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那麼多年日料,從來都是隨心所欲,真的到了日本料理店,看到這些大大小小的食器,心中難免擔心“露了怯”。到底哪些“儀式感”是吃日料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呢?
壽司可謂是日本料理中的大眾情人,無論你是熟食派還是生食派,或者在海鮮肉類與素食之間搖擺不定,壽司彷彿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壽司通常是用新鮮食材包裹著一小團醋飯,每個尺寸都做到剛好一口可以吃完的大小,非常方便。普遍的吃法就是拿筷子蘸著醬油混著芥末吃,量也是隨自己心情而定。
但是在高階壽司店,常常會看到食客們用手拿著吃,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用筷子或者用手都沒有問題,但是一般高階壽司店不單對壽司上的食材比較講究,對於底下那團醋飯,彷彿更能體現壽司匠人的成熟技法,所以用手拿著吃,不會將壽司弄散,也是對壽司師傅的一種尊重。
蘸醬油時的手勢原來也挺有講究,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壽司的三個點,切記此時要將壽司翻轉,把魚肉部分朝下,將魚蘸適量的醬油,此時可以避免醋飯上沾到醬油的味道破壞壽司的味道。
一般在日本料理店,需要芥末的壽司,壽司師傅會在製作過程中將芥末加進去,不需要食客自己新增。而國內的壽司店或者一些旋轉壽司為了照顧一些客人吃不慣芥末,就不在壽司裡事先新增,需要的時候可以自取。
吃壽司的順序也是有一套規矩的。日本人講究“先淡後濃,先生後熟,先清後油。”簡單總結如下:從味道清淡的白肉開始吃,之後依次赤身、貝類再到軍艦,最後以味增湯收尾。
來到日本,總能在街頭巷尾看到“燒鳥”的招牌,在日文中“燒鳥”的意思並不是吃鳥肉,“燒”是燒烤的意思,而“鳥”則是雞的意思,所以燒鳥一般就是我們所說的烤雞肉。
當然“燒鳥”店,不單單隻賣烤雞肉串,外面常見的食材,譬如大家喜愛的烤牛舌烤內臟,甚至一些烤蔬菜,在店裡都能看到。
與國內的燒烤店塗抹大量的辣椒麵等調味料不同,日式烤串通常只分為“鹽烤”及“醬烤”兩種。內臟類的部位由於其本身的味道比較濃郁,一般和“醬味”的搭配更好,但如果是單純想要享受食材本來的味道的話,選擇“鹹味”的人也不在少數。
烤好的肉串不建議從竹籤剔下來單獨吃,所以請爽快地拿起竹籤直接感受美味。吃完之後的竹籤記得統一收納在店家在每張桌子上放置好的回收容器裡面,方便店家回收。
看到這裡,不少讀者都要犯嘀咕了,要是上面這些日本美食不會吃還有可能,拉麵怎麼也有講究嗎?吃了那麼多年的面還能有錯不成?
拉麵在日本被稱為“國民美食”是一點也不誇張。許多來日本的海外遊客,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想要嘗試地道的日式拉麵,所以日本街頭拉麵店的數量也是令人咂舌。
常常聽說,在日本吃拉麵發出聲音是代表美味及讚歎拉麵師傅的手藝,是欣賞食物的表現,安靜食用反而會失禮。其實在現今國際化社會之下,各國文化相互交流,早就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定了,大家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雖說拉麵本是起源中國的麵食,中國的麵食講究面的勁道,功夫都在這面中,而日本人評價一碗拉麵好不好吃,也是優先考慮麵條而不是湯底。
各地的特色拉麵差別也在此,可以說“湯頭是拉麵的靈魂”,故一直有“日本人視把湯喝完為對拉麵師傅的尊重”這樣的說法,不過其實日本拉麵的湯頭味道偏重,大部分日本人會在吃完拉麵之後再搭配白飯或煎餃食用,拉麵在他們眼裡只是一份菜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地道的拉麵店內,原始分量的面不會放太多,一來考慮到後面還要吃別的東西,二來防止拉麵浸爛影響口感。一般店家都會提供“替玉無料”,就是日文“免費加面”的意思。
會席料理是日本代表性的宴請用料理,是宴席上所有料理的總稱。最初是在江戶時代中期的料理茶館中產生的。而隨著時代的變化,會席料理也在不斷地調整自身的形式和內容。
會席料理一般為“一汁三菜”(吸い物、刺身、焼物、煮物)為主,揚げ物、酢物、和え物為輔,但越到後來規格也就越發上揚,種類也越來越豐富,而且色、香、味、器、形都開始越來越講究。
依照不同的季節還會編制代表性的套餐菜譜,多名為“櫻”,“松”,“竹”,“梅”等,是高雅和檔次的代名詞。
下面我就根據上菜順序來介紹美食以及吃飯。一開始會席料理的基本規格是三菜一湯:
前菜。擺盤講究季節感和色彩。
吃法:適合下酒的菜餚。
主菜,春天為鹽制鯛魚、秋天為土瓶蒸。沖淡口中前菜氣味的清淡湯品。
吃法:
①左手按住木碗,右手開啟蓋子。
②優雅地開啟蓋子,蓋口朝木碗
④蓋子不能直接放到桌子上,要左手拿起蓋子換到右手上優雅放上。
⑤右手拿起碗換到左手,之後右手拿起筷子放入小拇指和無名指之間,順勢右手拿起筷子。這樣就可以享用碗裡的美食。
⑥碗放下跟之前動作一樣,先把筷子夾入兩指之間,右手順勢放到桌子上。左手拿的碗換到右手放上桌子。
生魚片集合。一般有白肉魚、紅肉魚、蝦、烏賊、貝類等。
吃法:
①一般是以口味清淡的順序吃,一般都以白魚開始。白魚→貝類→紅魚一般都是以這個順序來吃。
②生魚片放上適量芥末和佐料
之後即可享用。
烤物。大多數為烤魚,也有烤蝦。主要為魚片,也有全魚。鹽烤或照燒的調理方式最為常見。
吃法:
①吃之前用筷子取掉魚翅,檸檬汁擠到魚身。
②筷子從魚頭後的中骨插入,分成兩半
④上部分的魚肉吃完,用筷子夾起中骨。下部分魚肉順勢跟魚骨分離。
⑤魚中骨折斷,魚頭放到中骨上。食用剩下的魚肉。吃完後襬放整齊。
如果是烤蝦的話,可以用手剝皮,但一定要用筷子吃。
炸物。一般為魚或者蔬菜還有炸雞等。
吃法:
一、蘸天婦羅醬的吃法
①蘿蔔直接放入天婦羅醬中,攪拌散開。
②大塊天婦羅用筷子夾兩半。
二、拌鹽吃法
右手把鹽均勻撒在天婦羅上,即可食用
三、檸檬柑橘類吃法
右手拿起檸檬把汁水擠到天婦羅上,注意左手保護,不要讓汁水濺到外面。
吃完後,剩下的東西用懷紙蓋上。
熱乎乎的食物,一般為雜炊或小鍋。在會席料理中經常會取代揚げ物。
吃法:大家習慣吃東西時候,用手放在下面這個是違反規矩的。應該左手拿個碟子,防止多湯水濺到桌子上。
飯、味噌湯、醃菜。會席料理是因下酒而發展出來的料理形式,所以順序才會是配菜先上,飯最後上。左邊為飯碗、右邊為止め椀(多為微增湯)。兩者前方放置醃菜,除了白飯以外,也有可能會上壽司和麵類。吃完後蓋上蓋子。
甜點 水果。料理享用完後才上的飯後點心,也是會席料理中上的最後一道菜。
1 日料中有大量的生冷食品,如果食用之後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可以食用生薑片來緩解生冷食物對胃部的刺激。
2 日料店大部分只提供冰水,不妨在食用壽司前先喝點味增湯暖胃會更好。喝味增湯時應直接用碗來喝並用筷子吃掉裡面的東西。
3 如果小菜不合胃口,又想要去除口中餘味,可以試一試大麥茶,吃完生魚片後喝一杯大麥茶,暖胃又可以帶走餘味。
4 在比較高檔的日料店,很講究用餐禮節,不弄出聲音、不講話,安安靜靜地品嚐美食是很重要的。同時要注意不能把飯、菜、酒等灑到外面弄髒桌子,魚刺、骨頭等也要不顯眼地剩在食具裡,而不放到桌上。
5 在日本,用餐之前都會雙手合十,很虔誠地說“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用餐結束要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多謝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