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刀一斧”,是二三十年前,北京吃飯是最貴的四個地兒。
北京人幽默,不直接說這四個館子價碼高,就用刀、斧隱喻。意思就是說去那兒吃飯能狠宰您一番,得大把大把花錢,那簡直是刀刀見血,一斧露骨,吃頓飯如同在身上割肉。
三刀,“三刀”具體指的是那幾家館子,各個版本的說法都有所不同,常說的版本是:
地安門東邊的明珠海鮮,景山旁邊的大三元酒家,原騾馬市大街東方飯店北邊的肥牛火鍋,這三家。
有的版本還涉及這兩家館子,王府井的香港美食城,以及農展館的順峰總店。
咱們先說這第一刀是在地安門東邊有一個館子叫做明珠海鮮,現在吃海鮮不叫事兒,可當時吃海鮮是個牛的不能再牛的事兒。
要說明珠海鮮,那得先說說香港人張萬洪,1986年,他將香港餐飲服務模式帶到明珠海鮮。
過來人都知道,那時候還是國營餐館當家的日子,下館子不讓服務員罵已算不錯了。
明珠海鮮服務的特點是點菸倒酒,微笑服務,這三點足夠令顧客高興,加上六七個廣州及香港廚師做出正宗口味,跟當時北京的餐館形成極大的反差。
明珠海鮮也是第一家收人民幣的外資酒家,當年到外資酒店中餐部用餐是收外匯券的,若付人民幣需加付50%,有的甚至直接拒絕收人民幣。所以“明珠海鮮酒家”深受北京“大款”們的歡迎。因此生意興隆,名震京城。
有人當時在明珠海鮮還鬧過笑話,傻乎乎愣是把用來洗手的檸檬茶水也一塊酸不唧唧喝了。
這第二刀在哪呢?在北海旁的大三元,從故宮裡一出來就能走到大三元,過去大三元貴極了。
說起北京的餐飲老字號,1983年3月3日開業的大三元酒家,名頭在上世紀80年代可謂是家喻戶曉,以正宗高檔粵菜著稱,當時被稱為“京城粵菜第一家”。
大三元佔了一個好位置,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大三元坐落在故宮、景山、北海三大皇家景區的中心點,皇家建築盡收眼底,只這一點就不得不讓人心馳神往。
大三元的原材料從乳豬、海鮮、蔬菜到各種醬料都是每天用飛機或火車從廣州運送到北京,大廚也都是從廣州專門請來的名家。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這也保證了大三元粵菜是由廣州各知名酒家選派的一流大師,許多都獲得國際大獎。
在上世紀80年代,大三元的人均消費就達到了40-50元,在當時已經算是非常高的消費水平了。很多國家領導人都來過大三元,很多到中國訪問的大頭頭們也被安排在大三元用餐。當時,人們以在大三元請客吃飯作為身份的象徵,特有面兒。
很多人熟悉大三元,是從名揚四方的廣州大三元酒家開始的。
在廣州,從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到民國都有大三元這個字號,而且《晚清華洋錄》對大三元有所記錄,但時空跨度實在太大,這個字號怎麼延續的無從考究。
民國時期的大三元酒家是1919年由溫心田創辦,以紅燒大群翅、太爺雞、生炒水魚絲、蟹黃雞翼球為四大名菜。
到了現代,大三元酒家鼎盛時期曾經在廣州、北京、南京等全國各地都遍地開花。
這第三刀呢,就是一家肥牛火鍋店。就在南城的騾馬市旁邊,東方飯店的北邊有個叫肥牛火鍋,連個正經的名都沒有。
過去北京人吃的牛肉呀都是瘦牛肉,上邊不帶白的,很多北京人第一次看到牛肉雪花白就在這家肥牛火鍋看到的。
據說肥牛火鍋的起源是香港,當時,主料肥牛,都是外匯進口,每公斤竟高達百元。
北京人本身喜歡涮鍋,以前多是涮羊肉,這肥牛火鍋也屬於新鮮事兒,冬天吃肥牛火鍋吃得香呀。
另外版本中的香港美食城。
八九十年代,香港美食城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看過《我愛我家》和一些現代京味兒影視劇的觀眾應該對這裡不陌生。
在《我愛我家》中,從賈志新倒騰盤條那集開始,這個地界兒就不斷地被劇中人提到,在當時這兒可是北京人心中高檔美食的聖地。
據說當時英達導演每天收工前,都會拍著胸脯跟累的要死的工作人員們說,“大家再堅持一下,等咱們這個劇賣錢了,就去香港美食城大搓一頓”。
說到香港美食城,它可是和民國初年在東安門大街路南建起的魯菜飯館“春元樓飯莊”有淵源的。
春元樓的名氣遠比不上“八大樓”,可菜品製作的規格卻不低。像爆三樣、滑熘裡脊、醬爆雞丁等一般魯菜都炒得有模有樣,色香味俱佳,是食客們常點的菜品。
“春元樓飯莊”1956年公私合營後成為國營企業,隸屬於東城區飲食服務公司。1990年東城區飲食公司與港方合資,在“春元樓飯莊”和“山西刀削麵館”舊址蓋起5層大樓,還往挖地三米,有二層地下室,當庫房和操作間,在王府井大街北口建起“香港美食城”。
明珠海鮮的張萬洪這一年也被撬行到王府井香港美食城,負責籌建及經營管理。
香港美食城是合資餐飲企業,於1990年3月建成開業,是北京市旅遊局指定的“旅遊定點餐廳”和北京市商委評定的“特級餐廳”,有“京城粵菜第一家”之稱。
香港美食城以經營新派粵菜為主,和純正地道的港式佳餚。
有人回憶當年去香港美食城吃飯的情景:“坐在椅子上,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服務員,恨不得把菜喂到你嘴裡。”當年粵菜進京的場面火爆極了,直到現在,粵菜館還是很多人心目中高檔館子的象徵。
另外版本中的順峰總店。
順峰是一家海鮮餐館,位於農展館邊上。順峰這個字號創立於廣東順德,順德是有名的“中國廚師之鄉”。
1993年順峰闖入北京,亮馬河一帶是蕭條地段,那時候這個地方是農展館的電影院,當時的票價一毛五。
順峰農展館這家家店曾是北京最高檔的粵菜酒樓之一。因為環境夠檔次,菜的口味和服務品質也都可圈可點,非常適合請客和。 這裡的菜品以粵菜海鮮為主,廣東廚師菜做得精細,龍蝦、魚翅、乳鴿、多寶魚等很受歡迎。
最初半年生意是虧本的。理由很簡單,不但當時地兒偏,價格高,而且粵菜還不怎麼被北京人接受,最說明問題的是白切雞。南方講究“七分雞八分鴨”,認為七成熟就可以吃了。當服務員把這樣的雞放到客人面前,大家認為雞還沒有弄熟就給上桌了。
這三刀有了吧,一斧在哪兒呢?這一斧是指新街口豁口上面有一個小山坡,那山坡上有個餐廳叫做山釜餐廳,您今兒個聽著這名字像是南韓的,因為名字中的釜發音和斧一樣,所以叫一斧。
山釜餐廳是“三刀一釜”中的一釜,曾經是北京城吃飯最貴、最有名氣的四家餐館之一,地處西海湖畔,建於一座小山之上,與西海的水景山色融為一體,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山釜餐廳自1988年開業,能支撐到至今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原因。
火鍋,最重要的是蘸料,麻醬小料香而不膩,海鮮調料更有著清而不淡,鮮而不腥的口感。
餐廳的特製小料“一味到底”,一般的小料會越吃越淡,而“一味到底”吃到最後,味道依然如故。有“特供雪龍肥牛”、“眼肉”等,還有入味封了油的“刀切羊仔肉”,另外那獨具一格的“鯊魚肉”,也是一道食客必點的美味之一。
80年代在“山釜”吃一頓一般至少要2000以上,當時沒有100,50的紙幣,招待客人帶10元的票子要一大包才行,當時的2000是什麼概念,想想這“刀和斧”可夠鋒利的,真剔骨割肉。
— END —
-
1 #
-
2 #
地安門明珠海鮮酒樓,前門人人大酒樓,景山大三元酒家,積水潭山釜餐廳。
-
3 #
三刀,明珠海鮮。香港美食城,順峰海鮮。一斧,山斧餐廳。前三個都是粵菜。那會粵菜是代表檔次的!我都去過。唯獨的遺憾。山斧餐廳路過N次,一次沒去!
-
4 #
京城粵菜第一家應該是阿靜。知道阿靜的都應該是60以外的人了。
-
5 #
錯!三刀是明珠海鮮,東方明珠,肥牛火鍋,一斧是山釜餐廳。大三元不是。
-
6 #
應該是三斧一刀吧?山釜餐廳,燒鵝仔,明珠海鮮和那個宣武的港式火鍋
-
7 #
去過明珠海鮮、香港美食城、大三元。據說明珠海鮮的老闆是葉帥家某位小姐。
-
8 #
這幾種版本的都吃過幾次。我認為最貴的是王府井東華門附近的嘉寧娜。三刀一斧和那比算便宜的。我有一次請客,客人還是個行業內的名人,她比我先到的進去了不敢點菜。一我到後堅決要換地方,結果我們去了臺灣飯店。
-
9 #
哪位北京大大給科普一下豐澤園是什麼水平?
-
10 #
沒聽說過什麼三刀一斧,只聽說過上山下海美食城。“上山”是指德勝門西北二環邊兒上的山釜酒家,“下海”是指明珠海鮮城,“美食城”就是王府井的香港美食城。
-
11 #
山釜,香港美食城,明珠海鮮,肥牛海鮮。其它都是後來的
-
12 #
三刀,明珠海鮮,香港美食城,健力寶酒樓,一斧,山釡餐廳。當年北京最貴,沒有其次。
-
13 #
老少爺們兒,還有誰還記得京城四傻,說說看對不對
-
14 #
有多少人吃過北京佳寧娜潮洲酒樓和阿一鮑魚酒樓。
-
15 #
原先90年非常火的東四幾條有個阿靜餐廳,粵菜火的一米。
-
16 #
我咋記得大三元在北三環還是北四環來著。。。晚上紅色霓虹燈字:大三元酒家
-
17 #
這幾家店都去吃過,再後來燕莎的薩拉伯爾韓式烤肉和德國的黑啤,那叫一個衝。北京的哥。
-
18 #
有人還記得東西——阿靜嗎?
-
19 #
騾馬市的家行牛街的老北京人,您這幾個店,讓我們無言以對啊
-
20 #
京門第一刀,前門的人人大酒樓,作者80後。
知道這三刀一斧的人最小的也都奔五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