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白酒,作為一個穿越中華歷史的文化符號,它訴說著一個民族的圖騰情結,演繹著東方大國的生活方式,也寄託著炎黃子孫的精神理想。

一杯白酒,

飽含7種文化,

演繹7種精彩,

喝下去的是糧食精粹,

升騰出的是千古情懷。

輸12

種植文化

眾所周知,最能代表白酒非凡價值的當屬醬酒。

醬酒的誕生,是從一粒粒紅彤彤的高粱與沉甸甸的麥穗開始的。它們伴隨著這塊土地從蠻荒到文明,成就了一條永遠流淌的生命長河!

小麥的種植範圍與中華民族的開疆拓土同步延展,經歷了一個自西向東,由北到南的發展歷程,最早出現在西北,商周時期開始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大面積種植,到了盛唐時期,小麥在江南華南等地成為了餐桌上的貴賓。

時至今日,中國的山川河流依然用它的博大孕育著高粱與小麥,而高粱與小麥,則以美酒回饋著美麗的土地。

儲存文化

俗話說,“酒是陳的香”!這種特質在醬酒中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經過一年生產週期生產出來的醬香型白酒,並不是立即裝瓶售賣,而是要在專業的儲存環境中,存放三年以上,通過時間的沉澱,揮發不利因子,產生有利因素,再進行勾調。

醬香型白酒的陳釀必須要在陶壇中才能實現,因為陶壇的透氣性好,空氣中的氧氣能進入壇內,與酒產生微氧迴圈,加速酒的酯化、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有效排除醛類、硫化物等物質,辛辣味減少,增加酒的芳香,陳釀過程總甲醇等有害物質被有效揮發,酒體變得醇和,空氣與酒通過陶壇融合,產生陳年老香。

經過三年以上的陳釀過程後,醬香型白酒才能進入勾調過程,醬酒的勾調必須堅持“酒勾酒”的原則,即用存放時間更久的老酒來進行勾調,勾調過程不能新增其他任何附加物質,醬香型白酒的獨特香味均是通過陳釀過程產生。

時間給了人們創造奇蹟的機會,也賦予了白酒無窮的魅力。

釀造文化

醬香型白酒,均是採用優質高粱和小麥為原料,純糧發酵、自然釀造。大自然的饋贈不僅僅是優質農作物的提供,黔南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宜的氣候,都是醬酒釀造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醬香型白酒最重要的釀造原則可以概括為“12987”。即一年一個生產週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蒸餾,正是這一項又一項嚴苛的工藝,保證了醬香白酒獨特的韻味。

端午制曲、重陽下沙,四時合序,醬香始出。

地域文化

地域在影響白酒品質的眾多因素中,尤為重要。

山西出清香酒,陝西出鳳香酒,四川出濃香酒,貴州出醬香酒,山東出芝麻香酒!同樣的釀造工藝和釀造流程,換一個地方生產出的白酒味簡直是大相徑庭!

白酒發酵容器就是不同產地因地制宜的產物。在發酵時,清香型白酒用的是地缸,濃香型用的是泥窖,而醬香型用的是石窖,每年的窖池保養方式,當地的氣候差別,水質的區別,用曲的差異,當地釀酒農作物的區別等一系列因素,都決定著釀出來的酒的口感會大有不同!所以說白酒是有著很強地域特徵的“土特產”。

以醬香酒為例,產地位於北緯26°黔南腹地,2013年該區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地下水系得益於七千萬年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森林的雙重滋養過濾,釀酒水源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鉀、鈣、鎂、鐵、硫、磷、錳、銅、鋅、硒等,且無色、透明、無臭、微甜、爽淨,pH值介於7~7.8之間,呈弱鹼性,其中的固形物含有對身體相當有益的成分,非常適於醬香白酒的釀製。

養生文化

按照中醫理論,舌尖為心肺經,舌中為脾胃經,舌根為腎經,左右兩邊肝膽經。醬酒芳香能醒脾提神,甘甜能保脾健胃,酸能護肝扶肝,苦能養心養神。

此外,醬酒喝後不口乾,按《說文解字》,舌邊有水為“活”,是生命的最佳象徵。故醬酒之飲食功效,與漢代名醫張仲景《傷寒論》“保胃氣,存津液”的主題一脈相承。

同時,根據有關科研資料表明,醬酒中的酚類化合物是其他酒類的3—4倍,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53%左右的酒精度,是最科學的酒精濃度,加之經過三年以上的儲存,酒度高而不烈,刺激小,有利於健康……

以醬酒為代表的白酒養生文化,猶如中國發給世界的一張飄香名片,讓世人陶醉流連。

政治文化

中國酒文化既是一種社會文化,也是一種政治文化。

三國時的孔融,在《與曹操書》中列舉了一系列因酒而興邦的例子。

酒之德,久矣。

古先哲王炎帝類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堯不千盅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樊噲解厄鴻門,非豕肩盅酒無以奮其怒,趙之廝養,東迎其主,非引卮酒無以激其氣;高祖非醉斬白蛇,無以暢其靈;景帝非醉幸唐姬,無以開中興;袁盎非醇醪之力,無以脫其命;定國不酣一斛無以決其法。

故酈生以‘高陽酒徒’著功於漢,屈原不糟啜取困於楚。由是觀之,酒何負於政哉!”

這段話舉出了在歷史上上至古帝下至西漢,以酒推動政事的例項。

酒能立國興邦,酒能助力王侯將相者建勳立業,酒能使政治家做出英明的決策,為聖人者亦離不開酒......

藝術文化

中國是詩的國度,也是酒的故鄉。

數千年來,詩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詩經》305篇中有40多篇與酒相關,詩仙李白流傳下來約1000首詩,關於飲酒的就有170首,詩聖杜甫現存詩詞1400首,與酒有關的約佔300首之多,翻開中國的文學史,歷代詩詞,有關酒的描寫比比皆是。

東晉陶淵明視酒為“佳人”、“情人”、無夕不飲;領一代風騷的曹操,最愛“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常和建安七子一起,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羈縻北朝、生平蕭殺的庾信,有“開君一壺酒,細酌對春風”等飲酒詩14首,以酒寄情,纏綿悱惻。

北宋初年,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柳永“歸來中夜酒醺醺”;元佑時期,歐陽修則“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盅”。

一杯中國白酒,七種中國文化符號。

如此豐厚的內涵底蘊,如此淵源的歷史文化,

小酌一杯,慢慢品味!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湖南人請吃夜宵,廣州人請吃夜宵,武漢人請吃夜宵,你會跟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