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桐柏大瀑布
楔子故事。
從一個被中原人士深愛的南國小城說起。
近代史上,交通過於偏僻,對外宣傳甚少,所以知道這座城市的現代人沒有古代人多。
舉幾個栗子。
王羲之的朋友圈,非富即貴,而且大多才華橫溢,其中有一位來自山西平遙古城的孫綽,愛上了一座叫天台山的中國風水南龍餘脈,這座山入海就是舟山群島。孫綽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天台山賦》,後來又字斟句酌,改了三年零六個月,終於賦成,因為字字珠璣,實在太珍貴,每一個字扔在地上,都發出金石之聲。《晉書·孫綽傳》裡記載了這件事:“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這便是成語擲地有聲的來歷。
沒過多少年,《天台山賦》吸引了一個豪華旅遊團,由文藝界、旅遊界、佛學界三界同修,自帶IP流量的謝靈運率領的30天赴浙江溫州上任觀光團。這件事,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裡萬分羨慕的點贊:“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到了隋朝,中國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創始人、四代帝王尊崇的“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一方面把高深莫測的佛學根據國情需要,開創性的打造成人人可以快速入門、人人皆可一窺妙趣的985多學科教學兼自學體系,讓天台山成為佛教淨土的聖地,一方面開世界放生之先河,人與自然的生態哲學翻開了全新的一頁,讓天台山成了環保主義者的景仰聖地。
之後,大唐的一行禪師來國清寺研學歷法、唐朝的400多位詩人把天台山奉為了唐詩之路的“聖地”,在這裡留下1700多首打卡天台山的詩詞歌賦。
宋,史上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高僧之一、活佛濟公在這裡驚世投胎,自帶降龍羅漢的光環與技能,後來為“世界最華麗的天城”、南宋京都杭州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座南方小城,因境內天台山而得名,而小城所在的地級市台州也因此得名。
中國有十九座天台山,但是發音第一聲“胎”,只有這裡,而且自古以來,沒有繁體版,一直是簡化版。
就像發音“胎”,這裡一直是繁衍生息的樂土,歷史上三次大的中原移民潮把原先的原住民華麗升級。
濟公故居
濟公南遷一家人也是北宋末年的移民大潮。
濟公爸爸李茂春,身居春芳贊善,相當於中央辦公廳要職。而濟公的爺爺的爺爺李遵勖娶得是宋真宗的妹妹萬壽長公主,李遵勖的爺爺李崇矩歷仕三朝,執掌樞密,是趙匡胤打天下的左膀右臂,討伐李筠、李重進,征伐北漢。官居過國防部長。
當下,一些人日思夜想移民澳洲、加拿大、紐西蘭,那時候,有識之士都認準了天台山。
因為天台山太過耀眼,又低調奢華而不張揚。
早在大唐,兩條最具人氣的路,一條是通往長安的仕途之路,一條是通往天台山的心靈之路。
但是,到了現代,反而天台山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不高。
因為,它真的太過內斂和太有內涵,就連飲食都是低調的難以想象。
天台山石樑飛瀑
南北方交融的民間美食奇葩北方達官顯貴們還帶來了極為豐富的麵食文化,和勤勞智慧的天台原住民一起盛放了中國民間美食的一朵奇葩。
天台小吃目前有名有姓的160多道。
但是,大多數遠方來的客人,吃的都是其中的十幾道而已。
如果真的要了解天台山的美食,建議,住十天半個月,這是最起碼的。
今天小柒,來說說其中幾道小吃的家國情懷和心繫天下。
天台南瓜絲麥餅
天台海苔麥餅和肉麥餅拼盤
三隻筷子和一隻麥餅的家國情懷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像宋朝這樣渴望和平統一。
對,是和平統一。
他們太不喜歡戰爭了,杯酒釋兵權後的大宋,文臣獲得了無上榮耀,包括不懂厲兵秣馬的奸臣。
老百姓從中原移民到天台山,日思夜想也渴望收回故土,而不是鐵蹄下的蹂躪和踐踏。
圓圓的麥餅寄託了山河統一的樸素心願。一隻筷子按住麥餅,兩隻筷子撕開一角,慢慢吃,希望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兩路夾擊不斷收復故土。
麥餅分鹹甜兩大系列,鹹者,血海深仇,淚水浸透的無盡思念。甜者,希望與夢想,他們時刻不希望著國家統一,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同時也希望,天台這方新的樂土給他們新的力量。
天台餃餅筒
天台餃餅筒
餃餅筒的三個思想餃餅筒,是天台小吃的代表作。
它清晰而熱切的傳遞了三個思想:平等、包容、一統天下。
濟公作為發明人,可能更有發言權。
濟公自幼就喜歡接濟窮苦百姓,把華麗衣服典當換成銀兩給窮苦人家買衣服。
捨得一人衣,換得百人暖。
所以,餃餅筒的第一層思想是平等。
包容,餃餅筒的第二層意思,只要不是液體的食材,都可以從容自若的放進去,你愛吃什麼就放什麼。
天台人叫手臂為“手臂筒”,所以餃餅筒也是女孩子手臂的樣子,可以像南方的女孩手臂很纖細,也可以和北方的姑娘手臂相對粗壯一些。
關鍵點,“筒”音近“統”,一統江山,一“筒”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種子,那時就在百姓的心中萌芽。
天台五味粥
五味粥的憂患意識勤儉節約精神濟公在國清寺誦經修禪之餘,經常做一件事,就是把平時做飯不小心灑下的、剩下的紅薯、紅豆、大米等食材都用一個個的小罐子裝起來。
當年,秋,大旱,收成大減。
眼看過年了,寺裡的米倉也快見底了。
濟公趕緊把平時儲存起來的紅薯、紅豆、芋頭等食材拿出來,正好有人供養了豆腐,馬上給僧人們做了一頓香噴噴的稀飯,因為有五種食材,這就是五味粥的來歷。
僧人有吃了,那老百姓呢?
濟公來到窮苦百姓的家裡,只見他在鍋中放了七粒米、一顆紅棗、一塊豆腐、一個芋頭、一粒蓮子,卻一連提了八擔水,燒好後,眾百姓每人果然飽餐了一頓,而之後,天台很少再有饑荒發生。
從此,天台百姓為不忘濟公功德,每年正月初一就有了吃五味粥的傳統。
直到今天,天台人們都喜歡把節約糧食的人叫“七粒米,八擔水。”
餡料做的扁食
烙扁食
肉圓糊扁食
扁食,愛情和婚姻的真實生活和美好祝福。扁食,並不扁。
相反,圓潤、飽滿,薄而不漏,實而微透。
扁食更像是餛飩的升級版,餃子的優雅版,抄手的plus版。
它的圓潤,代表著婚姻生活的圓滿、滋潤。
在春風盪漾的湯水裡,富足的生活著。
生活就是湯湯水水,不管是什麼味,都是生活的百味。
扁食的飽滿,代表著家和萬事興,永遠是最積極的工作鬥志,最飽滿的生活熱情。
飽滿,就是自信,就是正能量。
扁食,為何稱扁,告訴我們一個千年不變的真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無論扁食包的時候,有多挺,多飽滿,入了生活的湯,扁的扁,破的破。
總有人把一手好牌,打成一手爛牌。
再好的扁食,你使勁亂攪,也會碎的一塌糊塗。
生活,且行且珍惜,無論什麼樣的狀態,你都有更好的選擇。
因為,扁食可蒸、可煎、可煮。
天台九大碗之蓮子
天台九大碗之海蔘
天台九大碗之小炒
天台九大碗之筍尖
天台九大碗之扣肉
民間最美好的祝福---天台九大碗天台民間的美食盛宴有高配版的十六會籤,還有就是標配版的九大碗。
九大碗是天台民間家常菜的代表作,歷經千百年而香溢飄遠。
而且每一道菜都有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九大碗在天台的東鄉和西鄉,又有一些小區別。不過每道菜,都有吉祥的祝福語。
在以前,每上一道菜,都有一句討彩的話,不過,現在很少聽到了。
上菜也有嚴格的流程,不能亂上。
“西鄉九大碗”按上菜順序依次是:蓮子、海蔘、全雞、八寶飯、全魚、小炒、扣肉、筍尖、青菜蛋湯。
蓮子、海蔘寓意:“早生貴子、兒孫滿堂”;
全雞寓意:“吉祥如意”;
全魚寓意:“年年有餘”;
八寶飯寓意:“甜甜蜜蜜”;
筍尖寓意:“步步高昇,青上青雲”;
小炒寓意“錦繡前程”;
扣肉寓意:“官上加官”
另外,還有花生、瓜子、水果、四冷盤和主食,主食又按地區不同,有的是麻餈、米飯,有的是饅頭、米飯。現在普遍用上了糯米蛋糕,這可是被無數網友打卡的水晶蛋糕。
天台九大碗之全魚
天台九大碗之全雞
天台九大碗的主食糯米蛋糕
“東鄉九大碗”按上菜順序依次是:炒垂面、蓮子、海蔘、全雞、肉圓、魚、扣肉、筍尖、青菜蛋湯。與西鄉相比,東鄉人用炒垂面(索麵)和肉圓代替西鄉的八寶飯和小炒。
東鄉一般先上一大盆炒垂面,讓人客填填肚子,可謂是十足的人性化關懷。
炒垂面象徵:“三生三世,再續前緣”;
肉圓象徵:“團團圓圓”;
青菜蛋湯象徵:“清清白白,多福多彩”
其他幾碗的含意與西鄉九大碗一樣。
另外,也有花生、瓜子、水果、四冷盤和主食,主食大多是饅頭、米飯,也有麻餈、米飯。現在也有上糯米蛋糕的。
所以,來天台,既有北方人最愛的麵食,也有南方人獨特的米食,既有流傳千年的民間小吃,也有更新升級無數的網紅糕點。
每一口,都讓你舌尖綻放最美芳華;
每一餐,都讓你道不盡紅塵天下。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小柒原創# #美食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