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的“遊子”還沒有回家,但在家的父母為了迎接子女回家已經開始在為春節期間的選單開始忙碌了。特別是南方一些喜歡臘製品的地區,因為臘製品的製作週期較長,為了能讓歸家的“遊子”吃上正宗的家鄉美味,父母們更是早早的準備上了。
我的家鄉位於湖南一個十八線小縣城,山區人民對於臘製品由衷偏愛,家家戶戶過年都要準備各種各樣的臘製品,臘肉、臘排骨、臘豬腳、香腸、臘魚、臘鴨、臘牛肉、燻雞等等。前段時間父親電話問我,過年什麼時候回家,順便聊起了過年物資的準備。父親嘆了一口氣,說道“今年東西不好買,特別是豬肉,現在還是30多一斤,過段時間可能更貴了。今年臘肉什麼就少搞一點了,多弄點臘魚和燻雞什麼的了”。我好奇的問道“豬肉最近不是降了麼,我們縣裡怎麼還這麼貴?”“外地來的豬肉降價了,我們都不喜歡吃,沒有本地的豬肉香。本地的土豬飼養週期長,吃的飼料也少,用這樣的豬肉做的臘菜才正宗,才最香。”“過年還是要準備一下,你放心搞,錢我出”“不全是錢的問題,現在是本地的土豬明顯不足,拿錢都買不到”。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很奇怪,社會體系和市場經濟的運轉有自身的規律,總是在尋找某種平衡。
豬肉價格的上漲確實對居民的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是豬肉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豬肉的消費大國,豬肉是人們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見的肉類消費品。豬肉的價格一下子從十幾元一斤猛漲到二十幾甚至三十幾元一斤,普通的消費者第一感覺就是“吃不起”。在目前收入水平沒有提升的情況下,物價的大幅上漲,對居民的消費自然產生影響。人們普遍的做法一是減少豬肉的消費;二是用其他肉類替代豬肉。
價格傳導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在政府加大投放“儲備肉”、增加豬肉進口、提高生豬生產等措施的集中調控下,豬肉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豬肉價格的最新下降的自然是城市,這些地方人口集中,銷售渠道集中,便於進行價格調控。但是中國畢竟幅員遼闊,除了大城市之外,還有中小城市,還有鄉鎮,這些地方的經濟相對封閉,物流成本高,物價的變動通常滯後於大城市。所以這些地方的人群的價格感受和我們在新聞、電視等渠道得到的資訊不一致。
小縣城與鄉村經濟相對封閉在中國的廣大小縣城和鄉鎮,它們的經濟發展相對封閉,特別是在食品供應方面,一般供應半徑不超過30公里。小縣城的蔬菜食品供應更多的是依靠周邊的農村和農戶,他們供應的不多,每天早上將生產的東西往小縣城一拉,中午基本上就賣完回家了。單次供應不多,因為人群聚集不夠,量大也消化不了;另外小縣城的人很多都是農村出來的,買菜什麼的講究新鮮、自然生產,接受不了反季節蔬菜等。因此,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體系內,主要還是靠自給自足,受到影響相對較小。
每到年底,都是數著日子等著回家,想想家鄉的臘肉、香腸思鄉更甚了。明年工作更努力一點,實現臘肉和香腸自由。
-
1 #
-
2 #
農村都城鎮化上樓了,再也回不去了,兒時的記憶
-
3 #
媽的,天天說降價30一斤四會
-
4 #
歸來吧,回來吧,我的兒孫,農村再窮也是你魂牽夢繞的歸宿,白髮蒼蒼的老父母已備好了算不上城裡人的美味佳餚,也是非常環保的雞鴨魚肉,絕對無公害的綠色菜蘇,喝上自醋的純白酒其樂融融。歸來吧!回來吧。
-
5 #
房子少嗎?價格會降嗎?豬肉一樣,,背後大平臺要從中取利,,便宜賣給爾?別想了吧。
-
6 #
玻璃大王曹得旺說的漲得好,對農民有好處
老是看到降價了降價了信你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