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提起米其林,吃貨們是不是反射性的流口水啦(不要忘記人家做做輪胎的喂)!

《米其林指南》一向是老饕們的美食嚮導,而大部分廚師們也磨刀霍霍(?)只為獲得米其林星級稱號。然鵝!《米其林指南首爾2020》剛問世沒多久,就被南韓大廚Eo Yun-gwon以"公開侮辱罪"狀告米其林不顧餐廳意願將自己的餐廳Ristorante Eo列入書中!

據報道稱,這位非常有性格的大廚Eo Yun-gwon對米其林的評價方式非常不滿。他認為首爾有成千上萬高水準的餐廳,而米其林只考察了其中170間左右,且評價標準不透明,這種評價有失公允。而米其林方只表示其評價標準是獨立且完整的——我評我的,關你x事。

↑↑↑Ristorante Eo宣傳圖

這不是米其林第一次攤上官司了,早前法國大廚Marc Veyrat也向法院提起了訴訟,Veyrat認為評委們對他的餐廳食材產生了誤解從而錯誤的降級了他的餐廳。。

此外,前幾天《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的釋出現場也是尷尬的令人窒息,惹得現場觀眾媒體一片"臥槽"。不難讓人聯想到被罵的體無完膚的另一個么蛾子——必比登推介。榜單一經發布便被質疑"懂不懂中華美食",甚至被指"充滿了傲慢與偏見"。

不管是食客們眾口難調,抑或是米其林有失偏頗,這無疑是想向亞洲人示好,卻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為什麼一向為世人所追捧的米其林美食榜單近幾年卻受到越來越多的抨擊?我們從專案管理的角度來分析,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首先,米其林在相關方管理上出現了失誤。作為在跨國的美食指南,米其林首先應該了解其本地客戶群。PMBOK提到對於相關方管理的四個過程:識別相關方、規劃相關方參與、管理相關方參與以及監督相關方參與。尤其是對於規劃和管理,PMBOK明確提到了要根據相關方的需求與期望來制定相應動作。米其林選擇的參評餐廳數量太少,在識別相關方這個過程就已失了先機,雖然希望贏得本地使用者的心,但卻沒有充分考慮到食客以及餐廳的需求與期望,也難怪會被批評了。

一些美食專家們認為米其林對中國美食的印象侷限於內臟下水等獵奇食材,太過片面。在欣旋專案管理培訓上過課的同學,老師一定會給你講收集需求的重要性——為整個專案奠定基礎。事業環境因素是收集需求的一個重要輸入,包括但不限於市場條件,文化背景等。米其林堅持自己"獨立的評審標準",而忽略了食客們的想法及意見,也就導致了評審結果主觀性太強。

此外,米其林在美食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反倒成了一把雙刃劍。過於自滿導致自負,放鬆了對品質的嚴格把控,失去了以往的高標準評審結果,也就不怪乎近年頻頻出現罵聲了。

米其林在美食評選上的堅持是無可非議的,能專注於美食攻略這麼多年一定也是處於對美食的熱愛。吃貨臻只希望米其林能夠早日修正路線,重拾本心,繼續成為廣大吃貨的指明燈!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世界上度數最高的十大白酒,53度飛天茅臺竟然是最後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