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潮汕平原滋養豐潤大地,孕育無數美食。就連《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也曾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箇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

都說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粉。而潮汕人卻獨愛吃粿條。在眾多美食中,很多人都聽說過潮汕牛肉火鍋或砂鍋粥,雖然相比起來,粿條不像火鍋一樣芳名遠揚,但卻是潮汕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主食。

對於從未吃過粿條的人來說,看到這裡也許早已心生疑問:這粿條究竟是什麼?然而很多人可能連“粿”這個字都從未見過,更不識得怎麼讀。“粿”取音“果”,粿條不同於麵條,它是由米漿蒸熟後製成的,顏色呈輕微的乳白色,口感嫩滑,吃的時候就如絲綢般滑過舌尖。

據明代時期潮州府《秋八月觀神之八》中記載的一句“箸頭尖,箸尾搖,箸頭尖尖挾針菜,箸尾搖搖挾粿條”,就可看出粿條其實早在明代就已出現了。在那個時候,粿條是作為一種祭祀品出現的,後來逐漸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粿條不僅是潮汕地區的專利,在福建、海南、臺灣等地也有它的蹤影,但在潮汕尤盛。

在潮汕地區的食店裡,可以見到食客們一走進店裡就跟老闆說:“老闆,物碗粿條湯”(弄一碗粿條湯),“艾牛肉邁香菜”(要牛肉不要香菜)。老闆淡然應聲好。無需多言,食客們只需找位子坐下等待。在外工作學習的潮汕人,也時不時在朋友圈發粿條的照片以表思鄉之情。一回來,就跑去吃粿條。

別小看粿條,它不僅承載著潮汕美食文化的精華,更寄託著一代代潮汕子弟對家鄉的情懷。能坐在一起吃粿條的,可都是“膠己人”(自己人)。

放眼大街小巷上,不少食店都掛著“某某粿條”的招牌。其實,粿條和麵的做法相似,幹粿、炒粿、粿條湯,任君選擇。

幹粿

幹粿算是粿條的做法裡最省事的一種了。所謂幹粿,就是先把粿條煮熟篩幹水分倒入碗中,然後在粿條上澆上一層包裹著微甜濃香沙茶醬的新鮮牛肉與粿條攪拌,最後撒上芹菜粒,再配以一碗豬雜湯。一碗溼的一碗乾的,清淡與濃香的碰撞,讓人百吃不厭。幹餜的靈魂是沙茶醬,沙茶那獨特張狂的味道,與粿條小家碧玉似的嫩滑結合得剛剛好,而放在上面的芹菜粒又給整體提升了一個鮮度,少了哪個都不行。

炒粿條

炒粿條,有葷炒和素炒、幹炒和溼炒之分。在潮汕地區,最著名的就是牛肉炒粿條了。即使客人多的時候,炒粿條的師傅仍能手不忙腳不亂地顛著鍋,開大火放熱油一頓猛炒,馬不停蹄地傳過一個又一個的盤子。牛肉與芥蘭作為一對絕佳cp ,與粿條一起翻炒,粿條會充分吸收牛肉的鮮美和芥蘭的清甜,端上盤子,一盤黯然銷魂的牛肉炒粿條就出鍋了。在飢腸轆轆的時候一口牛肉一口熱粿條,讓人吃了第一盤還想再來第二盤。

粿條湯

粿條湯乃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吃法。潮汕人吃粿條湯,可以和各種各樣的食材相搭配。走進一家粿條店,你可以看到多達十多樣的食材擺在一旁,讓人一不小心就又犯了選擇困難症。而一碗粿條湯是否美味的關鍵,不僅在於食材是否新鮮,更重要的還在於那長時間熬煮的牛骨或豬骨湯裡。

任你選擇牛肉、豬肉或海鮮,再配以肉丸、幾塊內臟和菜葉,和粿條一起分開泡煮,最後在碗中澆上一兩勺骨湯,一碗粿條湯就這麼完成了。粿條與配料分開泡煮的方法,可以保證粿條湯的味道清鮮而不混雜,爽口而不膩。

如何判斷一家店的粿條湯好吃?只需看那些食客。若吃粿條湯的人一直低著頭,吸吮著粿條接連發出“噗嗤噗嗤”的聲音,連吃相也不顧,那你就知道這家店的粿條湯肯定美味。

粿條=河粉?

也許有人會說:“我知道粿條,這粿條不就是河粉嘛。”著名的美食家蔡瀾也曾說過“粿條,粵人稱之為沙河粉,簡稱河粉。”但錯了,其實粿條和河粉是有區別的。它們之間或許因為形狀樣貌相似有些美麗的誤會,但絕不一樣。粿條≠河粉。

河粉雖然也是用米漿製成的,但和粿條不一樣的是,它添加了薯粉或者生粉,如果說粿條是百分百的米漿純種主食的話,那河粉就是個混血兒了。因此,在外觀上,河粉相比起粿條也顯得更晶瑩透明些;在口感上,河粉也不像粿條那樣順滑,彈性較好也較軟黏。除此以外,河粉也比粿條要寬更薄。當然,究竟哪一個更好吃,還要看個人不同口味的偏好了。

對於在外的潮汕人來說,無論是在口感上還是情懷上,河粉必定是不及粿條的。以美食寄託思鄉之情的人,也只能用一份炒河粉來安慰自己心屬粿條的胃了。畢竟,粿條之於潮汕人,是一個世世代代傳承的食物烙印,深深地刻在故鄉的情感與記憶裡。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8種美味蛋撻做法,吃貨們學起來,超級簡單!快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