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進入臘月,自己在家蒸饅頭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畢竟家裡親手蒸出來的饅頭香味十足,鬆軟又紮實,比買的好吃的多。在北方很多地方,饅頭不僅是家家戶戶過節期間必備的主食之一,而且也象徵著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尤其是臨近過年的時候蒸的那幾鍋饅頭,一家人都會當成一件大事來做,更是讓這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

但冬天做饅頭和夏天是不同的,寒冷的溫度卻很影響“發麵”,酵母在低溫下生長得很慢,和麵後放了幾個小時面都沒發好。而饅頭好吃不好吃,全看發麵這道工序做得怎麼樣。所以冬天並不是一個適合蒸饅頭的季節。

如何能在寒冷的冬季還能輕易發出蜂窩狀的麵糰,做出來鬆軟可口的饅頭,這還是有一些小的竅門在裡面的。今天,分享一個我家用了很多年的土辦法,1小時發滿一盆,天再冷也管用。

蒸饅頭

所用食材:中筋麵粉1000克,酵母10克

第一步:蒸饅頭需要用到中筋麵粉,中筋麵粉蒸出來的饅頭口感紮實中帶著鬆軟,南方不少地方蒸饅頭喜歡用低筋粉來蒸,蒸出來的饅頭雖然鬆軟,但是和麵包一樣不抗餓。天氣溫暖的時候,一公斤麵粉用5克左右的酵母粉就可以了,但在冬天,這個量要加倍才行,需要10克的酵母粉才能保證發麵的正常。

第二步:麵粉放入盆中後,把10克酵母用40度左右的溫水化開,水溫和體溫差不多,千萬別太熱了讓酵母失去活性,喜歡甜味的,也可以再加入15克白糖,攪拌均勻,糖也能讓酵母生長的更快速一些。

第三步:化開的酵母水均勻地倒入麵粉中,用筷子快速攪拌成絮狀。

第四步:開始和麵,和麵時間不需要時間太長,把麵糰揉到不沾手即可。

第五步:開始發麵,冬天發麵最需要記住的就是溫度,溫度不夠麵糰是無論如何也發不起來的,尤其是在沒有暖氣的屋子裡,就算放一天麵粉也發不好。先用溼的籠布蓋上面團。

第六步:增強保溫,籠布蓋上以後,在把盆口用塑料袋蓋住,然後用一個小被子包裹住,一個更大的盆子裡面放50多度的溫熱水,將和麵的盆子放置在其中,這樣就完成了寒冷氣溫下的發麵保溫過程,靜等1個小時。

第七步:1個小時以後,麵糰已經發滿了一整盆,這時候撕開面團,可以看到裡面佈滿了海綿狀的孔洞,這時候的麵糰再用來蒸饅頭就可以了。

第八步:將發好的麵糰揉至光滑後,這個過程持續時間比較長,要排乾淨空氣,切開的橫切面只有少量的空洞最佳。切劑子,盤成饅頭的形狀。

放入冷水鍋中開始蒸,期間還可以再醒發一會,上蒸汽後蒸20分鐘就可以了,一個個又大又白,鬆軟香甜的饅頭就做好了。

——老井說——

冬天發麵,需要注意的是:

1、面不能太少,用的面盆要深一些,方便保溫,另外酵母用量要加倍。

2、想盡一切辦法保溫,沒有暖氣的房間,要用小被子包裹住,如果還是太冷,放在溫水盆中。

廚藝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見,加入下方圈子,尋覓更多美食。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中國十大禁菜國家真的應該強制禁止這種散盡天良泯滅人性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