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從荒漠到平原,從山地到海洋,人們因循自然,從食物中獲取能量,竭盡才智,用美味慰藉家人。讓我們穿越四季,跨越山海,開始一場採集風味的旅行。

熟悉的伴奏響起,鏡頭遊走在融化的油脂、四溢的蒸汽、流淌的湯汁、過篩的米麵,轉而來到賓士的馬群、遼闊的平原、翻滾的海浪、燃燒的柴火……

曲調由輕盈舒緩到磅礴激盪,伴隨著李立巨集老師熟悉的解說,一股奇妙的飢餓感降臨在觀影的夜晚。

暌違四年,陳曉卿團隊的《風味人間》早就吊足了我們的胃口。

截止目前,《風味人間》的豆瓣評分9.4

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不斷分泌的口水和咕嚕作響的肚子證明,它是成功的。

細數一下,第一集《山海之間》裡講述了8種食物,共25道菜餚。

從新疆庫爾特的羔羊湯、手抓肉,烏倫古河南岸的薰馬肉馬腸,到呼倫貝爾的奶桶肉。遼闊的牧場上,人們循著季節,遷徙牲畜,以此為食,也以此為生。

馬肉馬腸的製作部分,還加入了微觀拍攝。肋骨塞入馬腸中,入夜後零下二十度的氣溫將其迅速凍結,微觀世界裡,你甚至能看到每一片晶體的生長與消融,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被放大,讓人驚歎於美的同時,也驚歎於造化的神奇。告別牧野,鏡頭來到安徽南屏村。

徽州火腿,早在冬至就開始準備。殺豬,醃製、反覆晾晒,直到來年冬季到才化身主角或配角,搬上餐桌。

肥瘦相間的“上方”,切成均勻薄厚,調入冰糖與蜜汁,鹹鮮與甘甜碰撞出奇妙的融合,便成了口感酥爛的“富貴雙方”。

滋味濃郁、肥多瘦少的“滴油”,更適合吊湯,是清蒸鰣魚、薺菜豆腐湯、大煮乾絲裡出“鮮”不出“名”的英雄。這樣的風味是飽含了風土的味道,同一種食材,在不用的經緯,有著不同的詮釋。

譬如在大西洋彼岸,聞名享譽的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批量化的生產讓這份美味得以傳揚,其中的製作過程卻同樣“精緻”,甚至更為嚴苛。它們窖藏於室,定期塗油,肉面朝向、窗戶開合角度都有嚴格管控,直到美味既成。

壁爐旁,觥籌間,當地人享受將火腿切片享用的儀式感,近乎表演性質。這份莊重有些引人發笑,但那份投入與享受無疑是叫人印象深刻。片得薄如紙的火腿

有高雅之賞,自然也有市井之妙。

成熟的穀物,有著接近大地的金棕色外表,千百年來都是大多數人類飲食的主要構成,樸素又實在。

而得以傳承的美味,總是經過人們智慧的千萬次發酵、再加工,才讓後人驚歎於“原來可以這麼吃”、“原來可以這麼好吃”。

碾轉,就是片中最令人驚歎之一。

五月中旬,河洛平原上的小麥進入灌漿期,新鮮的麥粒兒能掐出水。

這樣飽滿未熟的麥粒,脫粒、去殼、入鍋汆炒,然後陰乾、碾壓成條,麥香撲鼻而來,耐嚼有彈性。可以與雞蛋旺火翻炒,也能共蒜泥、辣椒、花生碎、香油、醋汁一起涼拌。曾經青黃不接時填飽肚子的“嘗新”,變成了現在守著時節滿足口欲的“嚐鮮”。另一份驚歎,則獻給了土豆。片中同樣介紹了亞歐大陸兩端、相似卻又區別的土豆吃法——土豆泥。

甘肅漫屲(wā),土豆是宜菜宜飯的。隴中高原上,充足日照中長大的土豆,澱粉含量高,糯性大。

“若要吃好飯,洋芋砸攪團。”洋芋攪團就是用這裡的土豆,反覆舂制而成。

肉眼可見的韌糯口感,配上鮮紅的油潑辣子、翠綠的韭菜段兒、酸楚動人的漿水,怎一個“誘人”了得!而這份過去困苦時吃的飯,也變成了現在勾人饞蟲的小吃。法國阿力高,土豆是奶香撲鼻的。牛奶攪化土豆,再混入大量的乳酪,反覆攪拌後,神奇的變化就此發生——乳酪附著土豆泥,在溫度的催化下變得極具延展性。

這樣的瀑布土豆泥舀起一勺,需高高舉起,讓這份柔韌的泥糊如高山流水般落入盤中,層層疊疊,還頗有幾分考驗臂力的趣味。

不過,更饞人的還在後頭。那是入秋後的太湖裡的大閘蟹,膏肥黃滿,鮮甜馥郁。你會好奇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更會折服於把螃蟹吃得出神入化的人,每一個部位都被安排妥當。像是酥皮蟹,用蟹殼盛著蟹粉,蓋上酥皮,高溫烤炙,水分和香氣都被牢牢鎖住。

而更為精華的是蟹黃蟹膏,用蟹油浸潤,佐以魚露和鹽調味提鮮,翻炒間黃彈膏潤,蓋在白米飯上,拌點薑絲、香醋。米粒在膏黃的均勻包裹下變得金黃誘人,這最簡單也最奢侈的禿黃油拌飯,足以讓多少食客老饕欲罷不能。

但一部美食紀錄片,如果只有“好吃”,是不足以動人的。

食物與人本就無法割裂,無數的故事應運而生。片子最後一部分,講了一個漂泊在大海上、佇立在漁船頭的鏢魚手的故事,讓人動容。

七八級大風的天氣,最適合鏢魚船戰浪出海,趁著洋流交匯捕捉前來覓食的旗魚。這樣傳統的鏢魚法對海洋的傷害最小,但也對鏢魚手的技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臺灣成功港最年輕的鏢魚手正在風浪中與旗魚追逐。大海茫茫,驚浪滔滔,船隻彷彿隨時會被掀翻,船頭上拿著鏢槍的少年卻是那樣的沉著堅定。瞅準時機,奮力一刺,心也跟著鏢槍懸起,祈求一擊即中,然而幸運之神卻沒有眷顧……那一刻,你會懂得食材的來之不易,更會動情於商業捕撈衝擊下還堅持傳統捕撈的他們。

立翅旗魚魚生

更受漁民們喜愛的三杯旗魚皮

從山川到大海,食材樸素而珍貴,人們在蓄養採集中學會順應自然,尊重生靈,再借由食物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在《風味人間》首映會的現場,導演陳曉卿說了這樣一句話:“誘人的美食背後,總有故事不斷髮生,透過美食你能看到歷史、社群、情感。我們不能因為走得太快,而忘了曾經打碎的東西;不能因為趨同,而忘了曾經的多元。”

非常幸運在這部片子裡,我們看到了廣袤土地上或許被逐漸遺忘的傳統;也看到大陸這端與那端、大洋此岸與彼岸的多元;更看到了無數個不經意的鏡頭間,流露在一蔬一飯裡的點滴光輝。

時代發展這麼快,被遺忘的很多,被記住的寥寥。而人間這一點菸火氣,足夠我們追隨和銘記。

最後,附上觀影小建議:

1、吃飽。

2、戴上耳機。搗土豆、鏢魚時的配樂都彷彿敲擊在心上,一身雞皮疙瘩,親測公放效果減半。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醬香老二的位置到底誰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