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民以食為天”,想起千年之前的場景,我不由自主的會想到數縷炊煙從青磚紅牆的院子中飄出來,帶著那家人的飲食記號,溢入行人的嗅覺中。所謂“青磚伴瓦漆”總得是配上點兒油鹽醬醋的味道才能顯得有那麼點人間煙火氣。“食色,性也”,其實不只是現在的人們對食物有追求,古人亦是如此,煎炸烹煮不僅樣樣不少,其它飯菜的做法也是十分值得我們垂涎三尺。
“世人謂我戀長安,其實只戀長安某。”關於長安的記憶總是很浪漫,昔日的長安,今天的西安,從來都是一個美食的天堂。
一、長安飲食文化和文化底蘊的深層聯絡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一說是十四朝古都,也有的認為西安是十朝古都,但是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十三朝古都。)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上承周朝原始社會末期,下面承接封建社會初期、中期、後期等各個階段,當然是孕育了許多種類的璀璨文明以及許多地域人們的飲食特點。那麼長安文化底蘊和長安飲食文化有什麼聯絡呢?我們下邊就將進行詳細客觀的探討。
1.長安飲食文化上的地域文化特點
長安在今天的地理劃分界限中,是典型的北方地區,偏好也是麵食。比如盛極一時的餃子宴、羊肉泡饃、鍋盔等,都是以面為主要原材料製成,由裡到外整個體現的都是北方地區飲食文化。並且在學術界領域,有一個很紅的話題“西安飲食文化裡的胡風”,大致意思就是西安飲食文化裡胡人色彩烙印明顯,這裡將在下面幾個段落裡為讀者朋友們闡述清楚。
長安作為北方飲食的中心,可謂是“群英薈萃”,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天府之國”吸引世界各地的食客慕名前來,不畏海洋阻隔,跨越重重山海。老人經常說的“南米北面”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南北兩個地域區域上不同飲食文化的地域性差異。因為北方的環境相對來說比較乾燥、降雨比較少,我們的農作物也就只能侷限於高粱、玉米這種出產麵食的作物。
2. 長安飲食文化和長安底蘊文化的聯絡
不可置否,長期作為封建時代首都的長安是受到了“傾斜式的”資源的——天子腳下的地方當然得是全國最好的地方。不僅這玉盤珍饈、山珍海味般的美食彙集,還有文人墨客都爭先恐後地擁到了這片陝北寶地。你且看這片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美譽的地方,多少詩人來了、來過、停留又走了,它不言不語,但是每個國人都深受它孕育的文化的影響。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是藍田猿人的聚居區;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這裡就已經形成了原始聚落“華胥古國”。它孕育的文化太過於璀璨,不得不讓人深入挖掘它各個方面與文化的深入聯絡。
不僅只有“長安市上酒家眠”般的美酒浪漫國度,還有“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的美食繁華。長安自古被奉為文人墨客的理想之都,無數詩人都把這片天子腳下的皇土當做讀書做官的終極目標。這裡不僅有森嚴輝煌的封建城牆,還有被稱作人類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巍峨建築、浩瀚文海在這片黃土地上紮根發芽,而長安飲食文化則是這片黃土地結出的豐碩果實之一。
二、長安典型本土飲食以及交流形成的飲食詳解國人都知道西安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文明史上享有超乎尋常的文化意義以及特殊含義,對整個東方歷史乃至世界歷史都有著濃墨重筆的一劃。擁有不凡文明以及豐富多彩的飲食體系的長安,有一句很出名的順口溜——窯頭豆腐百家酒。
這不往深了挖掘還真不知道,原來西安的飲食文化絲毫不亞於它文化體系的複雜程度,並且還是挺值得我們聯絡起來,客觀實際的分析不同種文化的相互影響力的。
1. 列數長安典型本土飲食文化及其特點
既然提到關中人,那麼首當其中離不了的當然還是麵食,除了我們北方人幾乎餐餐都離不了的蒸饃以外,西安最為人所知、最有特色的便是油潑辣子面——自己手工做出來的油潑辣子面,麵條勁道管飽,辣油香辣帶力,確實能反映出關中人民性格直爽、潑辣坦率的性格特徵。深受外地人民喜愛、讚美的另一道美食,叫秦鎮涼皮。據說秦鎮涼皮起源於秦始皇時期,當時作為皇朝供物,調好後呈紅色,辣裡透香。再輔以青菜、黃瓜、豆芽利口,真真是美味至極。
當然,除了上述幾個美食之外,西安還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美食以及美食來源,因為不能一一贅述,所以筆者只在這裡提及名字,留待讀者們旅遊時尋覓美食採納甄別,比如羊肉泡饃、牛肉泡饃、石子饃等等。
2. 詳解長安飲食與其它文化結合後碰撞出的產物
文化交流,說白了就是文化不斷碰撞、摩擦,再進行變形、結合、發展的過程。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民族個數比較龐大,文化差異也比較大,所以某樣東西如若想在中國擁有廣闊前景,那就勢必要搞好民族關係。比如肉丸胡辣湯,就是西安回族人民在遷居到長安後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本族文化的基礎上,加以結合西安人民飲食偏好自己研究、創造出的經典歷史美食。
回族朋友們想在西安美食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既得有所特色,還得有所保留。於是,他們利用自己最拿手的食材——牛肉。把牛肉絞碎和麵粉和在一起下水煮熟,調味則用西北人更適應的鹹味來映襯湯的香味。其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肉丸胡辣湯成功成為了文化交流的美食代表。
三、西安飲食文化的形成過程以及特點長安的歷史可以溯源到原始社會時期,比如在老市民的記載中,羊肉泡饃其實起源於公元前十一世紀的“牛羊羹”,僅從這一令人驚歎的數字就可以知道西安飲食文化起源之早、過程之長、歷時之久。並且西安飲食文化中的典型美食如果細細區分開來便可以發現這飲食文化的典型特徵以及特點。那麼,我們將就這兩點描述西安飲食文化悠久的形成過程以及顯著特點。
1. 縱橫西安飲食文化過程
就長安一碗普通的涼皮而言,便是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經出現並被人民使用的,只是那個時候這碗涼皮的身份是皇膳。只是在後來一千多年中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濟文化不斷髮展的同時,西安的這碗皇家涼皮也變成了平民布衣的盤中餐。
不僅如此,在封建時代的最高峰——唐朝,活躍繁榮的經貿活動把長安的飲食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峰,開始出現了規模巨集大、陳設豪華的高階酒樓飯店。並且飲食文化博採眾長,種類越開越多的同時,口味也越來越好,甚至成為了長安吸引外國遊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甚至到了封建時代的末期,也絲毫沒有撼動西安的飲食文化,它依舊在其軌道上勻速發展,不被動盪局勢所幹擾。直至現在,傳統文化頻頻遭遇衝擊,但是長安的飲食文化依舊站在歷史舞臺的正中央,影響著陝北甚至全中國的飲食習慣以及飲食文化。
2.西安飲食文化的特點
如果問起很多老西安市民,他們大多都會提到西安飲食是以人文文化關懷勝出,才得以長期佔據飲食舞臺。西安飲食文化的組成是很規整的,大致由酒文化、茶文化、餚文化、饌文化、筵文化組成,特點就是飲食口味偏北方,典型的麵食文化,但是不論哪個種族的人都能在長安找到自己的民族飲食,也算是超脫於陝北地區以外又比較豐富多彩的一大奇葩。
西安市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冷暖乾溼四季分明,所以飲食也隨四季變化而調節。長安非同一般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支援起了它發展起來自己的特有飲食產業以及飲食理論,所謂“食隨季變”就是眾多富有智慧的名廚們總結的烹飪、飲食習慣,也是長安飲食文化中蘊含的養生健康之理,避免“病從口入”,就要做到適時適量吃適當食物。
四、總結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的日趨便利、城市輻射範圍越來越大、城市影響力越來越大都足以使這個城市飲食文化發展速度變快,使這個城市的美食產業日趨豐富。作為眾多朝代首都的西安城,美食文化是整個國家的直接縮影,而且對於整個國家也都有巨大的反作用。
西安飲食文化有陝北人民厚實直爽的人物性格凝縮其中,還有眾多文化交流碰撞積極因素參與進去以及西安古文化底蘊的影響。飲食文化作為上層建築的組成因素之一,切切實實地反映了國家的經濟基礎。
參考資料:
1.《史記》
2.《山海經》
3.《廣博物志》
4.《述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