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街頭小吃都是以小串的形式售賣,將食材用竹籤子戳起來對賣家來說方便計算數量對顧客而言吃起來很方便。很多地方街頭最常見的小串都是炸串,街頭小吃也是不斷出現新的吃法,炸串流行很多年後就是各種烤串,其實除了炸串和烤串以外還有一種串串小吃也很有意思,這種小串叫蘸串,顧名思義就是蘸著調料吃的小串。
北方街頭的蘸串和四川的串串香不一樣,串串香不是小吃應該屬於火鍋類大餐。北方的蘸串在很多小攤或者小吃店也寫作沾串,因為那樣筆畫少便於書寫,過去的小吃攤或者小吃店的招牌都是手寫。這種小串的做法很簡單也很節省材料,食材幾乎都是素的,都是些豆製品和蔬菜,魚丸蝦餃都是後來才有的,而且這也不能算是全葷。做串串小吃的人都會盡量準備多一些花樣的食材,只有選擇多了才能留住食客,可偏偏有人做小串小吃只有兩種食材,並且就靠著兩種小串做了二十好幾年,不少客人都是從少年吃到中年。雖然只有兩種小串串,但是每天從下午三點多到晚上八點都有很多客人上門吃小串串。
一位姓吳的大爺從1992年就開始做水煮串串小吃生意,他只做黃瓜和豆皮這兩種小串串,為什麼不多做一些種類?吳大爺說種類太多就會串味兒,所以只做黃瓜和豆皮。這兩種材料也很容易買得到,豆皮買的時候是一根根幹豆皮,每一根豆皮剪幾截放水裡泡發,等豆皮泡軟了泡膨脹了就撈出來用竹籤子串起來,客人來的時候放到水裡燙熟撈出讓客人自己蘸醬吃。
很多小吃的靈魂都是醬料,雖然各家用的都是甜辣醬、香辣醬、芝麻醬、蒜汁等醬料,但是大多數做小吃生意的商家都是自己製作醬料,大家都懂咱們國家很多烹飪教材介紹的配料用法從來都是大概、適量、少許等詞彙,而不像西方人做烘焙那樣用料很精確。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同樣的醬料每個人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因為每一個掌勺的人對味道的理解和感受有差別,這位吳大爺調製的醬料味道雖說不出有啥驚豔的地方,但是用他們家的小串串蘸著這些醬料就是很好吃。
大爺他們家在1992年剛做小串串的時候是他老伴兒擺小攤,後來生意越來越好就物色個門店,開店比擺攤要輕鬆一些,而且給人感覺更放心,畢竟店面很乾淨準備食材和製作過程大家都看得到吃起來也就放心。老話說行商不如坐賈,坐店裡賣小吃比推著小車走著賣更讓人信賴。
大爺店裡只有這兩種小串串,就是黃瓜和豆皮,價格也很實惠。兩種食材都是一塊錢五串,這年頭還真不容易找到如此便宜又好吃還很乾淨的小吃,老大爺他們老兩口這小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好幾年,一成不變的做法一成不變的食材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好品質,老兩口從激情滿滿的中年熬到現在的兩鬢斑白,很多食客們也從孩子成長為帶孩子來這裡吃小串串的中年人。
不少來這裡吃小串串的客人都說在這兒閉著眼睛吃水煮串串會感覺自己還是那個揹著小書包上學的孩子。有人說童年的味道是一種矯情,其實未必。每個人對時間的感知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就是味道,比如你小時候喝的一毛錢一袋甜汽水,其實就是糖精兌水但是你現在一提到小時候就會想起那種劣質糖精兌水給你帶來的快樂。曾經來個爆米花的老大爺往巷口一坐就能吸引一群家庭主婦和孩子提著大米和玉米圍上去,空氣中瀰漫的香氣讓你難以忘懷,長大後你吃過很多美味但是想找到童年的味道很難。而這對老夫妻做一種小吃能堅持二十好幾年,這對周圍的吃貨來說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