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腸粉,赫赫有名,作為“吃貨之都”裡最受福斯歡迎的早餐,腸粉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廣東,腸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你能在每一天清晨的時候看到廣東街頭巷尾嫋嫋飄起的蒸汽,那是蒸腸粉的味道,也是打響廣東早晨的開始。
對於上班族來說,早晨是沒有時間享用一頓奢華而休閒的粵式早茶,但他們可以走進腸粉店,來一碟腸粉開啟味蕾。所以對大部分廣東人來說,腸粉不僅僅是早餐的第一選擇,也是最能消解他們鄉愁的美食。然而,腸粉這東西有侷限性,只在廣東地區流行,即便是在南方其他粵式酒家裡,腸粉的銷售量也遠遠不及流沙包、叉燒包、蝦餃等美味,在北方地區更是少之又少。
為什麼在廣東地區那麼受歡迎的腸粉,到了北方地區卻賣不出去呢?有人說,是因為腸粉的名字取得不好,乍一聽以為是用豬大腸做的,還以為是“肥腸+米粉”的配置,結果上桌以後才發現實物與名字不符。但隨著網路的發展,大部分北方人也知道腸粉的原貌,但腸粉仍然無法在北方市場鋪開。原因無他,其實是因為賣腸粉的人會生氣,買腸粉的人更生氣。
為什麼賣腸粉的人會生氣呢?因為想要做出一碟優秀的腸粉,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腸粉出品的時候,必須粉皮細薄,散發出濃郁米香,裡面包裹的食材若隱若現,吃起來順滑爽口,卻能吃出粉皮的絲絲韌勁。就連調味也要襯托出米香和食材的鮮味來。想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做粉皮、調餡料、制醬汁都是關鍵。
製作粉皮,有陳米和新米的選擇。大部分腸粉製作者喜歡用陳米,因為陳米做出來的腸粉更加爽滑,而新米的香味更濃。米粒要事先浸泡八小時,夏季時間短,冬季時間長,米的品質影響了浸泡米粒的時間。由於泡米的時間太長,腸粉做的又是早餐生意,所以午夜時分就要開始泡米。
泡好的米研磨成米漿,每天都用新鮮的米漿製作粉皮,蒸粉皮的時候也要注意火候的掌控,一開一合之間,必須保證粉皮完全蒸熟卻又不老,又能源源不斷提供給來吃早餐的食客。“窩籃拉腸”是最古早的腸粉製作方式,雖然好吃,但是費時費力又佔地方,現在已經很少人這麼做了。
腸粉的滋味,來自餡料和醬汁。腸粉就像餃子一樣,可以填充各種餡料,你可以加入雞蛋、香腸、豬肉、牛肉、蝦仁等等食材,也可以什麼都不加,只吃腸粉單純的米香。而醬料是點睛之筆,甜鹹適宜,口味不濃烈卻能襯托腸粉的滋味。每家每戶都有不同的醬料配比方式,這屬於各家各戶的祕方,很多人吃的就是醬汁的味道,這是生意的來源。
所以,想要做好一份腸粉絕非易事,只有在懂得品味腸粉的廣東地區,辛辛苦苦製作出來的腸粉得到食客們的讚賞,製作腸粉的人才能感覺到辛苦也是值得的。若是遇到不懂欣賞腸粉的人,那做腸粉的商家肯定會生氣。那麼,為什麼說北方買腸粉的人會更生氣呢?
因為腸粉費時費力,主要賺的都是手工錢,一份蝦仁腸粉也要賣到十幾塊,牛肉腸粉也不便宜,更何況腸粉的分量不多,對於食量比南方人更大的北方人來說,花十幾塊錢吃一份吃不飽的腸粉,肯定是得不到福斯認可的。北方人更情願買便宜管飽的煎餅果子、麵茶、胡辣湯等等早餐。
再有一點,腸粉的滋味,實在不適合北方人的口味。對平日裡喜好鮮食的廣東人來說,腸粉加上餡料和醬汁的味道已經足夠,但對口味較重的北方人來說,腸粉寡淡無味,吃起來就是“嘴巴里淡出鳥”,恨不得把辣椒醬、麻醬都給澆上,但這無疑破壞了腸粉本來的風味,所以久而久之,北方市場裡沒有腸粉的傳說,廣東腸粉也只在南方地區擁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