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說到北京的吃食,外鄉人未必說的夠多。但大多知道一個北京烤鴨、涮羊肉,厲害些的還知道一個水爆肚、滷煮小腸。知道的不少,未必吃過的就多。對這些吃食的內中門道估計更是難以說出一二。有人要問了,涮羊肉有什麼稀奇?白水煮肉,蘸上醬料吃即可唄。可是這位看官,這白水煮肉這麼簡單,全中國都會弄,為何偏偏火了北京涮肉?這個中緣由,還得聽我慢慢道來。

銅鍋涮肉

涮羊肉,這一吃法處處透出西北風情。莫不是某地民俗?其實不然。據傳說,這一吃法來自於元朝時期,忽必烈帶兵遠伐南方,舟車勞頓,人困馬乏。下令休息的煮飯。遊牧民族殺好了羊肉,一般是要用火烤制的,可是正當伙伕準備起灶之時,前線的偵察兵斥候來報:十里外發現敵軍蹤跡,忽必烈大驚,下令部隊啟程迎敵。廚師聽令急中生智,烤羊已是來不及,只好燒了一鍋沸水,把羊肉削成片放在水裡煮熟,呈給大汗吃。

忽必烈吃完一碗羊肉片,精神大振,率領部隊大破敵軍,對廚師讚賞不絕。回京後,把這個吃法流傳了下來,一代代改進研發,這便是涮羊肉的來歷。

忽必烈出征

元明清三代,涮羊肉一直作為宮廷美食,只能給上流社會的人享用,普通老百姓是吃不到的。清朝光緒年間,涮肉的祕訣才由宮裡的太監帶出宮,成了老百姓的佳餚。

所謂的祕訣,首先是肉要鮮。現殺現宰的新鮮羊肉,取上腦、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講究吃一個肥美勁兒。羊的品種,最好是集寧小尾羯羊,這樣吃起來羊肉沒有過於濃重的腥羶味。吃涮羊肉時,判斷鮮切羊肉是否新鮮的兩個小妙招:“掛盤不掉”、“肉倒進鍋裡盤裡不留血水”。大家有機會可以試驗一下。

掛盤不掉

肉好了,湯也要美。老北京涮肉最忌諱重油重辣,與重慶火鍋截然不同。所謂的湯底,就是清水加上蔥姜,再滋補些,填上幾顆紅棗,枸杞。這樣最能還原羊肉本味,品出那種好羊肉特有的“鮮”感。

而且,老北京涮肉必須用銅鍋,才算得上最正宗的吃法。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首先銅鍋的性質穩定,不會發生化學反應,對身體無害。其次,銅鍋的品質好,導熱效果好,涮肉效率更高。然後就是文化因素了,滿清、民國時期,銅鍋炭火涮肉一直是主流,所以在今後,即使出現了效率更高的電熱爐,或是其他材質的涮肉火鍋,也不能更好的被人們接受。因為老北京特色的名頭實在太響了,人們更願意複製當時的“原汁原味”。

清湯銅鍋

這是古都的魅力,也是古都的文化底蘊。在北京飄雪的冬夜,吃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鮮甜涮肉,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絕美的人間享受。吃完後身體溫暖,即便踏雪夜歸,也不再寒冷。♥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快手早餐,油炸糕不用買,自己做軟糯香甜不油膩,孩子們搶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