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布斯是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末期著名的“伊利里亞諸帝”之一,他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是帝國的英雄。但是少有人知的是,普羅布斯熱愛葡萄,在位期間大力推廣葡萄種植,最後卻因葡萄而死,令人啼笑皆非。
普羅布斯半身像
伊利里亞位於巴爾幹半島北部,這裡地處帝國多瑙河防線,盛產勇士,“三世紀危機”後期多名軍人皇帝皆出身於此,被稱為“伊利里亞諸帝”。普羅布斯出生於這裡的一個軍人家庭,成年後便投身軍隊。由於出色的軍事才能,普羅布斯很快就被時任皇帝瓦勒良任命為軍事保民官。在隨後的軍隊生涯中,普羅布斯參加了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立下赫赫戰功,在皇帝塔西佗時期,他憑藉帝國東方總司令的身份擔任了執政官,登上了帝國最高的政治舞臺。
塔西佗死後,他的弟弟弗洛里亞努斯自立為帝,但是東方的士兵並不認可這個皇帝,他們推舉具有豐富軍事經驗的普羅布斯為皇帝。弗洛里亞努斯率軍東進準備消滅普羅布斯,卻在小亞細亞被普羅布斯擊敗身死。隨後,普羅布斯繼續西進,一舉打敗了入侵的哥特人,進入羅馬正式登基。由於他擊敗哥特人的功績,元老院授予他“哥特徵服者”的稱號。
哥特人是羅馬帝國的主要敵人
公元278年,日耳曼人大舉入侵高盧地區。普羅布斯兵分兩路,一路由麾下大將率軍迎戰法蘭克人,自己則親率另一路大軍進攻阿勒曼尼人和勃艮第人。兩路大軍都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入侵的日耳曼人被打敗,普羅布斯甚至率軍渡過萊茵河攻入了日耳曼本土,兵鋒直指易北河。由於普羅布斯取得的偉大勝利,羅馬元老院授予了他“日耳曼征服者”的稱號,大受鼓舞的元老們甚至還熱切的討論起將日耳曼地區行省化的事宜來。
在戰爭之餘,普羅布斯還組織士兵和奴隸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其中他最積極推動的就是葡萄種植。葡萄在歐洲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有用葡萄釀酒的記載。由於古時的淨水技術不過關,葡萄酒以其良好的口感成為人們日常水分攝入的主要來源,因此,葡萄種植和釀酒行業是古時西方最重要的行業之一。
古羅馬時期的葡萄種植園
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葡萄種植和釀酒業在帝國境內蓬勃發展,義大利、西班牙、南部高盧等Sunny充足的地方,到處可以大規模的葡萄種植園。共和時代的政治家加圖在制定莊稼價值排序時,把葡萄排在第一位。帝國時代的著名文學家普林尼也在著作中描述了葡萄種植和釀酒的巨大經濟價值。
由於葡萄大規模種植引發的產能過剩和價格下跌,以及糧食種植減少導致的饑荒,給羅馬帝國帶來了諸多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公元92年,羅馬皇帝圖密善通過一項法令,限制葡萄產量,使得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在近200年間發展處於停滯狀態。公元280年,普羅布斯重新通過一項新的葡萄種植法令,推翻了圖密善的法令,使得葡萄種植和釀酒業重新煥發了生機。
葡萄酒是古羅馬人的日常飲品
普羅布斯認為,在休戰期讓士兵忙碌起來,有利於保持軍隊的紀律和戰鬥力。於是他給士兵安排了大量的勞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種植葡萄。他命士兵在高盧和潘諾尼亞等地開墾了大量的葡萄種植園,這是近200年來,羅馬帝國第一個大規模的葡萄種植計劃。
普羅布斯對葡萄種植的興趣,除了個人愛好和經濟因素之外,還包含了許多政治方面的考慮。著名羅馬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中寫到,普羅布斯到處開墾葡萄園,是為了尋求當地對他的認可,因為在希臘和羅馬的傳統文化中,葡萄種植具有十分強烈的文明內涵。
葡萄酒在西方是一種文明象徵
然而,令普羅布斯沒有想到的是,士兵們對他安排的各種勞動,特別是種植葡萄十分反感、怨聲載道。因為他們認為在作戰之外,充足的休息比勞作更加重要。公元282年,普羅布斯離開羅馬回到家鄉錫爾米烏姆,準備在那裡集結軍隊遠征波斯。這時,騎兵長官卡魯斯在雷提亞(今瑞士境內)被士兵擁戴為皇帝,對於“三世紀危機”來說,這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普羅布斯能夠平定叛亂,那這只是他統治生涯中的一個小插曲。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錫爾米烏姆的士兵們聽聞訊息後,感到擺脫沉重勞動的機會來了,於是謀殺了普羅布斯。休·約翰遜(Hugh Johnson)在他的《葡萄酒史》中寫道,普羅布斯實際上是在葡萄園中被謀殺的。
士兵謀殺皇帝在三世紀危機中是常態
普羅布斯是一名優秀的皇帝,他的統治為結束“三世紀危機”作出了重要貢獻。更重要的是,普羅布斯對葡萄種植的熱愛,讓這個古老的行業重新煥發生機並影響至今。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那些葡萄種植園是普羅布斯建設的,但是現代法國勃艮第等地的一些葡萄種植園可以追溯到普羅布斯死後幾十年,毫無疑問,這些葡萄種植園一定和普羅布斯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