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由來說法是:中國是豆腐的故鄉,最早製造豆腐的相傳是西漢的劉安,自豆腐問世以後,由於它的營養價值以及“白如純玉,細若凝脂”,成為百姓喜歡的一道美食。相傳古代長安街頭集市上,也有很多賣豆腐的吃食攤,但是由於賣豆腐的人多,而且豆腐攤是小本經營,小生意一天下來也賺不了幾個銅板。唯有一對小夫妻開的豆腐鋪生意特別的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為什麼這家攤生意這麼好呢?原來這對小夫妻有她自己的生意經:老闆娘人非常漂亮,長的細皮嫩肉,肌膚如白玉豆腐一般,老闆娘就拿自己做起來活廣告,翹首弄姿,賣弄風騷。周邊的老男人們經不起誘惑,總是有事沒事過來買個豆腐順便蹭幾下老闆娘或者摸摸老闆娘小手,老闆娘嘛為了生意也是半推半就,時間長了,大家都稱老闆娘為“豆腐西施”,慢慢的,蹭啊,摸啊,吃豆腐就成了輕薄卡油的代名詞了。
還有種說法是:古代逢家中有人逝世以後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豆腐飯,為什麼稱之為豆腐飯呢?因為飯菜以素食為主,豆腐首當其衝。那為什麼要辦這個豆腐飯呢?一是古代的一種習俗流傳至今,另一種就是,替喪家抬棺材,辦喪事的小工們忙了一天所提供的吃食,,但是呢,古代很多老百姓窮啊,很多地方溫飽都解決不了,一般喪家辦喪事幫忙的人數都比較多,互相有很多都不認識,這樣一來總會有人著臉皮去蹭“豆腐飯”。時間久了,吃豆腐飯也就是成了佔便宜的說辭。
上世紀30年代開始,上海就開始流傳這句頗具幽默而帶諷刺的新詞兒了。生活中比較典型而常見的,是個別男同志愛跟女性調笑,甚至動手動腳佔點便宜的,就被人稱之為“吃豆腐”。
最新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