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聽老一輩人家說“忙活一輩子,無非一張嘴”,記憶中也是外婆每天出門買菜,忙活著一大家子的伙食,晚上家人們圍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後來隨著拆遷,各家親戚都分別去不同的區域,因此就只有過年或者過節的時候,大家重新再聚了。
中華兒女無論親人或是朋友,只要聚在一起,都繞不開一個“吃”字,耳熟能詳的口頭禪就是“民以食為先”呀,在一起如果感覺沒話題,為避免尬聊,只要以“食以味為先”為宗旨,展開天南地北的美食分享,無論是愛好不同或是地域不同,必定會拉近彼此距離,如果再碰個幾杯小酒,感情那是立馬迅速升溫。因此,飲食在現代,解決溫飽就是最基礎的需求,更多的則是提供給大家更豐富的味蕾感受,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人際關係更和諧,也更親近。
這一切的一切,證明了一點:“食物”是所有中華兒女發自內心的,永遠不會改變的“真愛”。
在食物的選擇上,老百姓們更偏向於家常菜,雖然對山珍或奇餚感到好奇,但也僅限於因為稀少或價格昂貴的特性,存在的一種好奇心,在老百姓的內心深處,最愛的往往是用普通材料製作出來的家常風味菜餚。
經過長期的承襲,我們國家也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
1、魯菜魯菜起源於山東,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菜系中的做菜技巧難度較高,做菜時多以油爆、蔥爆、醬爆等方式進行烹飪,因此又有“火在山東”的之稱。魯菜的菜系口味以“鹹”、“鮮”為主,特色經典菜有糖醋鯉魚、油燜大蝦等。其中山東當地人,喜愛用當地的特產大蔥,代替調味劑來製作菜餚或直接食用。
2、川菜川菜的調味種類多,其中特別善於採用“麻”、“辣”進行調味。由於食材選取廣泛,且食材多為老百姓日常百味,經典的多為家常菜,特色的代表菜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回鍋肉、夫妻肺片等。川菜早在唐宋年間,就已經名聲大燥了。南宋著名詩人陸游題詩詞“玉食峨嵋栮,金齏丙穴魚”,足以說明川菜在當時的流行受歡迎程度。
3、粵菜
粵菜菜系中,以廣州菜、潮州菜、客家菜具體代表性。其中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代表,一般來說,說粵語的地方都食用的是廣州菜系。廣州菜的特點是“清”、“娕”、“滑”,“鮮”。以“蒸”、“滾”、“燜”、“滷”、“煲”、“灼”、“焗”等烹飪手法見長。由於烹飪方法的多樣與調味方法的不同組合,因此菜餚款式繁多且豐富。特色經典菜有蜜汁叉燒、清蒸魚、老火靚湯、煲仔飯、廣式燒鴨燒鵝、白切雞等等。
4、閩菜閩菜最出名的,就是在烹飪海鮮上非常出名,口味也是偏甜、酸、淡。甜能去羶進而提高、酸可爽口、菜湯則清淡。特點是葷香、不膩、和醇。閩菜中,很重要的一個菜類就是湯菜,閩菜的湯最能還原食材的本味,因此閩菜的另一特點就是”重湯“,湯清如水,但食後回味無窮。特色經典菜有閩南啤酒鴨、佛跳牆、雞湯氽海蚌、七星魚丸、糟醉雞、煎糟鰻魚等等。
5、蘇菜蘇菜,擅於燜、蒸、炒、燉。鹹中帶甜、清鮮香滑,注重保持食材的本味。其中南京菜(又稱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最負有盛名。相傳距今1千多年前,鴨子就已經是南京頗具代表性的美食了。蘇菜清淡、和醇、其中揚州菜以刀工精細最為出名,蘇錫常地區的菜口味偏甜一些。蘇菜的特色經典有金陵烤鴨、清燉獅子頭、無錫醬骨頭、雞汁煮乾絲等等。
6、浙菜浙江省,特產豐富,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由於烹飪手法及食材與蘇菜相似,因此與蘇菜一起,被合併簡稱為“江浙菜”。浙江由於水產資源分佈較多,因此江鮮河鮮肥美,在東部沿海設有很多漁場。浙菜中,又以杭州、紹興、溫州、寧波四個地方的特色菜為主要代表,主要的特點是原汁原味、鮮美滑嫩,同蘇菜一樣,擅於煨、燜、燴、燉。坡肉(杭州)、浙菜的特色經典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寧波湯糰、叫化童雞等等。
7、湘菜湘菜,又名“湖南菜”,歷史比較悠久,漢朝時期已形成獨有菜系。湘菜的口味多變,重油重色,口味上偏重香辣,烹飪時多采用燉、臘、蒸、炒的方法。當地習慣將辣椒做為主菜食用,調味品多以豆豉、辣醬、花椒、茴香、桂皮放於食材中一併製作。因此,湘菜的主要特點是辛辣。特色經典菜有剁椒魚頭、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臘味合蒸等等。
8、徽菜徽菜在南宋時期得以發展開來,又稱”徽幫“,主要以傳統的民間菜餚為主。當地盛產野味、山珍、河鮮,因此食材很是鮮美。徽菜主要是燉、蒸、燒為主,烹飪手法重油、重火功,同時重色。用火腿加進食材中調味也是徽菜的傳統特色之一,所以基本上很多人家都精於製作火腿。特色經典菜有火腿燉甲魚、黃山燉鴿子、醃鮮鱖魚等等。
無論是哪種菜系,口味如何,吃的最終是這道菜背後的感情,父母燒菜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家鄉菜的味道就是故鄉的味道,故鄉以外菜的味道,就是你遊歷的味道。等日後的某一天,心中猛然憶起一道菜,順著記憶中的味道摸索著過去,展開的畫面就是你的過去經歷。
食即情感,情感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