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故事,它對我們了解中國酒的文化是有幫助的,喜歡酒的朋友能在歡聲笑語中學到知識,不正是廣大愛好酒所期盼的嗎?
趣事一:
傳說杜康在白水康家衛開了一個酒店。東晉“竹林七賢”中的名士劉伶,以飲酒聞名天下。一天,劉伶從這裡路過,看見酒店門上貼著一幅對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盅海底眠”。橫批:“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這個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裡的酒沒吃過,從未見過這樣誇海口的。且讓我把你的酒統統喝乾,看你還敢不敢狂?接著,劉伶進了酒店,杜康舉杯相敬。誰知,三杯下肚,劉伶只覺天旋地轉,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一醉三年。三年後,杜康到劉伶家要酒錢。家人說,劉伶已死去三年了。劉伶的妻子聽到杜康來討酒錢,又氣又恨,上前一把揪往杜康,哭鬧著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道:“劉伶未死,是醉過去了。”他們到了墓地,開啟棺材一看,劉伶醉意已消,慢慢甦醒過來。他睜開睡眼,伸開雙臂,打了一個大呵欠,吹出一股噴鼻的酒香,得意地說:“好酒,真香啊!”這就是民間至今還流傳的“杜康造酒醉劉伶”的故事。至今,在白水縣大楊鄉康家衛村杜康墓對岸,一小溪之隔,便是劉伶之墓,石砌而就。古代流傳下來的《杜康造酒醉劉伶》一書中寫道:“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數劉伶,……飲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劉伶三年整。”
趣事二:
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一書,對人類如何捕捉聰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極精彩的記載.
猿猴是十分機敏的動物,它們居於深山野林中,出沒無常,很難捉到,經過細緻的觀察,人們發現猿猴“嗜酒”。於是,人們便在猿猴出沒的地方,擺上香甜濃郁的美酒.猿猴聞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連不前,接著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嘗.時間一久,終因經受不住美酒的誘惑,而暢飲起來,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這種捕捉猿猴的方法並非中國獨有,東南亞一帶的群眾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採用類似的方法。
猿猴不僅嗜酒,而且還會“造酒”,這在中國歷史的典籍中都有記載.清代文人李調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瓊州多猿,嘗於石巖深處得猿酒,蓋猿酒以稻米與百花所造,一百六軋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的記載;清代的一本筆記小說中也道:“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採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百.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無獨有偶,早在明朝時期,這類猿猴“造”酒的傳說就有過記載.明代文人李日華在他的著述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採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
趣事三: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
一種說法叫“儀狄作酒撥,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講他們在作不同的酒.“撥”,是一種糯米經過發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兒”.性溫軟,其味甜,多座於江浙一帶.現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兒.醋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於酒.“林”,高梁的別稱.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來,儀狄是黃酒的創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創始人.
另一種說法是“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於儀狄”.意思是說,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造酒的方法流行於民間,是儀狄將這些造酒的方法歸納總結起來,始之流傳於後世的.
看完以上三個趣事是不是覺得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故事裡了解到,這些故事無不反應中國酒文化的特徵,各位有酒方面故事,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和我們分享。
-
1 #
-
2 #
猴子造酒,有點意思。看來人類愛喝酒真是骨子裡的基因啊
-
3 #
我只知:人生幾何,對酒當歌!
關於酒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