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崽十月去了歐洲,主要在德國
因為只有在不注重吃的國度
我才能按時按量走完該走的遊客打卡點
在切實比較過英、德的傳統(無)美食後
我發現兩國對於食物的把握是有很大差異的
具體體現為
英國好吃的餐廳都是別國的
德國難吃的菜都是本國的
德國菜測評德國豬肘胖崽作為通過Google map(而不是Lonely planet)發現景點的遊客
剛下飛機,立刻趁著我的胃還沒反應過來
迅速在科隆找了一家排名前幾的德國菜餐廳
豬肘份量大到感覺“上菜”用錯動詞,
要用“搬”
趁熱(還能切得動)吃
一塊皮入口:(祝你們百年好合)
這不是參加婚宴必吃的烤乳豬的皮的質感、脆度及味道嗎
肉很嫩,實打實的豬肉味
稍涼後,面對著進擊版的硬度、韌度、脂肪飽和度
我的牙齒化身榨油機器,在撕扯中慢慢磨出真正的豬油
配的酸菜酸的很純粹,
吃完了都還以為是東北口味
土豆帶著歐洲式滿滿澱粉的胖人香氣
但科隆畢竟不是德國豬肘最正宗的城市
第三天,趁著我的胃還能亂來
胖崽到慕尼黑一家又有歷史感(又有中文選單)的餐廳
吃下了應該是人生最後一頓德國豬肘
確實比科隆的豬肘更符合中國胃
豬皮更脆,豬肉味更淡
雖然這家餐廳用加熱板放豬肘
(沒)過一會,皮的部分該硬還得硬
而配菜的味道更傳統德式
——就是吃不慣又不能說不好
酸菜很甜
土豆黏糊的口感像在吃半成品的土豆糯米餅
香腸德國香腸是胖崽這種不愛香腸的人都覺得好吃的肉感
而香腸的醬料是胖崽這種重口味的人都覺得的鹹
餐廳裡的香腸
這一根香腸,兩個家用盤子拼接長
夠南方一家三口(不含胖崽)一頓的肉量
紮紮實實的肉感幾乎感覺不到腸衣,
每一口都充滿香料的香氣
醬料上,我的中國胃只能吃出鹹
還吃過一次香腸拼盤
我的胃跟我的英文一樣剛過6級,
從味道跟註釋都只認得清豬、牛……
拋開全德統一的“鹹”醬料
香腸本身的好吃程度等於:
最難吃的一款也能正正常常的表情吃完
街頭香腸
德國國民小吃之一咖哩香腸
乍一看顏色、形態都跟中國街頭香腸有點像
吃起來確實也吃不太出德國香腸的質感
是否只支援現金支付可辨別“好不好吃”
同樣加量不加價的番茄醬跟咖哩粉
路邊攤現炸的香腸(也沒有很好吃)
至少表皮脆,肉很軟,帶一點點辣
作為零食還不錯
而連鎖店出品好像經過3次以上重複加熱後再冷卻
從皮軟到肉,沒有醬真吃不下去
鹼水面包冰箱貼、零食都有的造型,真正“國民麵包”
吃個麵包的嚼頭,吃個表層的鹽
嚼著嚼著,胖崽既也萌生了對哲學的嚮往:
當食物只是為了果腹,我有更多的時間放在思考
胖崽以為這種“以滿足生存需要為目的”的鹼水面包跟米飯一樣沒有高低之分
直到我在新天鵝堡景區附近吃了類似款
——我的牙齒體驗了“敲麵包”
甜品讓德國人做甜品跟讓胖崽誇餐廳一樣為難
這是德國出名的黑森林蛋糕
這是德國出名的炸蘋果圈
…
這種質樸的顏色及擺盤
像不像在看德國電器說明書
黑森林蛋糕保持了問世之時的味道及狀態:
生日蛋糕上的櫻桃+很酸的果脯+櫻桃醬+粗糙的蛋糕胚+正常奶油
蘋果派各個部分的味道都很鮮明
雪糕很甜,蘋果的外皮炸的很過,蘋果本身很酸
啤酒德國的啤酒很好,無酒精啤酒完全喝不出無酒精
喝過1口含酒精的啤酒
感覺“是用酒讓你醉,而不是用水+乙醇麻痺神經”
其它還吃過一款牛肉卷主食
那樣乾柴的牛肉在中餐是要被當成湯渣過濾掉的
吃過類似把橄欖菜罐頭厚塗在法棍上的麵包
還有走量不走心的沙拉
總 結
目前為止,從以上挑選想再吃一遍的食物,跟我要寫出100000+一樣難
不過有了去年英國菜作為底線,德國菜還是好多了
關於德國
以遊客角度,我還是滿欣賞這個國家的
(拋開被騙錢的經歷)
(拋開快走也永遠無法在轉紅燈前過完馬路的紅綠燈)
(拋開在慕尼黑穿了內增高都夠不著的地鐵把手)
(拋開內增高加墊腳勉強抓住的巴士把手)
充滿“自省”,充滿“善意”,充滿“安靜”
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但也沒什麼具體要說的,畢竟,你們總會找到藉口溜出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