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根深久遠,算得上華夏文化之部分精髓,愛喝酒的人,未必懂酒,也不一定知道更多關於白酒的文化知識,更甭提關於白酒的冷門知識了。今天,白酒定製給大家總結分享十五個關於酒的冷門知識酒的冷門知識,看了你不一定成為酒的專家,但可以讓你更加懂酒。
1.喝酒會降低體溫
很多人都認為喝酒能暖暖身子。而事實上酒精在身體裡的代謝會讓體溫降低的。因為酒精可致毛細血管擴張,散去熱量,致體溫下降。剛喝酒的時候,你可能覺得熱起來,但是隨著酒量加大,你會感覺體溫越低。當然,你得先把空調關掉。
2.胖子比瘦子更容易醉
胖子比瘦子更容易醉,因為高含水量的肌肉更有效地吸收酒精,從而避免大腦受影響。
3.酒後為啥吐真言
酒精可使大腦中負責抑制危險行為的部分腦區活動減弱,在這種作用下,神經元的控制能力也會相對較弱。所謂的“酒後吐真言”正是在這種機制下發生的。
4.酒回收可用到加油站
在瑞典,喝不完得酒會被回收,經過蒸餾後提取乙醇,再與汽油混合,提供給加油站使用。
5.酒瓶軟塞子破壞力強
沒事別盯著酒瓶上得軟木塞看,香檳酒瓶中的氣壓約為每平方英寸90磅,是汽車胎壓的三倍,如果軟木塞彈出來的話,破壞力超過一發子彈。
6.古時候人們用豬皮裝酒
古時候酒品運輸最普及的方式是用動物的皮(大多是豬皮),把它們洗淨晒乾後用來裝酒。技術上的限制,酒體本身難免和豬皮有輕微的反應,味道或許會收到一些影響。
7.你的血液裡永遠都有酒精
即便是滴酒不沾的人,他每100毫升的血液中也會含有0.01至0.03毫克的酒精,這是因為人類的消化系統也具有發酵功能。
那些號稱自己“一滴倒”的朋友,這個藉口太水了,以後請換個理由擋酒…
8.人類愛喝酒是因為遺傳
一項名為“醉猴”的研究表明,人類愛酒源自於遺傳。猿類與人類擁有一種源自同一祖先的基因,這種基因使他們都可以分解酒精。
9.你的酒量可能比不過一隻動物
人類通常被認為是唯一能定期攝入酒精的動物,但是科學家現在發現馬來西亞的羽尾樹鼩【qú】依靠一種相當於啤酒的飲食生活,而且可能已經這樣生活了長達5500萬年之久。
10.白酒也有金三角釀酒區
不要以為只有葡萄酒才有黃金釀酒區,其實白酒也有。“中國白酒金三角”為長江、岷江、赤水河流域。這金三角被聯合國教科文及糧農組織譽為“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
11.白酒市場一共有兩種酒
(1)、純糧釀造(固態發酵):採用傳統工藝,利用糧食、曲藥、老窖相互作用,釀造出的白酒。
(2)、液態發酵:即我們常說的“酒精勾兌”酒,也稱新工藝白酒。 用食用酒精為基礎酒,加入增香調味物質模擬傳統糧食白酒口感,經調配而成的液態白酒。
辨別純糧釀造酒和液態發酵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酒瓶配料表哦~如果是純糧釀造的白酒會標明原料,如果沒有,那就可能是液態發酵酒了~
12.白酒也能當藥
你可能想不到,白酒的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類之最,達到了近1500種。這些白酒生物活性成分能夠緩解酒精傷害,能增強人體防禦功能、調節生理節奏,以及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等。因此,如果適量飲用白酒,是非常有利健康的。
13.白酒度數高低與品質無關
有些人認為酒度越高品質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傳統白酒剛蒸餾出來的度數都是比較高的,低度白酒要保持白酒的風味,就要選擇更好的原酒通過加漿(水)進行勾調降低酒度,因此低度白酒是多了幾道程式而已。
14.適度飲酒,記憶好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實驗證明,適度飲酒能促進大腦海馬體中新的神經細胞的形成,從而對記憶力產生良性影響。每天喝一兩杯酒能夠增強記憶,甚至有助於緩解老年痴呆症。
15.威士忌其實開始是藥用
威士忌在出現的時候被稱為“生命之水”,甚至一度被視為長生不老的祕方。在16世紀的蘇格蘭,威士忌的產量還很低,人們對待這種液體的態度也僅僅是當作一種抵禦嚴寒的藥水。而它可以防治感冒的藥用價值也一直傳承下來。威士忌開始的主流調配法多以蘇格蘭威士忌為基酒,調入檸檬汁、蜂蜜,再依各人需求與喜好加入紅糖、肉桂,最後拌與熱水。當然,與其說它是酒譜,倒不妨說是藥方,因為當地人確認它可以祛寒並治癒小感冒。不過這麼好喝的藥,大家都願意喝。
這就是白酒為大家分享的關於酒的十五個冷門知識,我們要懂酒,要喝好酒,要讓酒對我們的身體更加有益,就應該多掌握關於酒的文化知識,即便是冷門的我們也不應該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