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喝湯了,最近因為嗓子不舒服蒸梨水,突然就想到了喝湯。在我過去獨自生活,常為自己做的就是湯,春天的香菇豆腐湯,夏天的酸梅湯,秋天的蓮子百合湯,冬天的蘿蔔羊肉湯,各種湯湯水水已經讓自己這個北方人,跟著飲食習慣的變化逐漸變得像南方人。
疙瘩湯
記憶當中最熟悉的就是疙瘩湯,尤其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小時候的自己嘗聽到母親說“要不弄點疙瘩湯吧”:之後母親開始製作,從把番茄洗淨切塊,到爆香蔥薑蒜末,然後將麵粉放入盆中放入清水,用筷子沿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最終將麵粉擀麵到搓成疙瘩,攪成大小差不多大的雪片狀的麵疙瘩,到最後湯水煮開,加入味精香油調味,撒上香菜,一道美美的疙瘩湯就做好了。
現在回想突然間想問,是誰創作了“湯”,既能飽腹又能解渴,這樣好的食物到底出自哪裡呢?
(一)湯是一種文化遺產
據說作為一種文化遺產——湯,和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湯"(soup)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喝湯時要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呷湯時則發出"絲絲"的聲音,"絲絲"的聲音和"soup"這個詞的發音很相似。
在英語中,"晚餐(supper)"這個詞來自"輟飲(sup)",意思是請坐下喝一碗湯。在美國,喊一聲"湯來了"(soup is coming),表示家人可坐下來用餐了。 既然湯這麼國際化,那就從南韓的大醬湯說起吧。
(二)每天一碗大醬湯,不用開藥方。
《大長今》劇照
提到演員李英愛,想必很多人自然會想到那部轟動一時的電視劇《大長今》。在這裡可以吸引到人的,除了悠揚的音樂外,南韓的特色飲食可真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永恆主題。在南韓飲食中,烤肉,炒年糕,拌飯,炸雞這些耳熟能詳的餐食自然不必說,大醬湯可是要拿來好好考究一下。
據史料記載南韓女人以做大醬為榮,北韓多少代,大醬都是他們的國食,《大長今》裡講到有一年大醬變味,整個皇宮都亂了套。下至百姓,上至皇帝,都認為大醬的氣味可以預示國家命運,於是為大醬祈福就是為國家祈福。
從醫書《東醫寶鑑》到內命婦(內命婦指皇太后,皇后,太皇太后以及未婚的公主,長公主;還有宗室之母及其正妻等)的《飲食雜記》裡,都少不了大醬的影子。宮女們為了改善大醬的味道,甚至想出在大醬里加木炭,在大醬裡放入槐樹花蕊、在野外做大醬祭。大醬湯被稱為“國湯”,它是用大豆經過發酵,有蔬菜、肉類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醬湯以醬為主,主要原料是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質,營養豐富。
大醬湯
南韓有句諺語:“每天一碗大醬湯,不用開藥方”。在南韓日本,人們甚至把醬湯視為“母親的手藝”,可見它在人們心中的分量。米飯就醬湯吃,是南韓日常餐桌不可缺少的菜品。
(三)那麼湯到底是如何傳承下來的呢?
湯的歷史悠久,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知道食用菜湯了。
無獨有偶據考古學家所發掘的文物表明:在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間,東地區的人就已學會了"煮湯"。
由於當時陶器還沒有產生,人們煮食物時,在地上挖一個坑,鋪上獸皮,使之凹下一個坑,放入水和要煮的食物,然後在坑的附近燃起柴火,將石頭燒燙了投入坑內,至水煮開食物煮爛成湯喝。
同時,國外歷史學家在考古研究中發現,人類曾製作了一種蔬菜肉濃湯,裝在皮水袋中,喝前投入燙石子加熱。這種奇特的喝法在美洲印第安人中也曾長期存在過。
歷史是這樣記載的,在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每個參賽者都帶著一頭山羊或小牛到宙斯神廟中去,先放在宙斯祭壇上祭告一番,然後按照傳統的儀式宰殺,並放在一口大鍋中煮。煮熟的肉與非參賽者一起分而食之,這表明在那個時候,人們已知道在煮熟的食物中,湯的營養最為豐富的道理。
歷史學家考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譜是在公元前2700年在中國發現的。這本食譜上記載有十幾道湯菜。其中有一道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鴿蛋湯",食譜中把它稱之為"銀海掛金月"。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有8名御廚為她做湯,她最喜歡喝的湯是"雞茸鴨舌湯",作料是雞、鴨舌、火腿絲、鮑魚、乾貝等。
德齡公主在她的《瀛臺喋血記》中曾寫到"這位老佛爺一生似乎與鴨舌湯結下了不解之緣"。
(四)我們國家的湯文化本就歷史悠久,從地域上來說,東南西北,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
作為一位活脫脫的北方人,對湯自然有著自己的理解。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母親的拿手好菜疙瘩湯外,請如我來一一介紹下。
紫菜蛋花湯:它的代表省份是四川,但在北方早點裡面每日一碗紫菜蛋花湯已經處處可見。尤其在一般的餐館中,等主菜的片刻,先上上一碗紫菜蛋花湯,既消除了強烈的飢餓感,冬天可取暖夏天可解渴,而且營養價值還高,可謂是許多人的首選。
羊肉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呼和浩特的羊雜碎了。本人因為長期健身,所以為了補充營養,增加蛋白質,要求自己頓頓飯要有肉吃。生酮飲食期間,羊肉湯自然少不了。這種羊雜碎是當地回族朋友們最擅長製作的。
據說正宗的羊雜碎,講究色,湯,料,味俱全。湯要老湯,料要新鮮,味要奇香。印象中羊雜碎端上來的時候,味道暖而香,簡直是誘人食慾。連老中醫都說,吃羊雜碎能補五臟,健筋骨,還開脾暖胃呢!
瓦罐湯
說到瓦罐湯,沙縣小吃,不要說我們國內的同胞,連國外的外國友人都非常熟悉!每次點蓋飯的時候,都要求老闆幫忙上一個瓦罐湯。那食譜清單上什麼桂圓排骨湯,冬瓜排骨湯、烏雞枸杞湯、鴨腿湯,當歸羊肉湯、大棗瘦肉湯等,只要見到,必點一碗。這小小的瓦罐,雖然小但卻非常精緻,用料都是極具營養價值的,看看清單上那些桂圓,大棗,當歸,這可都是貨真價實的食材啊,難道你還在猶豫要不要來一瓦罐嚐嚐麼?!
鴨血粉絲湯:這個湯隨處可見,在南方生活過很多年的自己,對於南方飲食當中的各種粉可再熟悉不過了!它是南京的特色小吃,是久負盛名的以鴨為代表的美食之一。它由鴨血,鴨肝等和粉絲製成。據說鴨血含有維生素K,脂肪含量很低;而粉絲富含膳食纖維,這樣的組合可謂老少皆宜。
胡辣湯:河南名小吃,來自河南的朋友常常推薦。
胡辣湯
據說胡椒是唐代才傳入中國的。據專家考證,胡辣湯的祖宗應該是酸辣湯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代流傳甚廣來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估計是當時的社會潮流,因此胡辣湯在這兩種食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其料中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具有舒肝醒脾的功效。其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喜歡酸辣口味的朋友,你們太有口福了!
花生湯
好了,三鮮湯,丸子湯,福建的雜碎湯,安徽的牛肉湯,廈門的花生湯等,我們湯文化源遠流長,一碗湯竟有如此般的歷史。東西南北,百般滋味,盡在我大中華的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這就是爆款# #美食測評團#
(完)
參考資料:
《大醬湯的介紹》
《瀛臺喋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