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印度遊記裡提到當地飲食,說起自己在印度時腸胃蠕動活躍的經歷,總讓我懷疑:印度人的腸道應該是有什麼過人之處的。
大部分印度料理看上去都很好消化,品相也是相對整齊且統一,參考江湖上流傳一句話:
“印度人民多奇志,萬物皆可變糊糊。”
2017年破紀錄的米豆粥/MIG
但不乏很多見過世面、經驗豐富的中國胃,到了印度也要“先拉為敬”。
1. 大部分印度料理的終極形態
說起印度料理中總能找到糊狀的東西,咖哩角覺得不公平,雖然裡面的餡料其實也是紮實一點、有顆粒感的——糊糊。
炒制咖哩角餡料過程/my food story
源自中國的菜餚抵達印度的露天市集,也難逃糊糊加持。作為一道料理的最終形態裡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炒之前:這第一道菜叫做四川炒飯。
Before:三重四川炒飯?
炒完後:你剛說它叫啥?
After:正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糊糊。
煎餅,可以變成餅皮包糊糊。這都在情理之中,畢竟我們吃煎餅也要把雞蛋和料佐都抹勻。
常規煎餅
但有時候乍一看好像是個正經煎餅,最後卻是滿懷虔誠地請您蘸糊糊享用。
另外,印度人民對於色彩的運用是出神入化的。
2. 可疑的顏色和香料
誰說印度人只中意黃色系?太狹隘了!夏日彩虹刨冰第一個表示不服:
五彩繽紛的內心
紮實的巧克力澆頭
成品總是出乎意料
很多食物的處理過程並不是單純暖色系的加成,而是各種顏色的激烈碰撞混合產生。
即使是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顏色,最後也能殊途同歸變成黃調色盤裡的一員。
是香料太多的關係嗎?
部分香料/Wikimedia Commons
印度飲食裡,香料確實佔據重要的地位:芫荽、孜然、芥菜籽、胡盧巴、羅望子、肉桂、丁香、小豆蔻和青紅辣椒——別急,這才是最基本。
而實際情況是,長期在炎熱的天氣裡,如果沒有冰箱,是很難保持食物的新鮮、防止腐敗變質的。強勁又顏色豐富的香料承載了大部分防止食材變質的功能。
露天的香料攤位/farnaway.com
印度料理的工序也是以複雜著稱,千萬不要覺得他們是隨便弄弄。
誰還不會擦絲兒了
即便是街頭小吃也要一套流程走下來,並不是立等可取的那種哦。
或者,需要一些不同尋常的道具和姿勢,才可以吃到。
▲ 像這樣
但講道理,相比很多食物,經過層層工序、一番色彩排程應該是好消化的,旅行者的腸胃也不見得嬌慣,那麼是“咖哩”作祟?
3. 別怪咖哩,印度沒有咖哩
我們常常用“咖哩”這個詞概括印度飲食,甚至將它作為印度菜的代名詞。而咖哩只是印度食物的一種形式,實在無法概括食物背後的歷史和複雜多樣。
南印度裔的主廚直言印度沒有咖哩粉/Ugly Delicious
而印度的同學表示:“curry這個詞我還是從別國朋友那兒學的,並不是我的印度家人或朋友會說的詞。”
蔡瀾在《印度沒有咖哩》中寫:
一定要研究咖哩(CURRY)這個名字的來源,那麼也只有追溯至南印度——有種用香料做的醬汁,叫“KARI”。這是帕米爾語,一切可以下飯的醬,都以此稱之。
簡而言之,拌飯醬是有的,但沒有“咖哩”。
如果不是食物本身的問題,那又是什麼原因呢?
下面這位博主身體力行解答了我們的一部分疑問:到底是印度人的胃太強,還是我們其他國家的人太弱。
在車水馬龍的印度德里街頭,郭傑瑞老師立下光輝的flag:
一整天只吃街頭小吃,第二天不可以拉肚子。
(聽著要求還蠻高哦)
吃了兩天之後:
路邊攤的衛生標準固然無法考證,但去過印度的朋友也分享了一些行之有效、避免腸胃不適的方法:
“喝水就喝瓶裝水好了,12 - 15盧比一升裝,一個人一天下來喝水加刷牙足夠了。”
“整個旅行過程中食物到是到處吃,旅館餐廳、飯館、街邊小攤全吃過。LASSI基本每天都喝。水果就路邊隨便買,一次也沒拉過。不過第10天,我們看見了KFC,10天來沒吃過幾口肉,給我們讒壞了,買了10個辣雞翅1塊1個漢堡,瞬間就全消滅。第11天我們全拉肚了,我分析是腸胃受不了,吃多了……”
“瓶裝水非常重要,儘量不吃路邊攤,帶好消毒紙巾,帶點常用藥。”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普通人的體質,那還是要注意在印度的飲食。買未開封過的瓶裝水、不吃路邊攤。國內帶好拉肚子的藥,印度的藥貌似更有針對性,提前是你最好認識印度朋友,他(她)會給你不錯的建議。”
總結經驗,就是——喝乾淨的瓶裝水,注意個人衛生,飲食有度。
食品衛生確實是旅行中尤為重要的部分,但是在沒必要帶著有色眼鏡去審視“異國”普通的一餐一飯,甚至給一些地方或人群貼上標籤。
畢竟鬧肚子只和飲食、衛生有關係,跟城市與文化並無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