盛行飲酒之風

此外,飲食在盡孝方面的運用也有新的變化發展,在當時那個階段這種過渡性的過禮行為被稱作孝。祭祀是古代的重中之重,飲食文化對其也有影響。值得一提的變化是:祭祀由肉祭轉變為素祭或肉素合祭。

飲食文化的不斷髮展也促進了飲食衛生的發展。飲食人,飲用食品,飲用器皿……這些都在飲食衛生方面的範疇。這些都需要清潔,保證其衛生程度。這說明當時百姓對健康方面的重視與衛生意識的提高。

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飲食衛生意識逐漸提高,這就將飲食與醫學的聯絡加固。本草醫藥食材性味的研究因人的需要不斷深入,醫學與飲食的結合也隨之深化,這是這一時期的又一大特色。

對於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來說,茶文同樣不可忽略。因為人們對飲食衛生的重視,養生也受到百姓的熱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茶飲普及於市井生活中,作為一種普通消費品存在於市場之上。先前茶還沒有進入市場大量流通,只是小範圍供貴族享用。

飲茶風尚盛行

飲茶也成為一種很常見的文人社交模式,“客來敬茶”、“坐席而飲”成為士大夫階層所推崇的飲茶禮儀不管是兩晉時出現的茶攤、茶館,還是南北朝時出現的商業性店鋪“茶寮”,都是飲食文化發展的輔助工具,促使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煥發活力。

參考歷史文獻:

《水經注》

《 文賦》

《洛陽伽蘭記》

《文心雕龍》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溫補脾胃要吃羊尾巴,附7種羊尾美味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