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來了,雪還未下,天就很有些涼了,就想吃一碗熱乎乎的湯,突然就想起老家博山的一碗石榴蛋包湯來。突然,就饞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正好回老家給老爺子過壽,八十大壽,杖朝之年,“羨高年精神矍鑠花甲重添二十載,居上壽齒德俱尊鬆年永享八千秋”,自然得好好操辦,於是在一家博山菜做的地道的飯館兒擺了一桌,和眾多親朋一起給老爺子祝壽。席間,上了一碗石榴蛋包,正合我意。在初冬日裡,有這麼一碗熱氣騰騰的石榴蛋包湯,蛋包肉香蛋爽,清湯鹹鮮熱辣,足以慰鄉愁,真的好。
這石榴蛋包呢,是博山的一道湯菜。好看又好吃。蛋皮兒嫩黃嬌豔,湯汁清澈素雅,滋味呢,是胡椒精鹽香油調的鹹鮮微辣的口兒,很是美妙。
做起來呢,很是有些講究。
要取新鮮雞子三枚,磕入碗中,持筷子一雙,七寸六分,順時轉向,將蛋液攪打的黃燦燦均勻一色,加一撮精鹽,再添一些水溼澱粉,鹽是為蛋液增筋韌,而澱粉是為了添黏性,復攪打至液粉相融,取濾篩過濾,得細柔蛋液一碗。
取豬肉四兩,肥三瘦七,片成肉片再切成肉絲,然後手切為碎丁,玉蘭片和木耳切末,海米泡過亦切末,韭菜用沸水燙過做扎捆蛋包之用。然後找一個大碗,放入肉丁,加玉蘭末,木耳末,海米末,加精鹽調味,些許醬油添色,再澆花椒油或者香油提香,攪拌均勻,蛋包餡子也成。
起灶,開火,卻不用鍋,取炒菜用的手勺一把,抹擦一層清油,在火上燒熱,使手勺充分油潤,再下蛋液便不再粘連。手勺潤好,左手傾倒蛋液,右手略略環向晃動,使蛋液順勢沾滿手勺,晃為圓形蛋皮,手法要快,務求蛋皮薄而圓。
蛋皮僅熟,用小勺舀一勺肉餡兒,置於蛋皮其中,再用手將周圍蛋皮順褶收起,包成一個個核桃大小的蛋包,趁著蛋液還嫩,收口捏緊,若是怕散開,就用一點澱粉水來收口,做好的蛋包形似石榴頂上的綻開的花嘴兒,也像一個開口笑的燒麥。
然後再用手勺下蛋液,晃為蛋皮,放入肉餡兒,順褶收起,收口捏緊,如此反覆,可得蛋包十餘個。講究一點的呢,就用焯過水的韭菜葉或香菜梗或芹菜莖來做繩子,系一個蝴蝶結形,一個講究的形似石榴的博山蛋包就做好了。要是嫌麻煩,不收口,直接把蛋皮對摺合起,就是一個蛋餃了。
吃的時候,取蛋包十個,放入湯盤中,澆清湯一勺,入蒸鍋,大火蒸透,取出,潷出原湯汁,入鍋中加清湯精鹽胡椒調味,倒入盛有蛋包的湯碗中,點幾滴香油,若再切些火腿末,或者蟹黃末,要是沒有,就用紅菜椒末或紅蘿蔔碎點綴在開口處,形如石榴籽,黃的蛋包,紅的火腿,綠的菜梗,看著就討喜又吉祥。而吃起來呢,蛋皮兒是清新淡雅的,湯是清鮮微辣的,肉餡兒卻是香濃醇厚的,下飯呢,能下三碗,下酒,能下三杯。真的好。
對了,還有一次我去汕頭拍美食紀錄片《搜鮮記》,在@張新民 老師那裡吃到了一道清湯石榴燕窩,這道菜由傳統潮菜石榴雞變化創新而來,湯為頂級上湯,內餡用頂級的燕窩,皮兒用蛋白烙制,用芹菜莖扎口,形若石榴,漂亮驚豔得不忍下箸,吃起來呢,清新素雅,像春風拂柳般動人。我也很是喜歡。
不過我還喜歡博山的這個石榴蛋包呀。畢竟,家鄉胃還得家鄉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