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醫院骨科 王馨芳
烤紅薯冬天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道小吃就是烤紅薯,烤紅薯不僅可以暖手,它的功效好處也很多。紅薯能和血補中,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隨息居飲食譜》稱紅薯“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紅薯##冰糖葫蘆##胡辣湯##醪糟#
然而,紅薯雖然營養好,但食用方法需得當,尤其記住這兩點:
1、切忌生食:紅薯澱粉含量多,生食不易消化;
2、切忌多食:多食易產氣,建議每次控制在200g以內,和米、面搭配著吃,並配以鹹菜或喝點菜湯以避免腸胃脹氣。
冰糖葫蘆清代藥學著作《本草再新》中記載山楂能治“脾虛溼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對於二便不暢和脾虛溼熱的朋友來說冰糖葫蘆是不錯的冬季養小吃。
居家制作方法:
1、兩斤山楂,放在盆中,加一勺食用鹼(加鹼的作用是可以把山楂洗的更乾淨);
2、山楂洗淨之後,用刀把山楂的花嘴切掉;
3、用竹籤串起來放盤中;
4、往鍋中倒一碗冰糖,一碗清水(冰糖和清水的比例最好是1:1),熬到微微上色,成粘稠的糖漿;
5、然後加入適量的熟芝麻(熟芝麻加不加都可以,但是加了之後,口感會更好);
6、改成小火,暫時先不要關火,避免糖漿凝固,山楂沾不上糖漿,把串好的山楂放進鍋中,快速地滾動,裹上一層糖漿;
7、在糖葫蘆表皮上的糖漿還沒有凝固的時候,放在油紙上面,防止沾案板,等待糖漿凝固;
8、半小時之後,糖漿凝固之後,就可以開吃了。
胡辣湯胡辣湯是河南的知名小吃,辛辣濃郁,具有醒脾開胃的作用,可以有效刺激胃粘膜、刺激唾液分泌,有溫中散寒之功效。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能夠去除身體寒氣;胡辣湯還能夠行氣除溼,緩解積食、風寒感冒。
居家制作方法:
1、花生、幹香菇浸泡4小時以上;木耳、黃花菜洗淨泡發,粉絲直接泡發;
2、泡發好的香菇、木耳切成細絲,豆皮、海帶切段;
3、泡香菇的水過濾後倒入鍋中,倒入花生,鍋蓋蓋上開火煮,水沸騰後加入所有食材;
4、食材煮熟後,依次加入白胡椒粉、姜粉、十三香、生抽、鹽。
5、進行勾芡,開大火,湯勺不停旋轉湯汁進行勾芡,當所有食材都能夠均勻飄在湯中,湯汁不稠不稀即可。
吃之前滴幾滴香油、香醋味道更好!還可以加入豬肉或是羊肉,這樣的胡辣湯別有一番風味。
醪糟湯清代醫家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酒釀甘溫,補氣,養血,助運化”,說的便是醪糟有暖胃驅寒,消食開胃之功效。
進入數九天,加上疫情的原因,吃得多、動得少,很容易出現不消化、胃口不好的情況。在家喝碗溫熱的枸杞醪糟蛋花湯,有開胃促消化的作用。
居家制作方法:
先在鍋里加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適量醪糟、去核的紅棗,煮沸後,將打散的雞蛋倒入鍋內開花後關火即成。
不過,醪糟湯也不是人人可以喝。葉天士在《臨症指南醫案》中便有提及,酒釀辛熱劫陰洩氣。《藥酒彙編》中亦有“陰虛火旺者忌服”的描述。所以如果是陰虛火旺:咽乾口燥,心煩易怒,手足心發熱,午後潮熱等,醪糟還是不宜多吃的。