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年末將至,一年又將過去,回首一年,存了多少錢?出遊了多少次?實現了多少夢想?不再敢想願望,談多大的理想,現在更願意願忘,忘掉一些事,讓自己更輕鬆不更好嗎?相信不是我一人,很多人也是這樣想吧。

2019,最值得紀念的事,是把南寧本地的“老美食”都尋味了一遍。美食蘊藏著文化,文化是一座城的魂,有了精神核心的魂,美味就變得厚重而綿長。

隨著舊城改造轟轟烈烈的進行,舊的記憶翻篇,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氣象。“南寧的變化真大!”是很多南寧人的感慨。無論是本地的老南寧,還是外來的務工者,對日新月異的南寧的都有點“措手不及”。

南寧人愛南寧味。作為本地土生土長的南寧人,自然對南寧的草根美食趨之若鶩。因為變化大,很多尋味的地點不得不改變。即使地點變,但擋不住南寧人尋味的熱情。“搵食艱難”成了不少南寧人一語雙關的口頭語。

天福香臨勝街老店,現已拆遷。圖片來源:網路

因為南寧美食的包容性,如改良過的老友粉,讓不少外地人也愛上了南寧的老友味,“變”成南寧人。臨勝街的老牌天福香老友粉店因為拆遷,不得不離開臨勝街這塊對於“天福香”老牌子來說的龍興之地。即使在離臨勝街不遠的第一人民醫院附近也有天福香的粉店,也好像吃不到像臨勝街時的那種老友味道。

天福香的粉店,水街附近壯志路邊上人民路的金泉窗簾城曾有過一家粉店,可能離開了臨勝街的天福香,少了一分老友的情懷,生意不好,不久倒閉,換做了郵政快遞的門店。老友粉的老友情懷,也許只有在老地方,由老相識的老闆,親自下廚,才有那種帶感情的味道吧。

除了天福香,老城區龍勝街的邕味老友不得不提。每家老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如果說天福香以老友三脆出名,老友味道足,夠鑊氣的話,那麼邕味老友主打的就是本地的老友情懷,南寧精神。

從餐飲協會、烹飪協會等等一系列的頭銜可以看出,邕味老友的創始人、老闆彭永宗可不簡單。作為老南寧的餐飲人,無論是曾經在青秀山上煮大鍋老友粉,供百人品嚐,還是作為餐飲資深人士·,接受媒體的採訪,一直都有把南寧美食傳播推廣作為己任,不遺餘力的為南寧草根餐飲文化搖旗吶喊。

邕味老友他們家的老友粉,是經過改良後的老友粉。因為兼顧到不少人吃不慣老友的酸筍味,把酸筍焯過水,減少酸餿味,讓不少本來不愛吃老友粉的年輕人愛上了他們家的老友。

酸筍、肉片、豆豉、辣椒,再撒上一點蔥花,一碗熱騰騰的充滿誘人煙火氣的老友粉,讓你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嗦起來,那叫一個爽。

在老南寧眼中,老店跟老城區密不可分,跟店內的裝潢密不可分,越是在老城區,越是裝修簡單,甚至簡陋的粉店,口味越正宗,南寧話叫“正嘢”。老南寧們吃嘢講究“實打實”,不為除“好吃”外的事物埋單,覺得好吃就有回頭客,即使在店門口,擺上兩張凳,一張坐,一張放粉,也能吭哧吭哧吃得起勁過癮。所以在南寧巷子的裡,看到粉店門口坐著一堆人吃粉,千萬不要覺得奇怪。

說到簡陋,不得不說解放路的解放牛螺粉。至今他們家還是用手寫牌子取號拿粉。一疊厚厚的粉牌,過塑的外殼已經翻卷,陳舊老舊得很。可他們家的味道,也像這粉牌一樣“陳舊”數十年不變,吸引著很多即使因拆遷而搬遷的周邊居民,千迢路遠回來吃粉。

解放路牛螺粉。圖片來源:網路

牛螺粉,你說它是螺螄粉,有點像,你說它是生料粉,也有點像,你說它是老友粉,也有點像。粉,是圓的,經常看到他們家的阿姨,在店門口一紮扎的扎粉。這樣用乾粉浸泡出來的粉,煮出來入口很有韌勁彈性。牛肉片片軟嫩,螺肉顆顆可見,湯底很濃,吃起來很滿足。雖然招牌叫牛螺粉,他們家還有糯米飯,搭配扣肉,香腸,還是不錯的。

說到糯米飯,怎麼能少得了離水街不遠,甚至可以說是水街範圍內永寧路上的老嘢糯米飯?曾經有過為排隊打架受傷上新聞,他們家的糯米飯都需要排隊是不爭的事實。白花花的糯米顆粒分明,淋上一勺扣肉汁,更加激發糯米的香味。其實離“老嘢”十來米,拐進巷子,還有一家老牌糯米飯,兩家都是一樣夠老,夠味,可能只是因為位置的關係,在路邊就能看到老嘢的招牌,而那家老牌糯米飯需要拐進巷子。兩家糯米飯頗有既生瑜何生亮的相愛相殺。

生榨米粉,蒲廟古鎮米粉最正宗,可惜有點遠不能常去。於是還是龍勝街的老牌生榨也成好去處。三兩生榨,仍然只要6六塊五,他們家沒有這麼多配菜可以讓你加,要加只能加肉。你想加豬腳,加滷味,沒有,或者你去同樣老牌的,水街的遠紅和天天。水街因為拆遷,與遠紅和天天在路口形成“三角對峙”的麻姑生榨,不知搬去了哪裡,這是一種遺憾。

網友也說,長堽嶺,建政路老牌的老友和生榨也很正宗。其實每個地方,每個片區,都有覺得是本地最好吃的正宗美食。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習慣了那種味道, 小時候常吃,美食就成了記憶。

石巷口,仁愛路一帶。現已拆遷。圖片來源:網路

水街的黃阿婆粉蟲、九記倫教糕、阿權醬菜、豬手林、日照紅...石巷口、仁愛路一帶的拆遷,讓不少老牌的店家紛紛搬遷。但無論怎麼搬,都不離開水街的核心範圍。有的搬進了水街美食城,有的搬到了壯志路邕江御景。

在老城區的核心長大,對這一片充滿了感情。三坊街、龍勝街、解放路、水街、壯志路、永寧街、民生路...朝陽市中心一帶走得太熟,即使和父母分開住,也經常回到這裡走一走,轉一轉,看看以前的巷子、建築還在不在,曾經的熟面孔還在不在。

朋友說,小時候我們常在那家單車房門口跳飛機,罵我們的阿婆走了;我們小時候愛“引誘”我們講粗口,然後引起周邊打牌九的阿叔阿伯鬨堂大笑的,靚叔走了...聽到這些總難免有些心酸。隨著我們的長大,那些年精氣神很足罵我們“百厭”的人,漸漸老去,漸漸離開。能保留下來,寄託精神的只有那一家家老店。

去老店尋味,尋的不是吃,而是一場過往。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冬至吃餃子,這菜維C是番茄的4倍,做成餃子餡,鮮嫩多汁,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