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都和重慶陸續待了半年多的時間,和當地的朋友一起每逢週末就會出去找火鍋吃。相比於其他很多地方只知道買來工業生產的底料,川渝地區的火鍋則是每個店面的主廚用花椒、牛油、香料和各自的底料單獨配置,不僅能更加入味,還能做到每家各不相同。
九宮格火鍋
而這裡的人普遍重辣味,鴛鴦鍋底會被視為不正宗,也極不推薦蘸芝麻醬——會蓋掉涮肉時入的味。此外,九宮格火鍋是當地特色,每個格子中的紅油味道都略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連鎖品牌並非當地人常去的地方,真正講究的是成都蒼蠅館子和一些重慶防空洞火鍋。
防空洞火鍋
防空洞火鍋
藏族犛牛肉火鍋我第一次吃這種火鍋是在川西的塔公縣城,那裡有個網紅餐廳,門口放著好多明星合影,老闆本人則是個戶外愛好者。在高原地區有著原生態放羊的犛牛,當地人就用新鮮的牛肉放在銅鍋裡面清水涮煮,配合以其他的青菜,後來為了迎合漢族遊客又添加了麻辣蘸醬。雖然沒有專門的底料,但是勝在食材新鮮,這就是傳說中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藏族犛牛肉火鍋
想單獨提醒的就是,犛牛肉較硬,如果是首次品嚐最好多涮一會!~
北京銅火鍋其實嚴格來說,這種吃法是從更北面的蒙古草原傳過來的,我每次去烏蘭布統等地都會去吃新鮮羊肉做成的涮鍋。後來北京也開始流行,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歡。
北京銅火鍋
以前銅火鍋是下方的爐子裡燒柴來加熱,上方的煙囪能排氣,現在為了安全改成了電加熱,但是特色的外形依然保留了下來。
海南椰子雞我是在海南旅拍的時候,當地司機帶我去的一家正宗椰子雞店。聽說這是海島特色火鍋的時候,還是有點懵逼。清湯椰子汁沸騰好,加入現切的雞肉,配上醬油會更有口感。
海南椰子雞
回到老家後,發現海南風味已經開始在其他地方流行,還改良了出了椰子拌飯等新的菜品。
潮汕牛肉火鍋剛開始看到打著“潮汕招牌”的火鍋時,我內心是拒絕的。後來去廣東辦事,被那裡的同學執意喊過去吃了一頓,給我介紹他們的牛肉是從養殖場切好、直接用車送到各個火鍋店來保證新鮮,還有特色的彈力牛肉丸。
潮汕牛肉火鍋
自己最大的印象就是選單上對各個牛肉部位細節的講究,不同的肉片對應的涮鍋時間都會有差別,才能獲取最佳的口感。
潮汕牛肉火鍋
順德粥水火鍋順德我是跟潮汕一起去的,這裡被稱作粵菜的策源地。當地人酷愛喝粥,於是腦洞大開、將米粥做成了火鍋的底料,要花費十多個小時才熬製而成。再加入喜聞樂見的貝類、豬雜等配料,就可以開始放肉片。
後來這種做法被日本料理參考了過去,在東京有類似的河豚火鍋,味道也不錯。
湖南雜魚火鍋我去年年末去長沙講課,當地的合作方帶我在火宮殿溜達一圈,才找到了家評分很高的魚火鍋店。從野生的漁產中挑選出鮮嫩魚片和魚雜,燉成熱氣騰騰的魚湯非常暖胃。
文末總結其實寫這篇美食文章,實在是疫情限制了腳步,只能望梅止渴來排解自己對各地美食的思念。聽說疫苗已經開始陸續接種,期待春天之後,能夠重新去各個地方親身吃到這些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