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湯圓的外形白白胖胖的,煮出來更是甜蜜滑嫩。其實,湯圓有很多名稱,如“元宵”、“湯糰”、“圓子”、“糰子”、“水圓”等。湯圓是元宵節最有名的節日食品,感覺只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碗熱騰騰的湯圓,這個年才算過得圓滿。民俗專家是這樣解釋湯圓名稱的來歷的:湯圓下入鍋內,開鍋之後,它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望著天上的圓月,吃著碗裡的湯圓,有一種團團圓圓的意境。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享受閤家團圓的美意。

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有了湯圓,那個時候叫“圓子”,到南宋時,在正月十五吃元宵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的習慣。雖然在不同的年代,人們對湯圓的稱呼不盡相同,但是基本上是大同小異。湯圓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做成圓形,又黏又圓,有著閤家團圓的意境。

一般湯圓可以分為帶餡和不帶餡兩種。餡的原料有很多種,所以就有了不同口味的湯圓,最常見的是甜餡的,如豆沙餡、芝麻餡、棗泥餡等,近年來,還有新口味的水果湯圓,煮熟的湯圓咬一口,又香又甜,象徵著日子甜甜蜜蜜,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關於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在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叫東方朔,他既善良又風趣。因為他深得漢武帝的喜愛,所以在皇宮裡如果有人得罪了漢武帝,總會請東方朔來說情。有一年冬天,一連下了幾天的大雪,漢武帝覺得甚是無聊。於是東方朔就去御花園給漢武帝折梅花,沒想到剛到園子裡,就見一個淚水連連的宮女正要跳井。東方朔急忙伸出了援手,並了解了宮女自殺的緣由。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有父母和年幼的妹妹。自從元宵進宮後,就和家人再沒有見過面。每年到了冬去春來的時節,就比平時更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雙親面前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問清楚了原委,就答應幫這麼宮女一家團聚。

這一天,東方朔出宮以後,便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向他占卜求卦。沒想到,每個人的簽上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語。於是,人們陷入了慌亂之中,紛紛求問消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將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你們可以向她求情。人們按照東方朔的提示,找到了那位姑娘並下跪哀求。那姑娘便說:“我是奉旨來燒長安的,玉帝還會站在南天門上觀看。既然你們向我求情,我就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的天子想辦法。”說完,隨手扔下了一張紅帖,便揚長而去。老百姓撿起紅帖,火速送到皇宮傳給了皇上。漢武帝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

漢武帝一看大驚,趕忙找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想辦法。東方朔一本正經地說道:“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女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以讓元宵做團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百姓家家戶戶都做湯圓,一起敬奉火神君。再傳子民在十六晚上放鞭炮、點菸花,好像滿城大火的樣子,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的老百姓在十六的晚上進城觀燈。人群熙熙攘攘,此時滿天火光,瞞過玉帝的眼睛,災難就這樣過去了。”

到了正月十六日的晚上,長安城裡張燈結綵,人群熙來攘往,熱鬧非凡。在人群中也有元宵的家人,當他們看到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又驚有喜,高喊“元宵,元宵!”元宵終於和家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元宵供奉火神君,正月十六全城掛燈放煙火。

因為元宵做得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所以正月十五這天又叫元宵節。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鮮美的香菇配上鵪鶉蛋,做成蒸菜營養豐富,孩子饞得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