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溫繼忠

隴西民間有一句俚語,把說媒稱為“掙獻飯”。話雖然不好聽,那“獻飯”倒是有講究的。“獻飯”,廣泛用於婚、嫁、喪、娶各種正規禮儀場合,是祭祀先人的觴饗,不僅當事者家中自己要做,迎娶新娘的新郎家要向女方家抬獻,喪葬禮儀中至親晚輩還要向亡故長者抬獻。“獻飯”的內容是“海”字頭、“吉”字頭或“福”字頭的“十二體”正菜,加兩碟點心,紅事中加兩瓶酒,白事中加一瓶酒,外帶香、燭、黃表。

“獻飯”用專用的“食摞”拾至當事者家門時,主家要出門迎接,白事中對舅家的獻飯還要奏樂迎接。獻飯拍進門後不直接供獻,要先由廚房加熱,實際只是澆點熱湯而已,但供獻者必須要給小費紅包,曰“熱飯錢”,以此證明供獻的是熱飯。如不給“熱飯錢”,則帶有小視對方“只配享冷食”的挑釁之意。

供獻時主供者跪至香案前,由輔廚將經主廚加熱後的獻飯以食盤端至陪供者旁,由陪供者一一接手以行揖狀上傳,直至主供者前。主供者接後雙手舉起,對至敬者頂於額,尊敬者齊於眉,同輩者高於鼻行揖狀,然後捧起交由待在案旁的當事司儀擺放。一般對稍有功名家庭的擺法叫“一顆印”;對生意人家庭的擺法叫“萬貫財”;對平民家庭因沒有大供桌而擺不成圖案,只擺成平行兩列,故叫“通福”。“獻飯”擺好後方明燭、楚香、化表、奠酒、行三叩首禮、起退。主家陪禮,但不行還禮,以示享然。

這裡,專門介紹一下抬獻飯用的“食摞”的來由和講究,因為它源於宮廷禮儀,在中國民間除了隴西,別處還真為罕見,實稱得上是隴西民間特有的儲存國粹傳統。

“食摞”就是盛食品的木匣,其形為長方形帶樑、環,至今仍隨處可見。過去隴西城內較大的飯莊都有一兩臺食摞置放於店鋪門首左右兩側,表明本家飯莊廚師可承擔筵席。有如當今酒館飯店打出大字“承包宴席”招牌一般。“食摞”長三尺六寸、闊高各一尺八寸,各合成九尊之數。底有寬邊雲座、內分兩層、上有蓋。各有如意萬字形柱,上連雕花雙樑,中通一孔,置鐵環以備抬用。四角包嵌有金屬飾件,多用鬆、柏、楠木製作,油漆成硃紅或金黃色,紅木者最為名貴,民間少有所存。抬“食摞”一般不用扁擔,用的是茶杯口粗的硬雜圓木,因從“食摞”的“心眼”裡穿過,稱為“穿心槓子”。

隴西民間把“食摞”又稱作“實落”,意思是實際得到的好處。民間有“穿心槓子抬實落,心安理得”之說。它的出現,傳說始於唐朝。

據說李世民自向李氏祖籍招募十萬隴西子弟兵,回到太原,加緊訓練,使之成為一支勁旅,完成興唐大業,後來又舉玄武門之變,登上龍位。還算這小子有心,總沒忘了舅母、表嫂對他的關愛擁助之情,便封了舅母為一品誥命夫人,遣使送來鳳冠霞帔,並在隴西城內建起一座牌坊以示彰旌。

那舅母原是敦厚之人,見到封浩,隨口說了句:“封什麼誥命夫人,還不如實落一碗飯的好。”

那欽差回京後以此原話奏稟皇上。也是人當皇帝必然就冒傻氣,李世民還真以為舅媽要一碗飯吃,便傳旨御膳房專給舅媽做一席飯以食匣盛了送去。那御膳房領旨,自然照辦。便依宮內食匣上下兩層只能裝得十二隻海碗,做成十二道佳餚,又因在路途要行走幾日,便只配乾料,不加調湯,待送到隴西后再調湯烹佐。這就是隴西“十二體”最早的來頭和抬獻飯只配乾料,要抬到後再調配湯汁的典故。現今,隴西人抬“獻飯”還大致如此。一般除婚嫁喜慶收到獻飯後回覆幾隻點心作為給抬飯人回程路上打點,再以空瓶裝少許米糧,表達“糧為炊源”之意,其餘的都就“實落”了。

給媒人抬獻飯是因為隴西人自古不興職業媒婆,都是親友間互相通誼,中間有個月下佬牽線搭橋,並不收謝媒錢財。但做媒總要兩邊奔走,有道是:做得一樁媒,跑爛三雙鞋。免不得在“誇富作親,成人之美”過程中得編一兩句假話說說。思量起來,實在是“成了旁人兒女美事,損了自家先人陰德”。但應人事輕誤人重,只得在大事合成之後再向先人供獻謝罪,這桌飯自然就該由佔了便宜的男方家出了。故隴西人謝媒,一般都是抬一桌獻飯加送一雙新鞋。

媒人收到獻飯,並不再回點心、米糧之類,就以自家盤碗折了獻飯,推說對方待客事忙,趕緊打發抬飯人連同碗碟一同速回,叫做“乾折兒”。

【本文摘自溫繼忠先生的《隴西民間故事集》一書,部分文字有改動。】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7個步驟!學會這道色香味俱全的板栗燒雞!用來拌飯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