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從前,在菜市口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有一家信託商行,再往西,便是京城著名的老字號鶴年堂,過了鶴年堂再走幾步,就是我今天要聊的上海小吃店了。

上海小吃店,是老字號美味齋的小吃部,美味齋經營正餐,以炒菜為主,只在中午晚上飯點兒時營業。

而小吃部則只賣小吃,不賣炒菜,且全天開張。小吃部經營的小吃只有三種:餛飩、麵條、水煎包。

飯館兒的後廚與餐廳之間有一堵矮牆,上面是大塊兒的玻璃,廚師們煮麵、調汁兒都能看的見。交錢開小票兒的位置在餐廳的東北角,取面則是在偏西處的一個小視窗,大餅鐺沒有放在廚房,而是放在了一進門的西側,兩個中年婦女連包帶煎。

煎包一兩三個,底下焦黃的乾兒,上面撒點兒黑芝麻,咬一小口,便露出一個粉紅色的肉丸兒和一小汪兒亮晶晶的油水。

面雖然也被人稱作陽春麵,但與其它地方的陽春麵有所不同……

煮麵的是兩個男廚師,一個人用大鍋煮麵,另一個把碗擺成兩排,有十幾個,然後拿一把搪瓷的大茶壺,往每個碗裡倒上點兒調好的醬油汁兒,再倒上半碗兒高湯,面煮好後不過水,直接一箸箸的挑到碗裡,最後再乘上一小勺榨菜肉末,這便是與其它陽春麵的不同之處。

一般的陽春麵都是清湯,沒滷,這裡的面卻帶滷,湯不清了不說,還帶著點兒紅油。面都調兌好了,廚師傅便一碗碗的往視窗下面的窗臺兒上端,而視窗前取面的人早已排起了隊,手裡捏著薄薄的小票兒,端面前將小票兒放在窗臺上放著半碗兒水的碗兒裡……餛飩給我留下的印象不深了,但煎包和麵卻讓我留戀至今。擴建兩廣路的時候,小吃店拆沒了,從此也就斷了我的念想。

2005年後,聽朋友說美味齋在白廣路重新開了張,或許有你愛吃的面和煎包。我用舌頭壓著口水趕緊去了,環境比以前的美味齋強了許多,但菜卻……面沒有吃上,至於煎包嗎?我以後也就再沒有去過!

聊到最後還要捎上一筆,就是小吃店的門外邊兒也有個明檔,現壓現賣切面,不知為什麼?他們的切面同其它的糧店賣的一樣,都是一斤切面給一斤二兩五,刨去二兩五的水份,但卻比別人的切面好吃,特別是小寬條兒。

每當家裡吃麵條時我都要多走出一站多地,到他們那兒排隊去買。現在,都沒啦!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想看看小吃店搬哪兒去了?可查到的結果是:找到了一群和我抱著同一個願望的人。看來,想這口兒還不止我一個人啊!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巧克力上凹槽有啥用?不是為了方便掰開,其實廠家也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