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同樣一道菜,做的人不同,口味也不同,有的好吃,有的難吃,究其原因,除了食材與技術的差別以外,放鹽的時機也影響了菜的口感

俗話說:“無鹽不成味,無米不成炊”。鹽作為一種調味品,不論是煎炸還是炒煮等等各種烹調方式,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但是,同樣是放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但是總的來說,先放還是後放是有講究的,根據不同的食材與烹調方式,放鹽有先後,味道大不同。

加熱前放鹽:醃製肉類、煎魚

一般情況下,為了讓肉類更加入味,會在烹飪前對部分肉類加鹽或者醬油等調味品進行醃製,比如魚香肉絲、糖醋里脊中的肉要先醃製一下,肉質才更加鮮香入味。煎魚或者煎肉時,需要在冷鍋冷油時,先在鍋底放入適量的鹽,等鍋熱後,再放入魚或者肉,可以讓魚煎的完整不碎,油不亂濺,魚肉也更加入味。

加熱中早放鹽:硬蔬菜、雞鴨類

炒硬蔬菜需要早放鹽,胡蘿蔔、花菜、豆角等蔬菜比較硬,不易熟也不易炒出水。炒制過程中,需要早點加入適量的鹽翻炒,可以讓食材提前入味,更加美味。雞鴨類肉菜是一般都是燒、燜、煮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加鹽時機也有所不同,燉煮過程為了讓肉質更爛需要較長時間。同時,為了更加入味,也應該早放鹽。

加熱中途放鹽:燒肉類

燒肉做法需要在過程中加鹽,放早了肉會變柴,放晚了食材不能充分入味,所以需要中途燒至一半的時候加鹽。

加熱中晚放鹽:青菜葉子、豬羊肉

炒青菜葉子類的菜品時,需要晚放鹽。因為葉子菜易熟、易發軟還易出水,幾分鐘就炒好了。如果早放鹽,水分出多了,營養易流失,而且炒出來色澤不好看。所以在大火炒熟後,大部分水炒出來再加鹽調味,炒均勻即可。 一般我們炒豬肉會搭配青椒或者其他蔬菜一起炒,所以需要晚放鹽,在出鍋前2分鐘左右加鹽最好,這樣不僅不易出水,而且入味營養不流失。鹽放早了肉會變柴,為了保持羊肉的口感,也只需在出鍋前10分鐘左右加鹽最好。

加熱後放鹽:蒸魚

蒸魚的時候,不要加鹽提前醃製,加鹽醃製過的魚口感不嫩,也沒有魚鮮味。需要在魚蒸好後,給魚淋醬汁時,加入適量的鹽在醬汁中,不僅魚吃起來鮮嫩可口,還非常有營養。

食用前放鹽:涼拌菜

做涼拌菜時,放鹽時間過早,會使植物細胞壁破裂,就會大量出水,失去食材原本脆爽的口感,所以,涼拌菜只需要在食用前放鹽調味,醃漬片刻後瀝掉水分,攪拌一下,吃起來才會有脆勁。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對!就是它,好吃到觸及靈魂的手工優酪乳水果撈!輕鬆撈出A4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