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的河南,一向是低調的。
歷史的悠久讓河南些許的沉浸,每天的清晨也許只有胡辣湯,能讓放鬆的神經為之一動。
清晨—胡辣湯+油條
名揚中國的逍遙鎮胡辣湯,在河南人民的口中可謂是讚不絕口。
早在宋代,就有了胡辣湯的雛形—酸辣湯和肉粥。
其中《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代流傳甚廣:
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類恐怕是為了適應更多層次人眾的口味和補氣補虛,再輔以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故此河南胡辣湯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時期,中原動盪,長江以北的河山多淪於狄夷之手。北宋定都開封,商品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而民間小吃也隨之興盛,花樣百出。
胡辣湯油條
一碗燉肉胡辣湯肉爛湯鮮,香辣綿口,回味無窮!此時若能再搭配幾根油香酥脆的油條,沾滿湯汁,鮮湯全部進入油條之中,一口下去,整個口腔都是香辣酸甜的味道。喝了一口又是一口,直到湯空見底,也還是意猶未盡。
午餐—崇尚節省的燴菜+饅頭
為什麼說燴菜能體現河南人民艱苦卓絕的精神?
歷史以來,河南的災害數不勝數,每到天災人禍,人民痛不聊生,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很滿足的事情了。
宋朝的時候,佞臣當道,秦檜等奸人把持朝政。一些志士把各種菜蔬炸過燴在一起,說大家把它當成秦檜,食其肉,飲其血,這道菜很快便在百姓之中流傳開來,後經歷朝歷代的豐富口味不斷改進。
剛好其價格低廉,一道燴菜已經成為河南人民在外的一道對家鄉的思念。
夜晚—河南!燴麵!pang!
有人說河南燴麵,吃的不是面,是湯!
河南燴麵的精華全在於湯!正宗的河南燴麵一般選用上等優質的嫩羊肉和羊骨頭一起,在鍋中熬製高湯,大火猛滾以後再用小火慢熬。
煮出來的湯猶如牛奶
而燴麵為何這麼受人們喜歡?在八國聯軍的時候,慈禧太后就逃到山西避難,利用燴麵來補身驅寒,這個手藝一直只有御用廚師才會,知道慈禧逃出山西,隱居河南之後,燴麵才問世,因此河南燴麵最為有名。實則源於山西!
當今最為有名的莫過於鄭州的伊府麵!
蕭記燴麵的創始人蕭鴻河原是鄭州國營長春飯店做伊府麵的師傅,退休後領著兩個兒子開起了燴麵館。他沒有沿襲傳統的羊肉燴麵風格,而是從自己拿手的伊府麵中找到了靈感,將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海蔘、魷魚加入羊肉燴麵中,稱之為三鮮燴麵。
以及煜豐羊肉燴麵:
煜豐羊肉燴麵,2010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該燴麵在烹製時主張原汁原味,區別於一般的滋補燴麵,主要特點是色白湯濃,味道純正,不腥不羶,麵筋道。煜豐燴麵是在傳統羊肉燴麵的基礎上精心選料,並採用獨特技法,將上好的羊肉、羊骨架同各種香料文火熬製4個小時以上,以精白麵粉、兌入適量鹽鹼和成軟面,反覆揉搓直至筋韌後,將面拉成薄條下入羊肉湯中,配粉條、木耳、黃花菜等輔料燴制而成。長久以來,煜豐燴麵以其湯鮮麵筋、濃香爽口、營養豐富、價格公道而受到顧客的一致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