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家喜歡吃鴨肉,但鴨肉比雞肉腥味重,為了去除這個味,一般的做法有血鴨,或者魔芋燉鴨。
血鴨
第一種做法:血鴨。
口味略重,鹹鮮可口,下飯喝酒味道一絕,是湘南一帶的最愛。
魔芋燉鴨
這道魔芋燉鴨,我想這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爽滑肥嫩的魔芋,吃起來特別舒服。
只是這魔芋,吃了二十多年,一直不知道做法。
磨豆子
點豆腐
以為也是像做豆腐一樣,豆子作為原料,然後利用滷水點豆腐的原理,壓制脫水後做成了塊狀。
乍看,做法比較簡單,如果純手工操作,還真的是累。
魔芋
挖魔芋
魔芋為天南星科魔芋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國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先秦古籍《爾雅》,我國各地有許多別名,如鬼芋、花麻蛇、南星頭、蛇頭草、灰草、山豆腐等
可能各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在我們老家,就叫魔芋。
下面來看看主要的步驟:
第一步,準備鹼水,魔芋粉。鹼
魔芋粉
鹼水製備簡單,直接將鹼粉溶解在溫水中即可。
[微風]溫馨提示:鹼水主要成分是小蘇打一類,溶解的時候放熱,對面板有腐蝕,溶解的時候注意不要被燙傷了哦。
魔芋粉的準備,可以直接買現成的。
如果追求原汁原味,還要自己去挖魔芋,手工製作魔芋粉卻比較麻煩。有些地方要用棒槌反覆敲打,將其中澱粉析出,過濾,費時費力。
第二步,煮魔芋粉大火煮
鍋中放水,燒熱至約70℃左右,再將魔芋粉緩緩下入鍋中,攪拌攪散。整個過程都要不停地大幅度攪拌,千萬不要粘鍋,直至魔芋粉完全膨化,可能會持續半個小時左右。
第三步,加鹼液加鹼液
鹼液慢慢新增,及時跟進攪拌。這個過程也會持續較長時間。當發現有凝固現象,立即停止,關火。
關於加鹼液的原理,網上說法有些含糊,目的是為了讓豆腐成型。
我學的是化學專業,讀研學的是無機高分子材料。
對於其中加鹼成型的原理,嘗試用專業解釋,大家也可以補充。
脫水成凝膠
反應過程比較複雜,涉及到電化學理論。簡單來說,魔芋中的大分子物質(葡甘聚糖),在鹼的催化作用下(脫乙醯反應),脫水成凝固膠體。
這種反應是不可逆的,所以不用擔心下一步反覆煮,會把魔芋煮散。
第四步,切塊後用開水反覆煮反覆煮
魔芋豆腐成型後,切塊,用開水繼續煮,煮幾分鐘後換水,繼續煮,反覆幾次。
這個步驟很重要,如果煮的次數不夠,可能鹼味過重,吃了嘴巴發麻,極其影響口感。
對於美食,我們一直缺乏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