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囤菜得買些土豆、白菜、蘿蔔、洋蔥、南瓜等的,久放不易壞還便宜
這些菜看似普通,營養價值可一點也不缺,俗話說:蘿蔔白菜保平安
整理了好吃易做的12道,供參考。
一.土豆雪梨粥
電飯煲一鍵搞定的一鍋粥,有土豆有梨有山藥,味道平和又滋潤。
還加了葡萄乾,被煮的圓鼓鼓喝足了湯汁,咬開就會在口中爆漿。
【土豆雪梨粥】
材料:土豆170克,梨180克,鐵棍山藥80克,板栗仁60克,青色黑色葡萄乾共50克,大米40克,小米40克。
做法:1.土豆、梨還有山藥,都洗淨去皮後切小丁,板栗切小粒。
2.先將洗淨的大米小米放入鍋中。1/2杯的米,就加鍋內膽上的1/2處刻度的水。
3.然後再加入其它食材。這樣水位漲到多高也不用擔心了,只要不超出警戒線,就不用擔心粥會煮的太稀或者太稠,按照所用米的量加水即可。
4.用雜糧粥鍵預約煮熟即可梨煮至透明,山藥和土豆都綿軟綿軟的,轉天早起就可以有熱乎乎又粘稠的粥等著了。
小貼士:不用加糖,葡萄乾的甜就可以調味,淡淡的很不錯。
二.土豆燉牛排
土豆比牛肉還好吃,綿軟又入味。
加了沙茶醬一起燉的,去腥又增鮮,純純的香辣。
【土豆燉牛排】
材料:牛肋排530克,土豆2個(280克)
調味料:沙茶醬40克,幹辣椒6個,蔥1顆,姜1小塊,啤酒1罐,老抽2勺,八角1顆,綠花椒少許,鹽1小勺。
做法:1.洗淨的牛肋排跟冷水一起下鍋,大火煮開,至血沫飄起後轉中火再煮2-3分鐘即可關火撈出,溫水洗淨待用。
2.去皮洗淨的土豆切成滾刀塊,蔥切小段,薑切片,沙茶醬取出一小塊待用。
3.鍋中油熱後放入幹辣椒,小火炒至顏色稍變暗,辣味釋放出,再加入蔥姜爆香。
4.倒入一大罐啤酒,再放入焯水後的牛肋排,以及老抽、八角、綠花椒、鹽,拌勻,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50分鐘。啤酒不夠就再加點水沒過牛排。
5.煮至牛肉能用筷子順利的穿透,再加入土豆和沙茶醬,煮十五分鐘左右至土豆綿軟即可。
小貼士:
土豆儘量別跟牛肉一起下鍋燉煮,時間太長煮的一碰就爛可不好了。
燉至能用筷子順利穿透土豆,口感沙軟的即可。
三.涼拌白菜心
冬天最該生吃的菜,也最大程度地保全了營養成分,隔天就拌一盤,脆嫩又祛火.
【白菜心拌蝦皮】
材料:白菜心200克,蝦皮20克,香菜40克,鹽2克,米醋20克,白糖1勺,芝麻油10克。
做法:1.將大白菜心一片片的剝離開,全部放淡鹽水裡浸泡十分鐘,然後再淘洗乾淨,撈出控水。香菜洗淨;蝦皮也淘洗後擠幹水分待用。
2.將白菜心切細條,放入碗中,撒上鹽拌勻。
3.稍醃五分鐘,至白菜條都不再支愣著,稍稍有點塌即可。
4.放入香菜段和蝦皮,再加入鹽米醋白糖芝麻油,拌勻即可上桌。
小貼士:
醃製白菜無需放太多的鹽,也無需醃製太軟,更不能讓它出水,那樣菜心的營養就都流失了,口感也不鮮嫩了,所以能入點底味為最好。
拌好就吃,也不能放置太長時間,那樣嬌嫩的菜心也容易被調味料醃至軟塌的。
四.白菜豬肉燉粉條
一燉一大鍋,百吃不厭。
五花肉煎出的豬油,與白菜的清甜,浸美了湯湯水水,讓粉條喝足才最美。
【白菜豬肉燉粉條】
材料:五花肉240克,白菜350克,乾粉條100克。
調味料:老抽一點點,生抽4勺,白糖2勺,料酒1勺,鹽1小勺。
做法:1.粉條加入溫水泡一會,五花肉切片,白菜切寬段,蔥花薑絲備好。
2.開小火,不用放油,直接把五花肉片放入鍋內,慢慢炒至出油。
3.當看到鍋中油越來越多了,肉片也不能太焦老,就少放點老抽進去,拌勻讓肉的顏色好看些,再加入蔥花薑絲,翻拌炒出蔥香味。
4.然後加入白菜,轉大火,翻炒均勻至白菜葉稍軟塌。
5.加入熱水及調味料,拌勻,再將洗淨的粉條放最上面,然後不要動它了,不用擔心它喝不到湯汁。
6.加蓋燜煮5分鐘,燉至香氣四溢,粉條變色,白菜幫也稍變的有些透明即可,鍋內也要留些湯汁,粉條會一直吸水。
小貼士:不要燉太長時間,剛入冬的白菜挺嫩的,好熟。粉條也最好能提前浸泡至軟,這樣既能泡掉灰塵,還能快速煮熟。
五.蘿蔔卷
這樣吃蘿蔔,沒了辛辣味道,綿軟鮮甜,小朋友也會喜歡的。
蘿蔔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尿等功效。
麵皮料:麵粉150克,水80克。
餡料:紅皮的蘿蔔320克,鹽8克;橄欖油1勺,五香粉一點點。
做法:1將麵皮料和成麵糰,蓋上溼布,醒半小時以上。
2.紅皮蘿蔔洗淨切成細絲,放入碗中,撒點鹽拌勻,醃製20分鐘至出水後,一把一把的使勁擠幹水分。
3.然後稍改刀切幾下,也別切太短了。
4.再加入橄欖油油,一點點的五香粉,拌勻。
5.醒好的麵糰取出,擀成薄面片,再撒一點鹽抹勻。
6.將拌好的蘿蔔絲均勻的平鋪在上面。輕輕捲起成卷,再切開成兩段。
7.放入預熱好的蒸箱,125度,蒸20分鐘即可。
小貼士:
蘿蔔必須要用鹽醃製,殺出些水分擠幹,這樣做出的蘿蔔卷才綿軟平和,否則水分太多,蒸熟也是稍脆的,味道也不好。
五香粉放一點點就行,放多了味重就不好吃了,宣兵奪主了。
六.蘿蔔炒雞蛋
蘿蔔炒熟後也就去了寒涼,去腥解膩,還順氣助消化。
【蘿蔔炒雞蛋】
材料:紅皮的蘿蔔半個,雞蛋3個,蔥1小段,鹽1小勺
做法:1.將洗淨的蘿蔔切成細絲,雞蛋磕入碗中打散。
蘿蔔用擦絲器擦成細絲也行,若覺得蘿蔔絲太長,就中間改一刀,短點也好跟雞蛋液抱在一起。
2.鍋中倒入少許花生油,熱後放入蔥花熗炒出香味,然後放入蘿蔔絲。
3.轉大火,翻炒至蘿蔔絲熟透,都軟塌變成粉紅色。
4.再倒入雞蛋液。
先炒熟蘿蔔再倒入蛋液,比先炒熟雞蛋那種,滋味會融合的更好。
5.中火,翻炒至雞蛋凝固,最後加鹽拌勻即可。
小貼士:
炒蘿蔔絲的過程中,若覺得幹就轉中火,千萬別加水,這樣才能在熟的過程中逼出蘿蔔本身的水分,和自然的甜絲絲味道。
鹽也別放多了,以防壓了蘿蔔的甜味,再加上雞蛋的香,軟中帶甜,配飯佳餚。
七.洋蔥拌木耳
洋蔥,雖然生吃會感覺辣,但是用醋調拌後口感就不辣了,多吃有助鈣吸收。
木耳,一直被認為是食品界的阿司匹林,清理血管的小能手。
【洋蔥拌木耳】
材料:洋蔥1個(110克),幹木耳1把(泡發後的190克)。
調味料:米醋20克,柚子醬油10克,鹽2克,白糖半勺,香油1勺。
做法:1.黑木耳泡發後洗淨剪去蒂部,大朵的撕成小朵。
2.鍋中水開,倒入黑木耳,翻拌兩下至斷生即可關火。
3.然後撈到冷水中過涼,控幹水份待用。
4.洋蔥洗淨去皮,切成細絲。
5.然後將洋蔥、木耳,還有調味料一起放入碗中,拌勻即可。
小貼士:
切洋蔥的時候,把菜板放在打開了的油煙機附近,再切就不會辣眼睛至流淚了,辛辣氣息都被抽走了。
八.洋蔥炒雞蛋
簡單又好吃的菜。一直喜歡的,有著獨特的微甜滋味,它的下飯指數不輸番茄炒雞蛋。
尤其早上,快速炒一盤,熱乎乎的夾在麵包片裡,柔軟又好吃。
【洋蔥炒雞蛋】
材料:洋蔥1個(200克),雞蛋2個,小蔥1顆,鹽2克。
做法:1.將洋蔥剝皮洗淨後切成小塊,雞蛋打散,切好蔥花備用。
2.鍋中油熱,放入蔥花炒出香味,然後加入洋蔥,翻炒至稍軟塌。
3.倒入打散的蛋液,翻炒至蛋液凝固,最後加鹽拌勻即可。
小貼士:洋蔥切的小一點,越小越好,炒的時候散成小丁片,才更容易被雞蛋液包裹。
九.藕絲蛋花湯
蓮藕一身寶,清熱潤燥,補氣血,養胃健脾。
【藕絲蛋花湯】
材料:蓮藕220克,雞蛋2個,香菜1根,鹽半小勺。
做法:1.藕洗淨去皮,然後用擦絲器最小的孔擦成細絲。
2.鍋中加水,放入藕絲,拌勻,開大火煮。
3.鍋開一兩分鐘後,將打散的蛋液細細的淋入鍋中,飄成蛋花,即可關火。
4.關火後立即加入香菜和鹽,拌勻即可。
小貼士;
不喜歡香菜的可不放,奶白顏色,藕味濃郁。若喜歡濃稠的,可以多放點藕絲或者多打個雞蛋花。
十.蓮藕雪梨粥
煮熟後的藕,變為溫性,所含的鐵、鈣等微量元素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蓮藕雪梨粥】
材料:蓮藕1個130克,梨1個140克,糯米+小米半杯。
做法:1.蓮藕和梨都洗淨削皮後切成小丁狀。
2.將淘洗乾淨的糯米和小米放入電飯煲中,加入相應的二分之一格的水,再倒入藕丁梨丁。
3.預約雜糧粥的程式,煮的時間長點,就可以將梨煮至透明,藕煮軟。
小貼士:喜歡甜味的,就加塊黑糖,溫補。
十一.蒸南瓜蛋糕
電飯煲蒸的,無水無黃油的南瓜蛋糕,細膩又鬆軟。
【南瓜葡萄乾蒸蛋糕】
蛋黃糊:蛋黃3個,南瓜泥105克,橄欖油10克,麵粉90克。
蛋白糊:蛋清3個,白砂糖70克。餡料:葡萄乾70克。
做法:1.蛋白和蛋黃分別磕入兩個小盆中。
2.蛋黃中加入橄欖油、南瓜泥拌勻,再將麵粉過篩著加入,拌勻成蛋黃糊。
3.蛋白中放入白砂糖,攪打至有紋路出現,拉出的打蛋器上有不滴落的蛋白尖即可。
4.將蛋白糊倒入蛋黃糊中,再放入葡萄乾碎,輕輕的上下翻拌均勻成濃稠糊狀,倒入電飯煲的內膽裡,輕磕幾下鎮出大氣泡。
5.然後放入電飯煲,按下蛋糕鍵,50分鐘後將蒸好的蛋糕取出,晾涼後即可切塊。
小貼士:不用加一滴水,南瓜泥的含水量足夠。我的電飯煲是稍帶壓力的,迴圈加熱,所以受熱均勻,燜烤的也就均勻。
十二.南瓜白菜木耳餡水餃
這款是跟麵點大師學的,清淡中不失香醇。
皮料:麵粉220克,南瓜泥155克。
餡料:白菜葉300克,鹽5克,木耳60克,饊子50克,胡蘿蔔20克,姜1片,蔥1小段。
做法:1.麵粉中放入蒸熟的南瓜泥,用筷子攪拌成面絮。
2.和成個麵糰,不光滑也沒事,用溼布蓋在碗上,醒半小時以上,讓麵糰自動變得細膩有彈性。
3.然後將泡發的木耳洗淨,白菜葉切成小塊,加鹽醃製到軟塌出水,然後將水分擠幹倒掉。
4.再和撒子,泡發的木耳一起放入切菜器切碎成餡料。也不用切太碎,有顆粒狀才有脆嫩口感。
5.醒好的麵糰取出到面板上,稍揉就很光滑細膩有彈性了,擀成長條狀,再切成小面劑子。
6.將小面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放上餡料,把餃子皮對摺,邊緣依次摺合捏緊,包成半月形狀的胖餃子。
7.全部包好的餃子排放在蓋簾上
8..鍋中水開後放入餃子,煮至全部漂浮即可。
小貼士:素餃子,皮可以擀的薄一些,薄皮大餡才更能體現出餡料的鮮美。南瓜泥最好是蒸的,比煮的含水量小點,這樣還能多放點南瓜,增加粗纖維。但是也要分次的加入麵粉中,試著來,才能和個滿意的麵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