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炒了一道肉沫欖菜四季豆,四季豆很難熟,我先是把它切成了很小的顆粒,然後大火下肉沫爆炒,再轉小火稍加點水,耐心的煮了半天,最後成品味道還不錯。
在炒的過程中的,我邊炒邊想,其實這炒菜與教育孩子也很相像嘛:
1. 用心了解,準備充分在做一樣菜之前,需要做足功課,先了解它的材質,如是否抗炒,然後根據它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烹炒方法,是煎炸烹炒,還是燉煮,也許還需要好幾種方式一起進行。
還有需要和什麼配菜搭配,也要及時準備妥當,包括一應的配料和工具也要準備齊全,這樣才不致於在炒菜的過程中手忙腳亂,毫無章法。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先用心去了解孩子的特質,是外向的,內向的,是喜靜的還是喜動的?
然後根據TA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是鼓勵為主,還是嚴格鞭策,或是雙管齊下。古人對這一點很早就已有定論,像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的特質也是完全不同的。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自己家的孩子,最需要用心了解的也是自己家的孩子。
先了解,再施教,選擇合適的方式幫助他成長。
在此之前還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通過自己學習或者向他人學習,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對各種孩子可能出現的情況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這樣當情況真實出現時,才不致於手足無措,只能通過嘶喊或本能的吼叫來對話。
2. 掌握好火候,過猶不及在炒一樣菜時,除了菜本身的品質,火候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過小容易不熟,過大則容易燒焦。
在不同的時候需要不同的火候,比如剛開始可能需要爆炒,後面可能需要小火慢燉。
注意控制火候才能燒出一道好菜。
教育孩子亦是類似。我們需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過度縱容,也不能過分嚴厲。
過度縱容可能會導致孩子沒有邊界感,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自我為中心,容易養成孩子無法無天,驕傲自滿的性格。
而過分嚴厲則可能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將來走向社會也會唯唯喏喏,沒有主見。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掌握分寸,學會溫柔而堅定。
給孩子立下安全的邊界線,這條邊界線包含原則,底線以及這個社會的規則等。
而在這個邊界範圍裡可以給予孩子完全的自由,讓他自由地去探索和發展。
把握尺度,這樣才能發展出孩子的健全人格。
3. 耐心等待一道大菜特別是肉菜,如燉排骨燉肉之類的,在做好菜前充分準備,掌握好火候之後,通常接下來的就是等待。
小火慢燉,是最需要時間,也是最考驗耐心的,欲速則不達。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當我們做好一切準備,為他畫定邊界,溫柔而堅定以對之後,往往效果並不會立馬顯現的。
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就堅持下去,慢慢的就會驚喜的發現孩子身上的點點變化。
一直很喜歡一首詩,牽著蝸牛去散步,裡面寫道: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蝸牛雖然走得很慢,但是它也在一步一步往上爬,它已經盡力了。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來等待,等待蝸牛的成長和前行,相信終有一天它會爬到它要到達的頂點。
陪著蝸牛散步的過程雖然很漫長,但是我們只要靜下心來,也會看到路邊很多的以往被我們所忽視的風景。
孩子是我們一生的所愛,值得我們用心去了解TA豐富而獨特的內心,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掌握好與孩子之間交流的尺度,然後付出耐心,靜待花開!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成長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