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這是“茴塊子”當中最經典、最常見的產品。

茴塊子就是紅薯片,茴塊子是我們湘北特有的叫法,因為湘北稱紅薯為“茴”,就像湖北稱紅薯為“苕”一樣。

我的初戀,家裡是做茴製品的,茴絲、茴粉、茴酒、茴糖,當然也有茴塊子,什麼都做。

她家裡總是很熱鬧,到處堆的是小山樣的茴。初戀膚色很白,總讓人想起切開的茴,水靈靈的白色。

那時候才初中,所謂初戀,雖然也有情竇初開的意思,更多的,卻像是鬧著玩似的。記憶裡留下得更多的,都是茴塊子的清香。

茴藤是“二師兄”的美食,從前在鄉下常常看見家家戶戶一煮一大鍋,摻些南瓜和米糠在裡面,也不怎麼香。

聽老人們講,日本鬼子投降那年,常有鬼子兵跑到村民家裡偷或討茴藤煮的豬食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切都淡淡地隨風而去。

臺灣林博士號召人們吃紅薯防癌的那幾年,市場上的紅薯價漲得不得了,還不容易買到。

有一天我老婆忽然買了好多茴塊子回來,堆在客廳的茶几上。一家人當零食吃,有事沒事塞一塊到嘴裡。

那是油炸的茴塊子,二十塊錢一斤,方方正正的小塊。咬一口,立馬體味到芝麻、桔子皮、紅薯的混合滋味。

很多年沒吃了,吃起來似乎感覺分外地香,一吃就停不下來。舊時的情景若有若無地隱現腦際。

吃完以後,還久久地感覺到一股濃郁的香氣在鼻息間縈繞,令人想起文人們愛用的“齒頰留香”這個詞。

便一口氣吃了大半年,每個星期去採購一次。直到那個賣茴塊子的小店被拆遷才停下來。

後來也在市場上找過同類的店子,多,因岳陽是茴鄉。但再也沒有碰到過那麼好的味道了,很奇怪。

紅薯葉,從前餵豬的,現在成了飯店裡的主打青菜。

家族裡有幾個㦬患癌症的。唯我們這一支,迄今老中青三代都還好,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從前茴吃得多,後來又吃了不少茴塊子之故?

從這個意義講,茴和茴塊子乃至其他茴製品,應該都是很金貴的東西了。事實上,茴塊子確實金貴過。

從前茴當飯的年代,茴塊子比現在超市裡的薯片還金貴,不是想吃就能隨便吃的,除非過年。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舉個油紙燈籠(我們老家管它這“亮殼子”),燈籠裡點著牛油蠟燭,挨家挨戶去“辭年”。

歸來時,衣服、褲子的口袋裡全是香噴噴的茴塊子,發了財似的,喜飽了。

當然,相比於其他美食,茴塊子就算是低賤之物。過年的時候,再貧寒的家庭,也會做上一點茴塊子,自己吃,也用來招待客人。

將紅薯搗成泥後,攤蕩成大片的紅薯幹,曬乾後再剪成小塊。

跟現在小孩子愛吃的薯片不同,茴塊子的製作工藝簡單、原始。製作過程帶有一點天然的娛樂性。

把茴煮熟後搗成泥狀,加入芝麻、桔皮等配料,富庶人家則在裡面加入糖、糯米等等。在木板上蕩平,曬幾個太陽即成。

陽光下,茴塊子已接近成品。

最後的程式,有用油炸的,特香,又脆又煊,超一流的口感。貧寒之家只能用油砂炒,不同的口感,味道也還不錯。

曬好了的茴塊子,大人來不及炸或炒,小孩子就直接拿來吃,大人們也愛這樣吃。特別筋道,口感比熟的似乎還好。

這種煮熟後直接切片曬乾的做法,跟那種搗泥的做法味道區別極大,也有人偏偏喜歡吃這種。

現在的小孩子都吃精品薯片,死貴死貴也沒人在乎,只怕小孩子不吃。有的年輕家長還擔心鄉下手工製作的茴塊子不乾淨。

應當承認,精製的薯片確實比茴塊子更美味。可是它們已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食了。從這個角度看,它們的美味各有千秋,互不矛盾。

友友您要是經歷過從前把茴當飯的歲月,您會不會也跟我有相同的感覺?

5
最新評論
  • 1 #
    挺好吃的,但這個名字是第一次聽說
  • 2 #
    現在紅薯貴,但是蠻好吃的,早上一般都會吃一個,蒸著吃
  • 3 #
    看著挺好吃,但是我沒有印象呢
  • 4 #
    紅薯片好吃,兒時的美味零食
  • 5 #
    寫的真好,寫出了那個歲月特有的味道,真情流露。
  • 6 #
    吃過薯片,這種茴塊子沒吃過,沒聽過這個叫法
  • 7 #
    那是好東西!吃得還不少呢!
  • 8 #
    這個名字第一次聽說,我們都吃紅薯幹。
  • 9 #
    我沒吃過,是你們小時候的零食嗎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自從學會糯米的新做法,我家一週吃7次,太香了,出鍋連渣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