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這座城市中,最不缺就是美食。聲名遠播的猶如大俠般的戶部巷,小清新更像少女似乎的黎黃陂路,而三眼橋卻更像美食江湖裡一位隱士,無論你經過多少次地鐵站,都會自動忽略這條偏窄而又林蔭的街道。
然而被你忽略的這條街道,只要走近它就會發現,原來藏著漢口老杆們最偏愛的老味道。
三眼橋的清晨,是被金燦燦的雞冠餃給叫醒的。每當清晨的第一縷Sunny灑在略微浸油的地面上,不遠處老社群的舊樓在Sunny下呈現斑駁的姿態,炸面窩油條的油鍋裡滋滋作響,煎包在鍋裡冒著白色水汽,空氣裡瀰漫著熱乾麵芝麻醬的香味,原本安靜的街道頓時熱鬧了起來。
這裡的道路不寬,基本都是老式社群,作為“地方特色”城中村的被拆得七七八八,淪為了廢墟。原來“風情萬種”的破布街早已不知去向,唯獨留給老武漢的這一絲市井煙火氣卻越發誘人。
這條路來回不到30米,陸陸續續有十幾個早點攤,每家店幾乎都有死忠粉,大排長龍。最有意思的是,這裡的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輕聲柔和地問:“今天來這早?想吃點莫斯撒?”
三眼橋的清晨
是被雞冠餃和牛肉熱乾麵叫醒的
還不到7點,已經有人陸續在這家雞冠餃的攤位上等待了。他家只要有兩個品種:青菜餃子和肉餃子。
“來5個肉餃子!”
“肉餃子還在鍋裡,要不先拿青菜的?”
“肉餃子要等幾半天啊?”
雷師傅雞冠餃可是這條街上的“名角”,許多食客不遠千里來這過早,幾乎都是衝著他家的餃子來的。他家的餃子就個頭大餡料足,典型的老武漢味。金黃色雞冠餃外皮很酥脆,中間肉坨。輕輕咬一口,裡面像麵包一樣綿軟,吃到中間有餡料的位置,肉很鮮嫩又不失彈性,而且餡料超級足。
他家的餃子每天都是雷師傅現做現炸,扔入油鍋的餃子瞬間膨脹起來,熱油翻騰作響,白色的麵皮慢慢變成一抹金黃油亮,肉香四溢。
“我在他家吃了十幾年,肉餃子好吃,又脆又香,多跟他家宣傳哈,他屋裡真材實料。”一位75歲的老婆婆說道。
來這裡吃餃子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但也不乏從武漢三鎮聚集而來的忠實顧客。雷師傅說他只做早上,10點多就賣完收攤,一般每天賣1000多個。每天凌晨5點,和麵,剁肉,備料,7點準時出攤,賣完下午繼續和麵,周而復始。
○十幾年都經久不衰的牛肉熱乾麵,是老街坊們的心頭愛。
再往前走一點,排隊最長的隊莫過於好潔牛肉熱乾麵館了,它用9年的時間養刁了街坊們的味蕾,老闆說他家的芝麻醬只加香油,不兌水,這樣芝麻醬才能又滑又香。
好潔家最出名的就是牛肉熱乾麵,他家的牛肉跟別家的牛肉片不一樣,選用的是肥瘦相間的牛腩,先滷再熬湯,熱乾麵的爽滑,牛肉的軟韌性,蘿蔔的脆爽,再加上祕製的香辣牛肉汁融化在面裡,再配上他家現炸的酥面窩,喝一口蛋酒,真是聽了頭!
大隱隱於市
隨便一家都是20年以上的老店
○“小胡”師傅深得父親真傳,做的煎包皮脆餡多
除了最出名的雞冠餃和熱乾麵,027快餐店的胡記煎包也是做了30幾年的老店了,現在已經傳到第二代。老胡的兒子也接手了店鋪,現在基本由他掌勺。
○現在的“老胡”師傅只在店裡打打下手
用平底鍋的小鍋煎,皮子底蠻脆,最好吃莫過於它的餡料,肉餡汁水鮮甜。小編吃過這麼多家煎包,如果拿他家跟八斤生煎比的話,我喜歡他家的肉餡,八斤的皮底。
旁邊的張記燒麥雖然比較低調,但味道卻不輸嚴老么。如果不是藏在小巷子裡,估計來買的人會更多。他家的糯米軟糯又不失彈性,胡椒味很濃郁,但又不像嚴氏那麼重油,再加上大塊的滷肉和香菇,搭配在一起剛剛好。
有位吃了20幾年老顧客說:“別家的燒麥我從來不吃,就愛吃他家的這個味”。老闆笑著說:“莫聽他瞎款,哪有那麼誇張,都是老街坊們抬莊。”
燒梅的對面,有一家唯一做魚糊粉的店,排隊的人特別多,老闆是兩位熱心快腸的嫂子。
她家的魚糊粉胡椒味濃郁,湯比較鮮,最特別的是魚糊里加入了糯米粉,吃到最後,魚糊都是非常粘稠的,再搭配一根現炸的油條,吃完了熱嚯了,全身暖暖的!滿滿一碗才4元,價格非常良心。
在魚糊店的門口,小編竟然看到許久不曾見到過的苕面窩,心裡的防線又塌陷了!苕面窩可是如假包換的老武漢特色,也是兒時最珍貴的回憶:每次放學之後,小夥伴們擠在門口的小攤,爭相買苕面窩。咬上一口,滿口香甜,那是最快樂的記憶。現在炸苕面窩的店子幾乎沒有了,沒想到卻在這條街上找到了。
人情味最濃老社群
每一張的笑臉都很溫暖
○婆婆看著鏡頭有點不好意思,卻一直關心小編有沒有吃飯。
在三眼橋走著,感觸最深的就是這裡的慢生活。這裡是城中村聚集地,外來人口曾在這裡聚集和融合,形成了特有的社群氛圍。一位80多歲的婆婆看我不停地拍照,問我做什麼,我介紹起自己是寫美食的編輯,她很熱心給我當起了嚮導,介紹這條街上哪家店好吃,那間店老闆人最好。嘴裡還一直唸叨著:“丫頭,大中午的太陽晒,工作雖要緊,也要按時吃飯,你吃了冇撒?”
○一晃20年,小陳師傅變成了“老陳”
旁邊炒粉的陳師傅看我沒吃飯,炒了一大碗粉塞我手裡:“嚐嚐我的手藝,年輕人揍事(武漢話:做事)蠻辛苦,多吃點,不要錢的!”
陳師傅是山西人,20幾年前到武漢來謀生,支了攤做起了宵夜,以一碗臊子面和炒粉征服街坊們挑剔的嘴。從剛開始簡易棚到現在有了這個小小的店面,不但能說一口很溜的武漢話,還在這裡紮了根。相比之下,山西家鄉話都幾乎淡忘了。
○祕製的油潑辣子是陳師傅的粉好吃的祕訣
這家店一直伴隨他結婚生子,孩子長大成人。“小區的街坊基本都認識,做夜宵要熬夜,再做兩年就不做了,享享清福!”他正抱怨,旁邊的爹爹開起了玩笑:“你不做了!我們下午不想做飯,到哪裡克吃捏?”
這裡大部分的房子都拆遷了,年輕人幾乎都搬走了,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婆婆告訴我,自己的兒女也搬進了新小區,但她卻不願離去,“在這裡住了一輩子,到哪裡我都會住不習慣。”
“小陳這人心地好,對我們這些街坊很照顧,而且還願意聽我們這些老人說話,從來沒有不耐煩過,和他說話很舒心……”對於陳師傅,老人們都不吝嗇稱讚。
“人總得傾訴,來我這吃的大多數都是老人,他們有時候難免孤單,聽聽他們說說大事小事,說完了就開心了。”像陳師傅這樣的外鄉人,成為三眼橋的老市民,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溫暖著這一片街區,融入了這座城市。
“別看現在空蕩蕩的,晚上可是另一番景象。你晚上來,我做拿手的山西臊子面給你嚐嚐。原來的生意好些,自從拆遷後,生意沒有那麼好了。反而圖個清淨!”
這條街與其說是好吃,不如說是吃一種溫馨大家庭氛圍。現在林立高樓聳立,防盜門和手機電腦,隔斷了人與人之間最親近的交流,老武漢回憶中那一份專屬鄰里街坊家長裡短的熱乎勁已漸漸消失——還好,在這個地方,依然得以儲存。
直到11點,早晨的煙火才逐漸散去,伴隨著最熱乎的味道,老居民們搬來板凳,相互打著招呼,閒話家常,才是這條街最溫馨的畫面。
END
圖片攝影: 二兩面
文 字:二兩面
圖片: 網路
十分武漢&江城Style聯合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