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導讀:我去天津時想去打卡狗不理,司機罵了我一頓。

本文2275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本地人去的餐廳,才是好餐廳”

上週幾位山西朋友到成都來玩,想讓讀sir盡一盡地主之誼,但有一點,不希望我推薦那些“外地人才去”的景點,“外地人才吃”的餐廳。

“我們已經被那些所謂的網紅餐廳、遊客必打卡餐廳坑苦了,現在發現,只有本地人去的餐廳,才是好餐廳!”

這話雖然說得有些武斷,但看得出他們是真的踩過坑。

據說每個城市都會有一些人氣餐廳,它們活躍在各種旅遊攻略之中,活躍在導遊的順口溜裡,潛移默化地成了旅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這其中,只有少部分會讓人覺得不虛此行,大部分則像是雪鄉的回鍋肉,不僅讓人吃得無味,還吃得憋屈。

普通消費者被套路過以後,“外地人才去的餐廳”成了大家心照不宣需要躲避的套路。

當然,也陸陸續續有不少專門幫忙躲避“外地人才去的餐廳”的攻略出現,為這部分消費者排憂解難。

▲小紅書上關鍵詞“本地人才去”的旅遊攻略

而熱衷於尋找美食的專家們,更是一開始就參透了這一點,明白最能代表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都藏在不起眼的犄角旮旯。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常常奔波於全國各地尋找美食,他總是找那些“本地人才去”的館子,體驗本地人才能體驗到的味道。

大排檔、路邊攤、流動三輪車......大部分餐廳別說上攻略,就是福斯點評上也不一定能找到姓名。

今年10月,陳曉卿在微博上po出自己去某魚館吃魚的經歷,大讚土鱔魚味道好吃得“讓人淚溼雙眼”,然而魚館老闆的女兒直到這條微博發出來好幾天了,才知道自己家“上了電視”。

02“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全聚德真遺憾”已經成為過去式

1.外地人才去的餐廳,都是有故事的餐廳

要說到“外地人才去”的餐廳,就繞不過全聚德和狗不理兩家老字號。

不少遊客去北京、天津旅遊,全聚德和狗不理都是行程表上神聖又莊嚴的一項。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不少人去這兩家,吃的不僅僅是味道,還有傳統文化。

相傳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為了烤出讓人吃了拍案叫絕的鴨子,曾四處尋訪名廚,最後通過努力聘請到了皇宮御廚,來為自己烹製烤鴨。

加上建國後,全聚德頗受周總理青睞,是國宴上的“常駐嘉賓”,就這樣,全聚德名聲鵲起,發展到後來甚至有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的名號;

而狗不理包子,也同樣歷史悠久。

狗不理的創始人名叫高有貴,高貴友的父親四十得子,隨鄉俗給他起了個“狗子”的小名,他開了包子鋪之後,由於生意太火,狗子忙生意顧不上和客人說話,於是大夥就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不理”這個名字就傳開了。

據說,袁世凱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後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人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在旅遊的時候,這也是很多餐飲品牌在宣傳時常常給自己貼上“XX城市的名片”這種標籤的原因。

2.同樣的故事聽一遍,就足夠了

魯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塑造出了“祥林嫂”這一角色,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故事,她講了一遍又一遍,旁人聽一兩次,還覺得新鮮,聽得多了,就只剩下敷衍。

對這些靠賣故事、賣情懷來說的餐廳,自然也是如此。

尤其是有些時候,它們連故事都不願意好好講。

一位朋友說起自己早年去天津時的遭遇,“當時覺得到了天津,必須得嚐嚐狗不理包子,結果去了才發現,不僅包子味道一般,價錢還貴,不僅價錢貴,服務態度還差得很,要是沒點夠200塊,服務員的白眼兒能翻到天上去,好像你才是個土包子一樣。”

“一出來坐計程車,開車的師傅痛心疾首,表示你們吃什麼不好,幹嘛吃狗不理啊?狗不理就是坑外地人的,我們本地人從來不吃!”

甚至還有人感嘆,沒有一個遊客在天津不會去吃狗不理包子,也沒有一個遊客在吃過狗不理之後沒留下心理陰影。

以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為例,據美團顯示該店一共收到了1600多條評價,低分評價有900多條,這其中多數是對味道失望、吐槽價格高以及服務問題的。

但好在,消費者正在覺醒,這些空有一個花架子的“城市名片”,也因此漸漸式微。

根據狗不理2019年半年報顯示,狗不理上半年營收8669萬元,同比增長18.4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54萬元,同比增長20.90%。

營收淨利潤雙雙取得兩位數增長,這無疑又是一份亮眼的財報。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其中超過70%的收入來自於狗不理經營的速凍食品,而非線下門店。

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發現,從2008年起,十年間,僅在北京地區,狗不理旗下酒店、餐館已減少11家。

2018年,北京東單的狗不理包子鋪也宣佈關店,整個北京,狗不理包子只剩下王府井、前門兩家門店。而僅剩的兩家門店每天也是經營慘淡,平時店內上座率不足50%。

如果說狗不理還能靠速凍產業鏈勉強維持臉面的話,全聚德就更慘了。

10月21日晚間,全聚德公佈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近60%,並且預計今年全年的淨利潤或許將再度迎來“腰斬”式下跌。

這是從去年以來,全聚德整體營收的又一次大雪崩。

不僅如此,連帶著賓客接待人次、加盟企業數量等也隨之滑坡。

去年,他們的解釋是“餐飲行業競爭加劇”。到了今年終於找不到藉口,只弱弱地甩出一條“4星以上門店佔比相較去年提升48個百分點”的資料,來證明自家還是能打的。

全聚德也不是沒試過想辦法自救,但從“拉投資、做外賣”到“搞粵菜、玩抖音”,都屢屢以失敗告終。

03“一次性”買賣做不得

所謂“外地人才去的餐廳”,說白了就是打著“你一次性消費,我一次性賺錢”的壞主意。

價格貴、服務差,這在過去資訊不對等的時候,消費者吃了虧,沒地方說,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裡咽,無良餐廳靠著自己的名氣不愁沒人來。

但現在不一樣了,不用本地計程車司機提醒,消費者從發達的網際網路上就能知道誰家宰客,誰家是坑。

做了壞事的餐廳,名字也會在24小時內傳到全國消費者耳朵裡,因此我們看到青島天價大蝦被整治,雪鄉宰客民宿受懲罰。

能做得了“一次性”買賣的商家已經不多了,還望各位餐飲從業者能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要犯糊塗才是。

你去過“外地人才去”的餐廳嗎?感覺如何?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一碗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