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山塘街冬至景色
明天就是冬至了,今天就該是冬之夜,按照吳地風俗,“冬至大如年”,吳文化講究喝“冬釀酒”,內人是蘇州人,她小時候外婆讓她喝冬陽酒,記憶猶新,弄得我們家裡每年冬至家裡也備一些酒,不過喝“冬釀酒”是無望了,現在上海普通人家一般都喜歡吃酒釀圓子。
蘇州人冬至大如年 聚餐共團圓
蘇州元大昌供應的冬釀酒
蘇州人沿襲了幾千年的吳文化,把一個冬至節過得真比過年還要有儀式感,而冬至的前一晚“冬至夜”,對蘇州人來說,甚至比除夕夜還要重要,這天晚上,蘇州人會一家團聚,吃一桌豐盛的冬至夜團圓飯。網上一個蘇州好友告訴我,今天一早就去排隊買冬釀酒,而且必須是元大昌,老牌子。咋就那麼執著呢!
上海原本就屬於吳文化的範疇,普通人家過冬至節,也是傳遞著吳地的冬至食俗,清代上海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稱“冬至花糕更粉圓”,當然也是要喝酒的,這個酒謂之“分冬酒”,秦榮光的那首竹枝詞是這樣寫的“冬至花糕更粉圓,分冬酒吃鬧年年。衣冠拜賀親朋後,肉塊堆盤夜祀先。”這個一百多前的上海人自己註釋道:“冬至,治花糕、粉圓祀先,衣冠相賀,名‘分冬酒’。俗語:‘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可見老上海人也是很重視冬至節的,這一天,親朋好友,衣冠相賀, 稱之為“分冬酒”,夜裡要祭祀祖先,祭祀儀式結束後,祭品當然不會扔掉,相反,民眾認為,吃了祭祀祖先的肉,可以增強體質,一年之中不怕冷。
人們相信喝一杯冬釀酒 一冬不礙凍
冬釀酒 蘇州人的冬至節令酒
人們在商店裡零拷冬釀酒
冬至大如年 冬釀酒散發出濃濃的糯米香
冬至節不忘祭祀先祖
是故,冬至夜,上海人家家戶戶要祭祖,敬家族先人,也就是擺幾道菜,或是幾盤點心、水果,點三支清香,燒錫箔紙錢,敬一杯酒水,表達敬老之心。祭祀畢,家人圍坐一起,闔家團聚聚餐。所以冬之夜,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得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一頓冬至年飯。每逢冬至,古人還有一系列儀式,稱之為“賀冬”。人們身著新衣,相互拜訪問候,以美食相贈。一群人熱熱鬧鬧的歡聚,一掃寒冬的蕭瑟寂寥。
當然這頓飯是要喝點酒的,老上海人叫“分冬酒”,蘇州人叫“冬釀酒”,也有叫“冬陽酒”的,可能冬釀酒是蘇州人發明的,其他地方就沒有這個口福了,冬釀酒並不是烈性白酒,只是用糯米、太湖水、光福桂花合釀而成的一種甜米酒,酒精度一般只有3—5度,所以老外婆可以喝,孩子們也可以品嚐,真正是婦孺皆可,喝一口甘甜香醇的冬釀酒,據說,蘇州的冬釀酒就是一杯時令酒,一個月之前準備,冬至前半個月釀製,過了這個節令,市場上也就無貨可供了。冬釀酒,蘇州人一年只喝一次,一年才釀一次。在蘇州人心中,團圓夜是必須要喝上一碗當年新做的桂花冬釀酒的,這樣才算過了冬。於是,每逢冬至前,他們都會看著時間,買上幾瓶冬釀酒。
喝一杯冬至節上的冬陽酒
冬至數九 九九消寒圖
我今天忙著祭祀先祖,送別親人,心裡原本很壓抑的,忙了兩天,回到家裡,家人特地買回了一些滷菜,我一想明天是冬至節,今晚就得喝上一口酒,不過不是蘇州的冬釀酒,而是上海小茅臺之稱的“上海務”白酒,也算是喝了一杯冬陽酒。冬至夜,一家人圍坐一起,為親人、為朋友斟上一杯冬陽酒,雖然感受不到蘇州人冬釀酒淡淡的糯米香,不過,也是小酌了一下。從前的人將冬至節過得有滋有味,裹在淡淡的煙火裡,舉行小小的儀式。正是這份儀式感,讓尋常的日子有了點點詩意。
是啊,小民過日子,要的就是這份安然舒坦。
2019年12月21日冬之夜於滬上五角場凝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