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小時侯,快到冬至時,常聽到祖母說這些話。農村的冬天總是顯得蒼涼和寒冷,只要過了農曆十月初一,祖母開始加緊為兒孫們趕製新年的棉衣、棉鞋。她用父親刨來的樹根,攏上火,就著盤著旋兒飛得滿屋都是的煙氣,一針一針的納鞋底,絎棉衣。天一天比一天冷,一天短似一天,到了冬至這一天是最短的。這一天,祖母和母親都放下手中的活兒忙著剁餡兒包餃子。

每年冬至日,家裡都要吃餃子。那年月的鄉下,年成好了,吃肉餃子;年成不好,吃豆腐餡兒的。祖母說,冬至大如年!母親說,不吃餃子,耳朵要凍掉的!我對祖母的話不明就裡,總是追著問母親,為什麼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母親答不上來,糊弄我說:老祖宗傳下來的!小時候的我有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兒,就去找爺爺。爺爺有學問,給我講關於餃子的故事。

餃子原來叫“嬌耳”

餃子原叫“嬌耳”,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相傳張仲景在告老還鄉時,沿途看到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讓弟子們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始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就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熬煮,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兒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照著做嬌耳,在初一早上吃。後來,“嬌耳”逐漸演變成了餃子、扁食,在新春佳節吃餃子又有“更歲交子”之意,寓意著辭舊迎新、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所以,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漢民族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

南迴歸線又叫冬至線

在天文學上,冬至是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過了冬至,就進入數九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不是最低。雖然過了冬至,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以至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到了“五九六九”,河邊的柳樹就要發芽了。

古人的“二十四節氣”真是神奇而又靈驗。傳說冬至節氣最早是周公採用土圭法測影測出來的,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因此有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

冬至大如年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八節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唐宋時期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故而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吃過冬至飯,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詩作《西風頌》中寫道:“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淮南子》記載:“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過了冬至就是數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同樣也預示著明媚的春天越來越近了,因為四十六天之後便是立春日。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和人生當中,不也是當你被打入最低谷,最艱難的時候,只要能咬著牙挺過來,走過那艱難的歲月,一定會迎來人生的春天,迎來最美好的日子。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吃過冬至飯,願你歷盡千帆,嚐盡風雪霜劍,歸來仍是少年!

張曉輝,禹州市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會員,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類傳承人、禹州市第十二屆拔尖技術人才,作品有詩歌、散文、札記、小說等,散見於省市雜誌、報刊。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手工彩色麵條,好看又好吃,菠菜汁、蜜桔汁都能拿來當天然色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