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現在人們早就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對於“快消品”的概念也是無孔不入,從最早的“快餐”到現在的“快時尚”,以及即將到來的5G時代,“快”似乎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流。

不過對於吃貨來說,要說到快一定是跟美食有關了,比如人人都愛的美式快餐裡的那些炸雞漢堡,以及風魔全球的中國餐飲界“四大天王”(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湖南米粉)

而對於目前宅在家裡的人們來說,泡麵一定是離不開的調劑品了。說到泡麵,我們通常都會說這是 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的,可是殊不知在陝西,人們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享用這道“美食”了。

在陝西,有兩大特色美食從古代流傳至今,要說起來,它們或許才更能稱得上是泡麵的鼻祖——禮泉烙面和合陽踅面。

今天就單獨聊聊合陽踅面吧!

這道美食有歷史

要說合陽踅面,恐怕了解的人並不是很多,出了渭南很少再能夠見到經營踅面的店鋪,但是在渭南合陽可是眾人皆知的美食。

而要說到踅面的歷史也是大有來頭的。

踅面歷史悠久,相傳西漢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漢淮陰侯韓信在合陽黃河邊的夏陽渡用木罌渡軍活捉河東魏王豹時,為解決 10 萬軍士吃飯問題而發明此面,踅面可稱得上是中國最早的“泡麵”。

為什麼要給這道美食起這個名字呢?做踅面會用到一個木踅子,而據說踅面的名子就是由那個半月形的木踅子得來的。

這個“踅”字也是有故事的,“踅”本身是個生僻字,清代合陽有人編了一本《土音雜字》,出於好心,找了一個古音又讀“xué”的“頁”字來為“踅”字注音。但不想知知道這個古音的人實在太少了,結果弄巧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讀“yè”,而沒有人讀“踅xué”。

現在很多外地人到合陽更是按字讀音,這樣一來很多人在讀的時候硬生生把“踅面”讀成“頁面”甚至“折面”了,而很多陝西本省人也有時候會分不清楚,突然一看到這個字就不知道怎麼讀了,這也實在是一大趣事。

踅面有2200多年的歷史。自漢高祖時候起就有了這道美食,而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更多是是因為其所選用食材的便捷性以及做法的方便程度,再加上原本就是行軍打仗時候的口糧演變而來的,自然在人民群眾中流傳的會快一些,因此也成為了享譽渭南地區的特色美食,遺憾的是這碗麵一直都未“走出去”過,到今天在西安的街頭也很少能看到經營踅面的館子(有是有,但很少),即使陝西人都是無面不歡的體質。

合陽踅面怎麼吃

說到怎麼吃踅面,先來說說踅面的製作材料和製作過程吧!

踅面原產地在合陽,用蕎麵做成,通常的工藝分為磨面、和麵、攤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

首先把蕎麥揀淨淘好,磨成細面。

陝西人愛吃手工面,踅面製作也是如此,賣踅面的人講究自已動手,把蕎麥揀淨淘好,磨成細面。

和麵時要用能裝四五十斤的大瓷盆,在麵粉裡添上水,用一根粗木棒順同一方向攪拌,這是關鍵的一環,必須稀稠得當,攪拌均勻。麵糊和得好,攤出的面才能好。

麵糊和得好,攤出的面更好。 攤面用的是物制的鐵鏊,重達40餘斤,直徑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麵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劃開攤平,稍頃,待一面受火變硬翻過來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疊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細絲,講究切成的寬窄和麵餅薄厚一樣,四稜見線,才顯功夫。切好的面碼在木箱在裡備用。

當年韓信之所以能發明這道麵食來行軍打仗,無外乎的原因就是那麼幾點:

一是踅面足夠勁道、厚實,踅面屬於高筋面,吃在嘴裡十分耐嚼,因此要說充飢絕對是不二之選,而將士打仗餓肚子可是最大的忌諱;

二是味道醇厚,過去做飯用的佐料本來就少,因此要用簡單的食材和香料如何做出美味的食物就是最重要的,因此踅面在吃的時候除了鹽,還要拌以大油和辣子,吃起來油香濃郁,辣味悠長,切對於士兵來說吃這麼一碗麵也是十分解饞的。

三是方便,這一點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了,踅面做好之後,帶在身上,吃的時候只需要下鍋稍微煮一下就可以了,對於“兵貴神速”的韓兵仙來說這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不過流傳到現在,很多時候人們為了方便也會簡化它的名稱,街上也有把“踅面”寫作“旋面”的,想必也與一圈一圈地旋著刮攤有關。

合陽人吃踅面的習慣

踅面的做法十分簡單,吃的時候把水燒開,放少許鹽,以防面入鍋中變粘。將準備好的踅面放進鍋裡,用筷子須鍋一攪便可撈起。陝西人吃麵唯獨害怕面煮不熟,踅面看起來又寬又厚,對於這種“煮一下就撈”的方法始終擔心煮不熟,其實這是完全不用擔心的,因為踅面在鏊上的時候就以及接近熟了,此時在熱水中燙一下便完全熟了,完全不用擔心煮不熟的問題,這倒是和泡麵有著異曲同工的方法,也難怪很多人都說——“這才是最早的泡麵!”

踅面的吃法比較多樣,幹撈、帶湯都可以,如果不提要求,大部分當地面館的老闆會做成幹撈的,當然如果要帶湯老闆們也會悉聽尊便。

面出鍋後需要調上大油(豬油)、紅薯粉魚、大油辣椒(紅油)、清油辣椒、鹽、醋、蘸一點花椒麵,撒一捏蔥花撒在上面,一道味道醇厚又極具特色的美食就上桌了。

在過去,人們普遍生活水平不高,能吃到的美食也不多,買肉也都喜歡買肥肉用來熬油(這一點和現在大不相同),而東府美食又大多跟肉有關,很少吃肉的人就會選擇用豬油解解饞,而踅面也正是滿足了那時候人們打牙祭的需求,現在人們對於吃的要求可比當時高多了,但這道麵食在合陽卻一直都是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美食。

合陽踅面裡以坊鎮的最為正宗,街道上賣踅面的店也大多都打著“坊鎮踅面”的招牌,當然,過去人賣踅面就是在街道兩邊支一個小攤位就可以了,也算是物美價廉的代表,當地人勞作了一天,吃上一碗熱騰騰又香氣四溢的踅面,不但解饞還犒勞了自己的胃。

老陝愛吃麵,對小麥的需求也高,但除了小麥做的面,對於蕎麥麵也是情有獨鍾,渭南在陝西也算是比較低調的地域,但看似低調卻也為三秦大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猶如這碗裡的踅面,看似粗糲黝黑,實則滋味豐富。

踅面能吃出黃天厚土的淳樸厚道,吃出三秦兒女的熱血豪情。

如果趕上週末,來合陽賀洽川風景區遊玩,去黃河裡溼地踩踩泥、去處女泉泡泡湯、在蘆葦蕩裡傾聽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動人愛情故事,順便在“咥”上一碗合陽特色的踅面,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雖說合陽在美食上並不出名,可也有一位大人物在這裡出現過——被譽為中華烹飪始祖的伊尹也是合陽人。

伊尹曾輔助商湯滅夏,並且熱衷於研究美食,他的理論“治大國若烹小鮮”也是影響了一代君王,用“吃”出的道理來治國,可見合陽自古就與美食有著不解之緣。

合陽踅面的衍生美食

老陝做面,從來不拘泥於一格,即使簡單的“biangbiang面”也要給它做出“油潑面”、“幹拌麵”、“番茄雞蛋麵”等別具一格的美味,那踅面自然也不僅僅是這一種美食了,滋味鮮美的羊肉餬餑也離不開踅面的點綴,東府人對羊肉的熱愛眾所周知,把羊肉和踅面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也是當地人非常熱愛的一道美食,合陽縣城沿街大大小小的羊肉店和踅麵店就能看出來端倪了。

除了羊肉餬餑和踅面,合陽還有這眾多的特色東府美食,像黃河鯉魚、辣子豆腐都是當地人招待客人的菜餚。

雖然合陽在陝西美食界算不上扛鼎級別,但依然有著當地人和眾多老陝熱愛的美食,如果你去細品,會發現這裡的美食也別有一番天地。

寫在結尾

陝西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陝北、陝南、關中在時代發展中都產生了屬於自己的無法替代的特色,而每個地方去細分,又有著屬於當地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特色。

正是這些“特色”讓陝西充滿著魅力,也正是這些魅力讓人們愛上陝西,了解陝西,去發掘屬於陝西的精彩,從而將陝西的美讓更多的人知道。

未來,希望屬於陝西的美景美食能夠走出陝西,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認識、知道、了解陝西。

最新評論
  • 1 #

    跟禮泉絡面一樣,就是吃法不同

  • 2 #

    圖中的茂林麵館老闆認識,12年還專門去那裡學習了面的做法。在合陽是第一家。味道不錯。

  • 3 #

    我覺得澄城踅面好吃

  • 4 #

    楚漢時期中國就有辣椒了?你是認真的嗎?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東北人線上哭訴!野味不吃我們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