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面片,是青海人最“日常”的一道美食,沒有之一。
“尕”在青海方言裡是小的意思,聽起來有點賤賤的,但是放在“面片”之前,它的意思真好相反,表達出了人們對它的喜歡。中國人就是這樣,越是喜歡一個東西,越是喜歡用名字“糟踐”一下,比如“狗不理”、“狗剩”、“二蛋”、“胖妮”等等,青海的尕面片也是一樣,“尕”中反而包含著“大愛”,沒有高高在上的樣子,特別的接地氣。
因為夠接地氣,所以尕面片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將面調揉好,切成短條。鍋裡煮好相應的蔬菜、肉等後,兩手將短條面壓開,拉長,一手拿麵條,一手揪為方塊下到鍋裡,就好像秋天的樹葉一樣,不一會就能下一大鍋。儘管做起來快,但是最終的口味,卻是非常考研婦女們“茶飯”手藝的。
怎麼說呢,下得好的面片如手指甲那麼大,薄而勻稱,叫作“指甲面片”、“雀兒舌頭”,下得差的面片大而厚,並且大小薄厚不,形狀也不正規,人們譏之為“攔嘴面片”,意思是面葉大得放不進嘴裡。同時,一樣的面片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風味,這就要看你往面片裡面放什麼“料”了。
比如現在正值冬季,蔬菜較少,如果放入秋天存下的菜瓜,切的和麵片一樣大小,這個就叫做“菜瓜面片”。面片下好以後,在打上雞蛋,這個又叫“雞蛋麵片”。攔點新鮮的羊肉,一鍋羊肉味,這個又叫“羊肉面片”。如果把面片用漏勺打上來,放入肉和和炸醬,這個又叫“燴麵片”。打出來又用粉條和肉混著炒,則有稱之為“炒麵片”。
青海人愛吃麵片,過去幾乎人人都會做面片,現在會做的少了,大家都是直接上飯館吃,飯館一般做“炒麵片”和“燴麵片”,但是感覺...怎麼說呢,阿青覺得像是流水線的產品,初次吃有點驚豔,後面好像不管去那家吃,都是一個味道兒了,少了點“家”的感覺。其次做面片最主要的是“用心”,條件艱苦一些,對其影響倒也不大。
青海人過去常說:“三石一尕鍋面片”,說的就是在朗朗在茫茫草原或漫漫旅途中,三塊石頭一放,上面支起一口鍋,隨便在盆、鍋裡調上面,一邊揪一邊下,煮熟能吃就行。相傳曾經有一對戀人,被迫離開家鄉,在杳無人煙的草原上,他們只有一口鍋和一點面,能幹的少女居然在自己的大腿上揉出了面,便為丈夫揪出了一鍋可口的面片呢。
因為面片是大家都喜愛的一道美食,所以在此基礎之上,也有許多“少為人知”的風俗呢,過去如果男方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如端上面片,男方家的就不用再說了,說明遭到了拒絕,因為面片是揪斷了的。如端上了長長的拉麵,表示婚姻可成。有遠方或尊貴的客人來家,一定不能下面片,否則會失敬傷客。家人要出遠門,有的地方專門揪面片送行據說面片預祝出門人辦事利落,馬到成功。
不過這些風俗啊,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尕面片也僅僅是“尕面片”而已,它只是一道美食,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著,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懷念著。說實話,阿青認為自己這輩子都會青睞尕面片的,因為從小大大,洋芋吃忙過,也吃膩過,但是尕面片,從來沒有~
你有多久沒吃過尕面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