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系採用金華著名良種豬“金華兩頭烏”的後腿醃製而成,這種腿具有皮薄骨細、腿心飽滿,肉質鮮嫩,精多肥少等特點。用這種豬蹄製成的火腿皮色光亮、肉色紅潤、香氣濃郁、鹹淡適口。用火腿作配料的菜餚不僅滋味鮮美,香氣撲鼻,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金華火腿的得名,原來是有段故事。話說宋高宗趙構南渡時,愛國名將宗澤的家鄉婺州(即今日金華府)義烏鄉人,殺了很多豬送上汴京勞軍,因兩地相隔千里,鄉人便以鹽抹肉,用火燻幹,醃製成鹹肉,經過數月的風吹日曬,終於抵達目的地,將士們享用鹹肉,但覺香氣四溢,味道極佳,高興地稱之為宗澤“家鄉南肉”;後來此肉進貢到皇宮,宋高宗吃後讚口不絕,他見家鄉南肉被剖開後,肉色鮮紅似火,隨即賜名為“火腿”。
金華火腿按不同加工季節可分:
(一) 正冬腿:在立冬至立春之間醃製的火腿,由於時值隆冬,
氣候寒冷,肉身穩定,用鹽較少,成品香烈味鮮,是火腿中的上品。外形觀察,皮面淡棕色,有光澤,肉麵醬黃色,乾燥狀。
(二) 早冬腿:自重陽至立冬(或小雪)加工的為早冬腿,質素
較遜,次品較多。外形觀察,皮面呈深黃褐色,肉面無油膩泥或兼有香灰狀物。
(三) 早春腿:從立春到春分加工的火腿,此時氣溫不高,但不
穩定,醃製期尚稱適令,但到洗曬季節溫度往往偏高,用鹽要稍多,故質量次於正冬腿而優於早冬腿。外形觀察,皮面呈淡黃色,肉面呈紅褐色,油膩凝結成粉狀較少。
至於晚春腿(春分至立夏前加工的火腿)和夏腿(立夏過後加工的),由於氣溫偏高,製成產品低劣,目前已絕少生產了。
金華火腿一般都用豬後腿製成,但也有用豬前腿醃製的,倘加工時不去筋骨,修成長方形狀,則稱“風腿”或“方腿”,而削去筋骨,修成月牙形狀醃製,則名“月腿”。
金華火腿的製作,要經過選料、修胚、醃製(用6次鹽,需時1個月左右)、洗曬(需時5-6天)、發酵(半個月左右)等多個階段,整個加工工藝流程要約兩個月時間。
鑑別金華火腿,一要看外形,二是查肉質。凡是腳杆細直,爪彎皮薄,瘦多肥少,腿心飽滿,腰峰長,腿頭短,皮面平整,刀工光潔,商標明晰,無破傷,無紅斑,無鹽霜而形似竹葉為佳,倘粗皮大腳,肥膘過厚,皮張皺褶,刀工粗放者為次。
倘若新開膧骨(股骨)觀察,骨髓紅潤者為正冬腿,質素最佳,火腿的橫切面淡黃色為早春期,質素稍遜,呈褐色或暗灰色的是早冬腿,又稍遜一籌,倘為深黃色的是晚春腿,為劣品了。
如用竹籤插入上中下三籤部位,隨插隨拔出聞其氣味,如三籤都芳香撲鼻者為上品,純而無濃香者稍差,帶有異味而無臭味者為次質火腿,有臭味者不堪食用唉!
次質火腿往往有不同氣味,如芝麻味(肌肉深層輕度酸敗所致)、醬味(醃製時食鹽不足)、酸味(肌肉重度酸敗)、哈喇味(脂肪酸敗嚴重)及臭味(肌肉煙盅腐敗變質)。
在中國南北菜饌製作中,火腿除了是主料,還是增進菜式滋味的好配搭;粵菜用的上湯,更少不了腿骨或腿肉加入熬製。但是,整隻火腿,一般家庭不好處理。目前市面另有一種火腿精肉,是將原只火腿精肉火腿去皮去骨,,採真空包裝,乾淨衛生,食時需要煮熟,若以佐酒,可加糖同煮十餘分鐘即可切片上碟,十分方便。
用火腿做菜,使用前應削除火腿外露的薄的氧化層,同時烹調時避免用茴香、桂皮、花椒、五香粉之類香料,以避免奪味而改變火腿故有的特殊芳香。烹調時也不宜採用紅燒。油炸等方法,以防鹹保鮮。
雲南火腿▼
雲南火腿
雲南火腿,即雲腿,產於雲南的宣威、會澤、曲靖、富沅、沾益、紹通、大關及貴州省的威寧、赫章、磐縣等縣市,其中宣威縣所產的品質最佳,因此就以宣威火腿為“雲腿”的代表。
宣威火腿創制於清朝雍正5年(1927年),距今已有250年曆史,系採用當地良種“烏金豬”的後腿為原料,經過3次擦鹽醃製,歷時15-20天后(不經洗曬)掛架發酵,至端午節後即為成品。其特點是:腿只肥大,不講究外形,肉質酥嫩,肥度適中,色紅帶紫,香氣濃郁。腿形似琵琶,故又稱琵琶腿。
臘鴨▼
臘鴨
臘鴨一般在每年的秋冬天醃製,廣州式臘鴨的製作,是選用肥大的毛鴨,經十餘天槽肥飼養,使鴨肥大肉厚。製作時,將鴨洗褪乾淨,取去內臟,用鹽水醃製一天後取出,用清水浸透,使鹽鹹味減輕,再用木板將鴨壓平,置於陽光下曝曬或用慢火烘一夜後再曬。
南安臘鴨是臘鴨中的“名牌”,色美味香,製作過程與廣式臘鴨相近,但宰好後的鴨是用炒鹽撒擦到鴨背及鴨腿上,使鹽汁滲透全身,然後將鴨平鋪,醃入缸中,疊成塔形,醃約10小時取出再曬而成。
臘肉▼
臘肉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成的加工品。它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儲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過去臘肉都是在農曆臘月(12月)加工,故有臘肉的名稱。
現今製作臘肉均用五花(即肥瘦相間)腩肉加工臘制而成,可清楚看到皮及肥、瘦肉層,通常5層長度約為13-14英寸(約33-35.6釐米)。
臘腸▼
臘腸
臘腸可分為三大類:(一)生抽腸,又名白油腸;(二)老抽腸;(三)鴨或豬肝腸(統稱潤腸)。各種臘腸除了用料略有分別外,製法是大致相同的。
製造臘腸所用的豬肉,以新鮮上肉為佳,肥瘦肉的比例二與八為特級,三與七為一級,四與六已屬三級貨色。豬肉以切成片粒狀為準,這才使臘腸入口甘香,故生抽臘腸普遍被稱為切腸,另外有一種絞肉腸,是把肉類用機絞碎來灌製,吃來沒有切腸那麼甘香。
製作臘腸,先把“枚頭肉”(豬瘦肉)及肥肉分別洗淨,抹乾,切粒,放進預先調好的醃料內,浸數小時,然後利用灌腸器灌入經過處理的腸衣內,同時用針排把灌妥的腸刺上多個均勻的小孔,讓過量的醃汁水分流出,跟著頭尾打結,用細麻繩按5-6英寸(約13.7-15.2釐米)的長度紮緊,使成一孖形,放在沸水中略加浸煮,清洗外層的醃料後,隨即置於陽光下涼曬數天,使成臘腸。若地方不足或天氣不佳,便會採用“火櫃”式烘乾。“火櫃”沒在房子內,地上放很多瓦盆,盆裡裝滿木炭,燃著後發出均勻火力以烘焙略經太陽曬過的灌腸,大約3-4天即可。
製造臘腸的腸衣是豬小腸(俗稱粉腸)的表皮,經處理後把腸內脂肪刮清漂淨,僅保留稀薄腸衣,曬至絕對乾爽才可使用。若腸衣脂肪颳得不徹底,腸衣曬乾後附有纖維,食時便感堅韌。
臘腸中有一種“東莞臘腸”,又粗又短,腸衣脆薄,肥肉較多,爽口略甜,入口甘香,別有特色。
潤腸(鴨肝臘腸)▼
潤腸(鴨肝臘腸)
潤腸是臘腸的一種,製造過程與其他臘腸相似,不過肉料除了新鮮上肉外,還加入了鴨或豬的肝臟。
鹿筋▼
鹿筋
鹿這種動物在中國分佈很廣,但由於長期捕獵,目前野生數量已很少,一般多是取人工養殖的鹿身上各部分做。
鹿可謂一身是寶,鹿胎、鹿液和鹿的血、心、尾、筋、骨、肉、角、內臟、腎、腦都可入藥,當然最值錢的還是鹿茸,質量好的鹿筋,應該是色澤淡黃,無殘肉而潔淨,條形粗壯整齊,幹身,無異味,無蟲蛀。
浸發鹿筋,可將之放入水中浸泡洗淨,裝入盛器中,加入清水、蔥、姜、紹酒,蒸至無硬心及質地柔軟即可,用清水洗淨泡上備用。
豬筋▼
豬筋
豬筋亦稱豬蹄筋。豬蹄筋是家畜在屠宰時所剖取的新鮮蹄筋經乾製而成,商品有羊蹄筋、牛蹄筋和豬蹄筋。前者細小,牛蹄筋則粗壯,市場常見則以豬蹄筋居多。它有健腰膝,長足力的功效。
質量好的豬筋,要求身分乾燥,筋條組長挺直,表面潔淨無汙染,色光白亮,呈半透明狀,無異味。
豬筋在烹飪前,必須經過脹發階段,方法有油發、水發和鹽發三種,以水法最簡單。先用溫水浸過夜,,再取起加兩倍清水隔水蒸4小時至綿軟,用冷水浸漂2小時後,剝去外層筋衣洗淨即成。
豬筋脹發後做成菜餚,質柔糯而不膩上口潤滑,滋味腴鮮。名菜有“蝦子蹄筋”“淡菜燉蹄筋”等。
山瑞裙▼
山瑞裙
山瑞裙是水魚或山瑞的裙邊乾製品。
水魚(Trionx sinensis)或稱鱉,又稱團魚、甲魚,與龜的形狀相似,但背甲柔軟扁平,不像龜那樣有堅硬甲殼,所以英文也稱之為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肉質鮮美,尤以裙邊最佳,為八珍之一,古人謂之曰“肉加十臠猶難比”,喻為席上珍品。
至於山瑞,分類學上與水魚同屬異種,學名Trionyx steindachneri,由於其內裙肥厚而潤,較水魚薄窄的內裙更佳和更爽滑。
“裙”的膠質多,補益功效大,有滋陰、補血強身、潤膚功效,紅燜瑞裙是上菜,炒瑞裙絲是滿漢熱葷之一,配冬筍絲、冬菇絲或其他肉類同炒,味道也佳。
陳腎▼
陳腎
陳腎是幹鴨腎。鮮鴨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20%,脂肪18%,以及各種礦物質,製成幹鴨腎,也是甘香可口,多做湯料之用。如“鮮陳腎煲生魚湯”,用生魚、鮮鴨腎、陳腎、西洋菜、無花果等同煲,清潤滋補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